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底层逻辑

1.更好的认知事物因果

学习底层逻辑,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并能够对这个世界建立更系统的认知能力。

大多数人是通过直觉来感受世界,而直觉往往会将我们的思维引入歧途。

2.更好的做出判断和预测

基于正在发生的现实,和已经展现出来的资源,能力。通过底层逻辑,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判断未来,去判断市场的发展方向,判断行业以及政策走势,判断可能的市场机会和风险。

3.更好的做出关键决策

把握因果,准确判断,其目标自然是影响关键决策。

(二)理清关键定义

1.事实

事实是指已经确认发生的事情,这里所谓的事情,也包括已经确认的态度和立场。

尊重事实,是一切判断,逻辑的前提。

事实往往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不要否认事实本身,任何一面都应该尊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争取了解事实的更多面。

但是,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苛求每个人都能展现全部事实,仍然需要尊重基于部分事实所做出的解读。

事实也具有时效性

2.猜测

合理猜测是补全事实的重要途径

猜测是对事实的补全,而不是再造事实。很多人觉得事实不符合他的立场,就靠猜测去再造事实,这就很扯淡。

猜测是基于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合理的因果逻辑,而不是基于立场和价值观。

猜测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要加戏。

3.立场

你的价值观,你的倾向性,你所坚持的原则,你所秉持的信念,都是你立场的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

坚持立场是一种品德,但立场不能干扰事实,逻辑,和判断

基于立场选择的事实,也是一种尊重事实。但基于立场去篡改事实,去颠倒是非,就是无法容忍的。

4.解读

立场会影响对事实的解读,从而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判断。

多听听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怎么说,而不是谁嗓门大听谁的。那么这里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只是国内的,还有全球的。如果专业人士意见也不一致,可以看看全球范围,谁的专业度更可信任一些。

事实不需要太多假设,而荒谬的解读往往需要带入越来越多的假设。

如果越来越多专业领域的人士被屏蔽了发言,主动或被动的默不作声,那么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看到的宣传,真的正确么。

5.判断

猜测和判断的区别在于,猜测是补全事实中缺失的部分,而判断是预判事实后续可能的发展。

判断是基于事实,猜测,逻辑和世界观。

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基于立场去猜测,补全事实。基于立场去判断,预测事实。

6.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是指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第一,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

第二,认识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诉求,目标。

第三,认识这世界存在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

7.知识

知识往往来自于人类在长期以来科学和实践中的共识,通常是指对某些主题、领域确信的认识。

8.情报

所谓情报,往往是特定时间,特定社会场景下,一些尚未被广泛认识到的信息。情报可能具有时效性和竞争性。

情报的完整性,情报的真实性,是需要情报接收者不断去探知,不断去校对的。人们往往容易被一些情报碎片所迷惑,当然,人们也会简单的拒绝不符合本能认知的情报。

情报可以认为是事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是指具有时效性的,未被公众广泛获悉和认识的事实。

情报的获取,包括公开的搜索和新闻事件,但这里需要注意甄别,大量的碎片信息,以及各种真伪的判断。那么社群,私域好友圈,也是重要的情报来源,此外,善于观察和沟通,也可以获得非常多有价值的情报。最后,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其实之前提过,公司的数据资源是宝藏,也可以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情报来源。

9.认知

认知是你世界观、价值观、立场、思维方式、底层逻辑的综合体现。认知也包括了人的格局,视野和目标感。

认知决定了你如何利用知识,情报。

我们经常说的提升认知,怎么提升认知。

第一,知识基础要有,比如你基础科学的好一点,别轻易被伪科学忽悠了,至少水变油什么的能过滤掉。

第二,能区分事实,猜测,立场之间的关系,能用理性来思考,进行判断的时候能够排除立场的干扰。

第三,懂得因果逻辑,懂得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所谓的与,或,非都是什么,能建立正确的因果认知。

第四,格局高一些,视野宽一些,才能看到更多的关联因素,更多的因果关系,更多的可能性和信息之间的彼此关系。

10.逻辑

逻辑是对信息进行脉络的梳理,整理出信息之间彼此的关系,最重要的,谁是因,谁是果。

作为因,是充分因,还是必要因,还是既充分又必要,还是既不充分又非必要。

作为果,是否和因存在必然性,如果不存在必然性,那么是否存在缺失的因无法精确的定位。

那么多重因之间,是与的关系,还是或的关系。是否存在互斥的非因。比如存在因A,则必然无法得到果B。这些都是逻辑的基础因素,而一些狡辩也就由此而生。

(三)清晰表达和明确定义

1.什么是清晰表达?

数字化,量化,在表达和接收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信息丢失,尽量不要让对方去脑补细节,就是所谓清晰表达。

2.什么是明确定义?

对行为边界做出明确定义。

目标是什么,任务是什么,需要明确的定义,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义,很可能就会出现,你以为你做的很好,但在客户、领导、合作方眼里,你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

传递信息尽量清晰表达,确定目标尽量明确定义。

探讨问题,寻求方案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清晰,不明确的,要坚决指出来。

那么一个很关键的点,我们常说共识很重要,共识很值钱,但是如果是基于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目标达成的共识,基于一个没有清晰表达的描述达成的共识,很大的概率是伪共识,人们只是在某一时刻,自以为和对方达成了共识,但在深入合作,或者项目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分歧严重,共识撕裂。

(四)如何追溯底层逻辑

1.一切皆有因果

对所有的因,试图去预判结果。

对所有的果,试图去追溯起因。最常见的是拆解归因,其次是排除法归因

2.相关不等于因果

很多数据和事件相关,不一定代表这些数据和事件之间存在因果。有些人们则会搞错因果。

3.理解概率问题

很多事情,并不是必然发生,或者必然不发生,而是存在一定的概率。

概率存在一定的叠加性,当然不是纯粹的数值相加

理解概率分布的必然性,理解概率的独立性。

如果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相比,稍微多一点点概率优势,乘以足够长的时间,其效果也会是非常惊人的

4.归谬,佯谬问题

归谬法是常见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一个错误的理论,可以推导出荒谬的结论。

正确的归谬逻辑,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比如你认为某个定理应该成立,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定理。比如你认为某个物理公式是理解世界的必然,那么如果这个公式在特定场景下推导出完全不符合世界真相的结果,就是一种归谬。

但现实中,大多数场景下,我们面对的是概率问题,交通事故是个概率问题,大尺度文学作品和犯罪活动存在一定相关度,但也是个概率问题。在概率问题的场景下,我们综合评估多个层面的得失,做出兼顾平衡的判断,去尽可能减少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概率,这是科学的态度,而将特定层面的概率问题无限放大,忽略所有其他层面的问题,然后上纲上线,这是不科学的,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荒谬。

5.连锁反应

也可以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可以称为蝴蝶效应。

当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一个决策落下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了直观的后果,但如果看的更长远,你才会看到后续还会接连引发怎样的结果,有时候,短期看上去优秀的策略,长期会是灾难,有时候,短期痛苦的策略,会带来长期的价值和收益。有时候,我们的一个决策,会导致很多想不到的领域出现重大的想不到的后果。

6.从众效应

也可以认为是羊群效应。为什么买房会有托去排队,连买奶茶都会有托?为什么做电商要刷单,刷单了才能出单?人们购物为什么喜欢用销量排序?为什么玩家找游戏喜欢通过榜单?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非常多,从众效应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特别是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的人,更需要一个集体来给自己找到所谓的安全依靠。

(五)框架思维

1.建立整体认知,拥有宏观视野

比如面对领导分配给你的任务,你首先要明确,目标,你的角色,你所拥有的资源和限制,这是整体认知。此外,了解更上层的目标,了解在整体目标中,你的价值所在。整体认知有助于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从而更好的理解你所从事的工作。

创业也是,你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也要有清晰的目标,资源的规划,以及对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不同角色的界定,这些都很重要,而且要让不同角色都能和你保持相对一致的目标认定。

2.对流程进行拆解

拆解也是分层进行的,先从粗粒度进行,然后逐层拆解成为细微粒度,所以高手去优化系统,去分析问题,会从宏观的认知开始入手,一步步定位到最微观的细节层面进行调优,而这一切的归因逻辑都是非常清晰的。

3.排除法,抓大放小,把握关键

当我们拆解诸如商业流程,代码流程,业务流程,就需要对每个步骤的数据表现,实际业务表现做评估,可能流程的很多节点都有优化和提高的空间,但我们可以评估其影响的大小,以及和一些同类业务,技术产品优劣的对比,找到最大的问题点,排除其他无影响和影响较小的步骤,才有助于我们不断细化问题,不断精准的定位问题,不断寻求关键突破点。

如果缺乏有效的框架思维,仅仅是关注细节,可能会陷入大量低效的工作中,确实做了很多事情,说起来也确实对业务有一些帮助,但因为视野和格局的局限,忽略了关键因素,看不到重点所在,最后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