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如果有一个人死了,天上就会多一颗星,因为它要给活着的人照个亮。
——《奶奶的星星》
小时候,父亲在石家庄一个工厂,姑姑在北京当兵,叔叔在张家口学医。我妈那时在医药公司,我就被送到老家,住了两三年。很庆幸有这样一段隔代相处的时光,我性格不像父母,更多像她。她是一个雍容大度的人,不争不抢,随遇而安,身体里一直有她的影子,给了我最好的学前教育,她是我的老奶奶。而我奶奶是个文盲,脾气大,大多是照顾我生活方面的,那时候很怕她,不喜欢和她玩。
(一)最初记忆,模糊深刻
我的老奶奶,离世的时候是93岁。叫王海婷,出生在北京樱花胡同35号(胡同是有但几号是第一反应)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哪个年代也上学上到了初中,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因为19世纪初还是一个比较落后和封建的社会,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还有裹小脚的陋习,她也只能迎合时代。关于她在北京的生活没什么了解,只知道家境比较富裕,母亲去世早,有个后妈,比较苛刻,被逼着嫁人了。我老爷爷后来差点做了清风店镇长,也是英年早逝。两人怎么认识的不太了解,不知道老爷爷去世的时候她是怎样的心情。
同时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有些事情本就身不由己,再加上人祸,命运更加多舛,活着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未来。所以现在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应当珍惜当下,没有战乱,少有天灾。记得小时候和我讲过,她经历过鬼子进村扫荡,把家里的粮食都抢走了,那个时候听着就很害怕。
从我记事开始,她就是一个驼背的老人,像日食记猫背老人一样。黑色嘬口小鞋,花白头发,一身洗的发白的暗蓝色衣服,虽然有些旧,但很整洁干净。在配上一个拐棍,记得是红色木头带龙头的。每天基本在院里(院子一亩左右)活动,顶多在门口石阶上坐坐,和乡里乡亲打招呼 聊家常,记得最远是夏天去到了离门口20米的小卖部,和一群老太太聊天,扇着芭蕉叶的扇子,她应该很开心吧。她走在前面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拿着扇子,我在后面搬着小板凳,慢悠悠跟着。有很多这样的画面,都是我们两个人这样走着。她横跨一个时代,也陪我走过了我的童年。
(二)大家闺秀,知书达礼
记忆中她没有和谁争吵过,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保持微笑,从容应对。懂礼节,知世故,说话不急不慢,应该和小时候受过的教育息息相关。不知道大家闺秀是什么样子,大致如此吧。一般村里邻里之间都比较喜欢串门,但大都是互相倾诉自己遭遇和闲话他人的家常,可她没讲过别人的不好。对于大多闲言闲语只是淡然一笑,并不太放在心上,被误会了也不去解释自己。尤其我奶奶,年轻时不会做饭,脾气还暴躁。都是她煮柴烧饭,操持家务,维持生活。处理婆媳关系,她也是处处忍让。我奶奶总是皱眉,愁眉苦脸的,而她总乐呵呵的,坦然的接受身边的任何事,生离和死别。
母亲去世,和父亲分别,丈夫离世,又历经战乱,颠沛流离……那是怎样的心情?很少听她抱怨不公,仅仅是淡然的处理接下来的每件事,把孩子拉扯大,把家照顾好。养孩子不容易,何况单身母亲。生活的心酸让她的背再也直不起来了。
(三)温情小事,记忆犹新
应该是上一年级学会写汉字,有一次和我妈回老家。一个悠闲的下午,阳光透过窗子落在炕上暖暖的。奶奶,老奶奶,我妈,三人在炕上缝缝补补做活。我那时刚会写字,撕下一块卫生纸,工工整整的写下她的名字,三个字写的很认真,用黑笔写的。她眼神很亮,把那张卫生纸整齐的折起来,放到眼镜盒里如获至宝一般。
记得,小时候最初家里是纸糊的窗子,第一次换成玻璃窗时的我们的那种喜悦,可以在屋里看见外面的样子。
记得,我去了城里上幼儿园,每次回家都找你,告诉你城里的生活是怎样的,你眼中有喜悦也有失落。
记得,早饭你都用开水冲鸡蛋喝,我喝了一次好难喝,可你没有牙齿,吃流食最好。
记得,我小时候淘气,把你推倒,一个人躲在前院,不敢进屋,心里难过又愧疚。
记得,夏天很热,我说长大了一定要对你好,给你买个冰箱,放好多冰棍,你开心时的样子。至今我也没有实现这样愿望,子欲养而亲不在。
……
记得你走的时候很安详,至今还记得你躺在板床上,干干净净的,下面放着冰块,你再也起不来了,不能一起玩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人死后的样子,一点也不害怕。
今天一个前同事奶奶去世了,死并不是感同身受的事,但心情总是一样。20年了我才用拙劣的文字认真回忆你的样子。在北京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这是一个有温暖的城市。多年后来到你的故乡,写着这篇文章,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