从福建落户山西农村的老妈妈:跌宕起伏的一生


从福建落户山西农村的老妈妈:跌宕起伏的一生

文:我是素颜

和友人到她娘家所在的村子里买红薯苗,第一次见红薯炕,正和几个友人们好奇地研究着炕的原理,一位瘦瘦小小的老妈妈在一旁问:怎么红薯苗里面还有草呢?友人急忙介绍说:这是我妈。

择日不如撞日。我有一个愿望,抽空采访一百个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想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想从他们身上发掘一些闪光的故事,想问一问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想探索他们对死亡的态度。友人的妈妈也在计划内,正巧瞅着这个机会,听听老人的故事。

老人八十有三了,没见面前,想象中老人家的口音我们一定是听不懂的。多次听友人讲过,老人和福建老家的人通话,她就坐在旁边,听得是云里雾里,她这个英语顶呱呱的老师,对母亲的方言硬是一句听不懂。我们以为老人家的口音一定带了闽南调子,听老人开口第一句话,就知道多虑了。老人的本地话说得挺溜,舌头上稍微有一点点僵硬,不像本地人自如。

友人嗔怪:我妈看到人家红薯苗里面长着草,总要说人家,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也一样要求严格。现在的人哪里能听得进去呢。我就怕她得罪人,不让她说,她就是忍不住。


我们看到了老人的爱整洁爱干净,一进门,窗台上各种各样的长寿花开得争奇斗艳,每一盆花的长势都跟了老人一样精干利落。屋子里的大小凳子,都套着老人自己编织的各种花纹的毛线罩子。地上有两只大猫,五只小猫,还有猫的两个食盆,家里却没有一点异味。淘气的小猫缠着猫妈吃奶,我们和老人面对面坐下,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

几乎所有老人的故事都是从苦水中开始的。

老人家是福建人,她的家乡在一个靠海的地方。她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母亲生她是难产,她生出来之后母亲休克了。奶奶嫌弃这个新生儿不祥,克死了自己的儿子,就把她送给了她隔壁村的养母。十三岁的时候,她的养母也去世了,家中只有父亲一个劳力,奶奶已经年迈又是小脚,大字不识一个,养母生了一个弟弟,三个妹妹,年龄都幼小,最小的妹妹才一岁多,十三的她就承担起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靠着到地里捡取柴火,海里捞起来的海菜海味,养大了弟弟妹妹。长姐如母,弟弟妹妹和她的感情不亚于孩子和母亲。

当时她家的叔伯哥哥是村里的村支书,舅舅是团支书,看她是个能够拿得起来的人,就想培养她当干部。当时他们村是大村子,几个小村里要办民校,开会就会聚到他们这个大村里来,任命她当起了总校长,别看她当时不认识几个字,手下的老师们都是初中高中毕业生。


一百天之内,她恶补认识了不少的字,小小的个子站在讲台上,底下黑压压的都是农民黝黑的脸庞,她就敢一点不怵地上台讲课。总校开观摩会,来听课的都是各校的老师,她把死记硬背会的“东方红”一字一字都教了下来,老师们热烈的掌声震得轰隆隆响,她的心也激动地咚咚作响。课后大讨论的时候老师们都一致举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这个小老师讲得好着呢,连标点符号都讲得清清楚楚。她在心里偷偷乐。

十七岁的时候,她与村里同是骨干的一个男孩订了亲,男孩家的人对她好得不能够再好,知道她从小没妈,生活上很清苦,男孩家做什么好吃的,都一定要把她叫过去吃。可惜,他与男孩性格不和,经常在工作问题上发生分歧,几次下来,她意识到就算结婚了也过不长久,不如不结婚,两个人商量着悄悄退了婚。准婆婆一家人知道后伤心不已,见了她就哭,她也哭,实在舍不得却又没有办法。

县上开会,她所在的区就选派了她和另一个人。开完会后人们给她介绍当兵的对象,她当时因为分手的事情,惹得两家人都泪水涟涟,难受得要死,有人说对象,她想着不管是老是丑,只要嫁了有个名分,死了不做孤魂野鬼就成。眼睛一闭就答应嫁给了大他十二岁的山西大兵。


婚后的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慢慢婚前的不愉快也就淡漠了。丈夫的部队要从福建迁徙到黑龙江开垦荒地,他们作为随军家属也跟着去了。四月到了黑龙江,漫漫白雪,漫山遍野铺盖的到处白皑皑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吃食全部是苞米和高粱,她这个南方人很是适应了一段。在北大荒四年,天寒地冻,她和儿子都得了严重的肺炎,特别是儿子,差点因为肺炎丢掉了生命。她听婆家人说村里有吃有喝,气候也很温暖,决意要回山西老家来。部队领导苦口婆心劝说,当时已经赚取近三十元工资的她却去意已决。毅然决然地丢弃军籍回村里当了农民。

其实回家当天她就有了悔意,当时的农村少吃少穿,生活条件离部队早晨牛奶鸡蛋豆浆的生活相差甚远。但自己决定了的路,咬着牙齿也得勇敢地走下去,争抢好胜的她干活比村里的男人都强,别人一天赚八个公分,她能赚两个八分,包工的时候更是拼了命在做。割麦子的时候,胳膊短抱不了多少割倒的麦子,比别人做得少,架不住她三点钟天色没亮就赶到黑压压的田里,天亮了,人们都惊讶一夜之间她的麦子都割倒了。包工掰玉米,她第一个出去,最后一个收工,总要比别人多做些,一分钟都舍不得休息。


这位二十七岁的外地女子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当上了村支书,文革的时候还在县革委当了县委委员。当村支书的时候,夜晚村民们浇水,她不放心,拿着手电把出去视察,怕跑水浪费资源。县上开会,她没有钱买票,一个人连夜往回赶。半夜三更看到村口坐着两个村里人,她还好奇:你们怎么现在还不睡觉。两人说:现在这个世道,浑水摸鱼的人有很多,你要不回来,我们怎么敢睡觉。看她安全归家,他们俩才回了家。

当了四年的村支书之后,她因为身体多病,辞掉了工作。领导们三番五次谈话,她还是拒绝了。但上级领导舍不得让她彻底卸任,于是她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一直做到六十来岁,儿媳妇接了妇女主任的班,儿媳妇还当上了副村长。

说到盖房子的事情,老人家一脸的自豪。眼看着儿子大了,她想给孩子们批地皮盖新房,可惜运气不好,抓阄抓了一个放白菜的地窖地,一天要往里面倒一百多担土填坑,她没喊累没喊苦,有村邻帮助就帮,没人帮助就自己填土。为了节约时间,别人家有喜宴,她也顾不得去参加,怕耽误时间,咬着饼子就着开水一天都守在新房里,整整做了一年功夫,花费差一角五分的七十元的钱,新房落成。


说起老两口的感情,老人家说:丈夫是个老实人,很受村里人的尊敬。家里的我强势一点,他做活计做不过我,脸皮还薄,借个什么东西都得我出去借去。

采访结束的时候提出了那个很现实的问题:您怕死吗?

老人家摇摇头:我不怕死。要是亲的近的得了病,我就砸锅卖铁给他们治疗,要是我自己得了病,那就算了。记得年轻的时候我大病了一场,怕花钱我说啥也不去医院,我婆婆着急了,要给我跪下求着我去。

戴着假牙套的老人八十多岁了,说话的时候还是那么有力量,还能够感受到老人身上的倔强和要强。要不是儿子媳妇们可劲儿阻拦,她还要自己在院子里种菜呢。老人家到现在还爱学习,到村里赶集,在卖盗版书的小摊子上,从一堆花花绿绿的书本中,挑出了儿童版的带插图的《唐诗三百首》。卖书的小贩问:给孙子买?老人家笑了:我自己看。老人家没事的时候,就背背诗词,看看书,养养花,喂喂猫,出门和老太太们打打牌,日子过得充实着呢。


每一位老者就像一本长篇故事书,书中的故事要一个个精彩地讲出来,都是生动的好故事。从福建海边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女,到今天山西农村一位坚强精干的农村老妈妈,老人的一生也算得上有些传奇了。看得出老人是知足安详的,从她的身上,我们看懂了一个上进的女性的自强自立,从小失去母亲的老人家,没有上过一天学,却当上了校长,当上了幼儿老师,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当上了妇女主任,把自己家的几个孩子都培养成才,她的上进她的自律她的要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祝愿老人家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福建落户山西农村的老妈妈: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