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哪些付费知识对自己是否有用

生活不是和别人赛跑,和别人攀比,而是一场旅行,个中滋味只能由我们自己斟酌。


图片发自App

我好迷茫,现在市面上那么多付费课程,我到底该怎么选?我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知识对我是否有用?这是一个群里的同学发出的困惑,希望可以从群里的小伙伴那里得到一些建设性意见。

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位同学要么是在读大学生要么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他是一位南京就读的大一新生。

看到红心弹幕的刹那间,仿佛看到了去年11月份的自己,彼时面临着同样的迷茫。我参加了一个21天训练营,在群里我不假思索地问了群里的小伙伴我是该先学英语还是学钢琴?

这个问题抛出没多久,大家就各自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你学它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兴趣所在还是功利性多点,只是为了跟随知识浪潮的风口去赚钱?

问问自己,自己做事情主要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投入对未来没有收益,那就证明这是没有意义的。

我是对知识非常饥渴的,所以看到课程都有报名的冲动。但是经过三轮报名之后,我发现什么都学未必是对自己有用的,学的再多最后都只是皮毛。我个人觉得要在一到两个领域上下功夫就可以,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也是我后来看到课程再三思量的原因

关键在于“学以致用”,学了要用出来,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用,也有人可能会说没用,自己学了有收获就好。

自己慢慢接触,慢慢摸索,找到自己喜欢的

看到以上中肯的建议,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揭开了一层纱。

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转型,知识付费的时代让越来越多的人不知所措,抓耳挠腮,百思不得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何处。看到免费在线课程,21天快速成为演讲达人,她是如何从月入两千到月入两万,零基础14天学会手绘等等类似的课程,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门扎进去再说,结果到最后身心俱疲,什么也没真正学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报课的时候,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因为喜欢才去学还是为了蹭浪口,羡慕能歌善舞的他们所以也跟风学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如果你是前者,那么就义无反顾地坚持学习术业有专攻,可以为师矣还是有一定道理所在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摄影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理财规划师,设计顾问可以凭着一技之长拥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所在。

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打好基础,继而在实践中不断的实践,试错,总结再以此循环,才练就了人人眼中的专家。

倘若你是后者,尝试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在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情况下,只能慢慢尝试,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然后在其中某一个领域上下功夫,刻意练习,假以时日,你也定能有一番成就。

《刻意练习》有这么一句话,无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这种通用方法叫做刻意练习。

当然我并不建议狼吞虎咽,刚开始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还暗自得意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反观,长期以往大口吃饭的人消化不良的现象一定大有人在,而细嚼慢咽的人会更健康
看起来更匀称点。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累积堆砌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辨别哪些付费知识对自己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