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58】让生命流动起来!(第三章 生命是动态的)

你有没有这种感受?越长大越不能想哭就哭了。尤其在职场,你需要完美地隐藏情绪。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件或者挫折,而且只能在没人的情况下或者特别信任的人面前才能哭出来,而且真正的哭出来,眼泪肆无忌惮大把流淌的情况都是奢侈的。还有种情况是当受到不公正待遇,委屈至极,也是先泄愤,像头狮子一样,怒吼一番,然后会突然哭出来,才觉整个人通透了。

哭泣、喊叫、颤抖,这些都是缓解生命中的紧张和压力所必不可少的解药。

如果孩子的情绪能够得到顺畅的宣泄,就能保障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倾听、接受并且肯定孩子的情感,就是在帮助他作为一个人来进行自我构建,是在帮助他作为一个个体来感受自我的存在。

感知自我的存在,其前提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挫折太多会让孩子的精神受创,但是,挫折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如何在孩子遭受挫折时陪伴他度过?——学着接受孩子愤怒的情绪吧!

哭泣是对自我进行修复的天然的工具

哭泣并不总是意味着孩子的需求需要马上得到满足,因为他可能只是想把压抑已久的紧张和过去的不满表达出来。

真正能够释放自己的哭泣是伴随着抽泣和泪水的哭泣。请你和你的孩子面对面,坚定并温柔地拉着他的手,直到他释放完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孩子在刚开始释放情绪时会表现为捶打挣扎,随后就会哭出来。

不管孩子的感受是否让人觉得舒服、想法是否让人感到愉悦、行为是否让人认为得体,我们都要接纳他的情绪,这样他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才能树立起自信心。

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承认并用语言表达自己最粗暴的幻想,并不会破坏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不要指责孩子撒谎,因为他其实是在尽可能地试着找到一个对自己而言意义重大的、可以排遣愧疚感的出口。

孩子需要成年人的陪伴,才能不被自己的情绪吞没或者让自己情绪泛滥。父母要为孩子建立安全感,这是父母的责任之一。

如果父母向孩子表示,不管他产生什么样的情绪,父母都会爱他,那么孩子就会明白:情绪并不可怕。因为,他的父母无论何时都能理解自己,时刻准备着倾听自己的情绪,去了解这些情绪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己永远都是自己,伤心也好,快乐也好,生气也好,他一直都是同一个小男孩儿或者小女孩儿。

不要问“为什么”,而要试着问“发生什么事情了”,或者“你感觉怎么样?”这些问题才能触及孩子的内心。

“你为什么哭?”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提问的人是在指责或者贬低自己,让孩子认为这个问题隐含的意思是“”你哭得毫无理由”。“你为什么哭?”听起来就像在尽力为他解决问题,并为他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而他其实并不需要解决方案,他很可能有能力独自面对问题,只是需要别人理解自己的情绪罢了。

其实,在阅读这一章节时,勾起了许多我自己儿时的痛苦经历,听妈妈说,我在婴幼儿时期就非常地爱哭。因为爱哭惹得全家人都不喜欢我,而且这一点到长大一直还被“津津乐道”:你爷爷对你大发雷霆:你是把我哭死吗?你还真的把爷爷哭死了。尽管后来知道爷爷是生了病去世的,得了胃癌。那个时候我才五岁左右。记忆力的爷爷只剩下挂在墙上的遗像,特别严肃的样子。

有一次同妈妈视频闲聊,讲到女儿难带,三年来几乎没有整觉。妈妈微笑着说:是啊!你小时候就是啊,跟你一样的嘛!我苦笑:是啊!是啊!轮到我自己了。可是,弟弟出生我就跟奶奶睡了啊!而且弟弟前面还有个夭折的妹妹,其实,我应该是没到两岁就被交给奶奶了,不过,也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而且我在心里面也接纳了这一切。只是这个过程真的好漫长啊,我的安全感一直很不好。所以,就算再多困难,我也要让女儿跟着我睡。给她足够足够足够的安全感,我不想她以后像我一样没有自我,害怕失去。

最近半年,愈发感受到这几年对女儿的养育,似乎也是疗愈自己童年的过程。谢谢你,亲爱的宝贝!不嫌弃我做你的妈妈!我会好好爱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58】让生命流动起来!(第三章 生命是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