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

       小时候我是个很热爱阅读的人, 但绝对不是个好学习的人。我特别痴迷于历史地理,以至于教课书上一般人不削于看的配图框框里的小说明小野史也被我记得滚瓜烂熟。当时谁会去看这些个地方呢, 毕竟那是试卷不会光顾老师眼睛都不会撇一下的地方。但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即便是我把哪一页写了什么试题都记清楚了, 考试也绝对不会超过50分。

     小地方并没有什么图书馆, 以至于后来,学校图书馆的书也没有怎么去借阅过, 毕竟好看的书借起来的时候要靠抢。在那时繁重的学业外也是很难去耗时间去挑去抢的。

      这就迫使我特别喜欢读课文,尤其是犄角旮旯上的小野史。有时候和同学谈到的时候,甚至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当时就觉得特别的得意。也去镇上买故事会,青年文摘之类的书(不知道这些杂志现在还有没有再出版),但看起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现在回想起来, 人天性八卦的品质在看书的拣选上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放大假的时候无意在家里落满灰尘和蛛网的顶阁里翻出个大箱子,于是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里面的书全是密密麻麻的繁体,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看一下全是六/七十年代出版的。我平时读书的时候有些不认识的字就爱跳读,现在可好, 不认识的繁体几乎占了全部篇幅,更何况那个年代的书并不完全的白话。这下子读书突然有了门槛, 阅读成了一件有小小压力的事情。

       对于一个如此懒得翻字典查字的人来说这可费事了,拿了一本《封神榜》,看的七荤八素,对照了之前电视里放过的情节,猜的七七八八。但是这么看也挺费劲的, 太烧脑细胞,读书读的没有愉悦感。好运的是, 在我都大概翻完封神榜之后, 我开始挑箱子里的书了。居然翻到了几本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虽然仍然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但好歹已是非常白话的书了, 看着繁体已是能读的清清楚楚,再加之侠骨柔情的故事情节, 迫使我多多少少的翻了无数次字典,等读完一套五本的《牧野流星》,我的繁体字已是认识的差不多了。虽然是不会书写, 但再读其他的书,除了理解力需要在提高一下,识字方面已是毫无压力了。于是好几个暑假,断断续续的读了《济公》,金庸部分系列,半套的水浒,还有《青年近卫军》《十个小印第安人》等等。不得不说 ,当时看书真的是只为故事情节吸引,而且必须是显而易见的精彩。 那些外国的译本看了之后完全没有一点记忆。然而10年后再读《十个小印第安人》却是觉得异常精彩。

       就在我痴迷那些历史小野史,甚至拿着清华字典后朝代的流年表啃读的那年高考。宣称猜题白发八十中的流弊高中, 当年怒刷的几百张卷子全部失效,真正的高考卷子里居然好些大家鸟都不鸟的配图框框里的小文字。于是当年好多本应进清华的, 进了武大,本应进武大的进了湖大,而我一个本应进三流学校的小喽啰却也运气的往上走了。当年很多人复读,我没有,谁知道明年老天会不会还给我这么不务正业的人一个机会呢。

       毕业后工作, 进了一个香港企业, 老板全是写繁体, 我奇迹般的全都认识.....

       你花费的时间, 你荒度的岁月, 好的也罢坏的也罢, 日后都会在生活中记上一笔。没有白白消失的时间,所有的所有都会刻在年轮上 ,在某年某月让你惊鸿一瞥。

      这段时间淘了一本《东周列国志》,还是繁体从右往左的古文,尽应是拖了好几个月才翻开来读,确是读着读着再无年少时的热血和激情。果然,人还是在恰好的年龄做无畏的事情最让人开心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