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谓:这里的“谓”应该理解为“告诫”,“提醒”等意。“谓”从言从胃,原意为“问胃”,即问侯语:“你吃了吗?”中国自古以来人口众多,中国人创造的文明以农耕文明(也叫黄色文明)为主。不同于以海洋文明(也叫蓝色文明)为主的西方国家。所以“粮食问题”是最大,最重要的事情,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之间,最关心的就是粮食问题,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问候文化:朝廷问候百姓最多的就是“今年收成怎样?”百姓之间问候,用的最多的就是“你吃了吗?”由问候语延伸为“称谓”。“称呼”等意。
子夏:即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家贫,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以“文学”著称,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曾为莒父宰。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
孔子去世后,孔门丧乱,子夏曾拥护有子(有若)为孔门第二代掌门人,孔门解散后,子夏离开鲁国传播儒学,曾前往西河(今陕西延安地区)教学,李悝、吴起、商鞅皆其门人,魏文侯尊为师傅。《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春秋谷梁传》的作者谷梁俶均为子夏学生。子夏晚年因丧子失明,曾子曾前往看望,并责怪他不爱惜身体。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具有独创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被朱熹批为异端),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子夏独创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西河学派”。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去世,葬于温县。名列“孔门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追封为魏侯。
女:“汝(ru)”的通假字,“你”的意思。
儒:要理解“儒”的含义,必先理解“需”的含义,“需”由“雨”和“而”组成,“而”指胡须,胡须很柔软,所以“需”的原意就是“柔和的雨。”柔和的雨正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所以“需”就有需要的意思。
“儒”由“人”和“需”组成,意为:柔弱的人,即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生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
而另有说法,儒字,通濡,是指学习以先王之道浸润其身的人(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也有说法:“需(儒)”的产生源于原始的雷神崇拜。“需(儒)”字的原型上为雨,下为人形,其形义反映的是祭祀雷神的求雨仪式。“需(儒)”的本义为雷神燎祭集团中的女性祭祀者。
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人、儒师、子儒的记载,由这些名词可见,殷商时代,儒已经是高贵的职称,往往和帝子、公子、国师联系在一起。今文中的孺子大概也是源于儒子。儒的职称总是在不断扩散贬值。东汉字典《说文解字》则解为:“儒,柔也”。这表明儒的规格降低了,以致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荀子分儒为俗儒、雅儒、大儒(见《儒效》),这表明儒群扩大了。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重新兴起。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学术界比较认同“儒”由巫师演化而来。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要》里记载,孔子自己曾经说过,“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但同时,他也指出了自己与专门沟通鬼神的术士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 从孔子开始,“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脱离了巫的知识范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开私学的教育家,人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及弟子把古代为贵族所垄断的礼仪和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逐渐形成儒家学派。因此,儒家是承袭殷商以来的巫史文化,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是一个重血亲人伦,追求现实事功,礼教德治精神始终一贯的学派。
全文理解为: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儒,不能成为一个小人儒。”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说过:“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要是坏起来,就有着无穷大的破坏力。所以孔子提出,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然后再教各种处事能力。如果教出一个能力很强的“小人”,那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危害。而“君子儒”却能报效国家,报效社会。
在孔子看来,“君子儒”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喻于义”的行为方式。孟子所谓“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可以被看作对“君子儒”行为方式的经典定义。孟子还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孔子有与之相似的名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而取义”和“杀身以成仁”表达了同一种人生价值观,即面临生死抉择时应当选择道德生命而舍弃自然生命。
回顾今年来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政府和媒体不是提倡“见义勇为”,而是“教育”我们面对“义”的时候要如何自保,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所以越来越多的,漠视社会,毫无血性,自私自利,没有正义感的“小人”被培养出来了。
君子儒——诸葛亮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说服孙权联盟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史称“舌战群儒”,对话中,诸葛亮提到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如下:
孔明答曰:“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西汉辞赋家,经学家)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郑玄弟子,儒学家,今河南项城县人)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孔明似乎以此来鞭策自己,孔明的一生,就是践行“君子儒”的一生。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今属湖北襄阳市邓县)隐居(由于当时的襄阳属于南阳郡,所以有诸葛亮隐居南阳一说)。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盛赞孔明和庞统为“卧龙凤雏”,并说得其二人可以得天下。后刘备(时年46岁)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时年26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规划出先“三分天下”,后“一统江山”的宏图大计。
诸葛亮曾“舌战群儒”说服东吴,组成“吴蜀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而返。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以及福建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隆中对》原文:
(刘备)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