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存

今天听文质说,如何苟存性命于不可测的未来?讲到大格局,讲到人命在大流行时代的微小。

文人气质似乎都有一种对时代的忧患在其中,总能够在我这样的普通人毫不敏感的时候提醒着我们世界所存在的忧患。我很喜欢这样的敏感,无所谓对错。这有利于去理解世界的复杂性,而不至于过多的盲目乐观。

今天做了一盘蔬菜水果沙拉,做法简单得不得了。我家其实很少吃这样的餐食,因为家有老年人,更多时都是传统的饭菜。做沙拉,起因在于从北京回来时,发现老人婆特别清瘦。桌子上她给自己单独做了菜,就是一小碗盐水莴笋,连续两顿都如此。问其原因是她咳嗽一直没好,因此要忌油、忌辣。老人婆吃饭比较慢,就着那一小碗素素的盐水莴笋,一小碗的白米饭,整个就像受气的小媳妇一样。

我受不了这样的吃饭氛围,更无法理解这样的长期忌食对人身体好(出差前就在忌,现在更甚)。于是,就做一些劝解,又把沙拉做出来,里面放进多样蔬菜与水果,让老人家觉得无油无辣,还可以这样吃。因此,从回来的第二天开始,这道菜就多次出现在了桌子上,老人家也终于放弃了之前的吃法。肉也开始吃了,油炒的菜也开始动了,奇怪的是,咳嗽居然好些了,甚至有两个晚上一声都没有了。看来,赶走疾病的方法之一是加强营养。

今天开始,老公开始封闭上班。每天都关在家中,生活方式的单调,使他的显得离开没有那样的显眼了。大家都还是更多时拿着手机,看着电视,做着吃食。今天讨论最大的新闻是“没有金牌”,最气愤的还是艺人事件的恶劣影响。

今天继续看了电视剧,是《亲爱的她们》。讲述的是5个从小长大的闺蜜老年的故事。我发现,5这个数字电视编剧很喜欢。《北辙南辕》《欢乐颂》,都是5个人的故事,我有两个群,都各是5个女人。最喜欢看剧中人的聊天艺术。不会将天聊死,是需要真诚带上技巧的。对比于剧中人,我经常检讨自己尴尬的聊天笨技,也尝试着去改变一些,包括说话的方式与语气。最好的检验对象是老公与儿子,这是很有趣的尝试。

儿子:“妈,今天晚饭早一些哈,我跟别人约的是6点半。”

母亲:“噢,好的。应该能赶上”

儿子:“妈,还没弄好吗?”

母亲:“噢,快了。但我觉得你今天可以不着急了”

儿子:“为什么呀?”

母亲:“我听到打雷了,你看天都有些黑了。”

儿子:“噢,好吧”。我暗自窃喜,赢得了时间。

儿子:“妈,你能不能够快一点,我快要来不及了?”

母亲:“啊,时间几点嘛?”

儿子:“什么才几点呀,给你说了要快一点的,你结果又要弄得这样复杂”

啊。要忍不住了!

母亲:“我就问你,时间几点,你就开始埋怨我。你如果担心,就把水放上去烧好吧,应该快开了,先吃素面嘛!”

儿子:“你看你刚才的语气嘛,哪里是在问我时间,分明就是在说我。烧水是用这个锅吗?”

好吧好吧,或许我语气确实不太好,带上情绪了,很容易就破功了。最后,孩子的时间也赶上了,做的佐料孩子也吃上了,还大力赞扬了一番。

语言带上情绪,太容易就使语气不舒服。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所以,一直很欣赏那些随时都能够笑呵呵的人,能够化解尴尬的人。

苟存性命于不可测的未来,是我从来都不担心的。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只需要紧跟大环境的脚步,过好自己细碎的零星生活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