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人》焦虑是人生常态

如何吃掉一头大象?

一点一点吃掉。

那如何应对焦虑?


巴克曼的书,温暖治愈,总是用云朵般轻盈的文字让人落泪。《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生活的不尽如人意,被爱包裹着,拥有美好的结局,就像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打开《焦虑的人》之后一度很怀疑巴克曼改了写作风格,因为中间的人物关系复杂到我不得不停下来找纸和笔,回翻进行细致的梳理。看下去又会感觉 “哦,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克曼啊”。

故事很简单,一座桥,十三位人物。

毫无计划的银行劫匪抢了一家无现金银行,逃跑的时候误入了一栋即将出售的房子,里面的七位看房者和房产经纪人成为了人质,情节就围绕着解救人质和抓捕劫匪展开了......



一如书名,里面的主人公们正在面临着不同方面的焦虑,工作、婚姻、家庭、孩子、投资、医疗、人际关系。

安娜和罗杰

老年夫妻

安娜一直觉得有愧于罗杰,于是一次次陪着罗杰看房买房装修再高价出售,让罗杰有机会证明自己,即使她的内心渴望有一个稳定的住处。

罗杰通过这种方式向安娜证明自己的可靠和能力。

茱莉亚和卢欧

同性恋人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不知所措,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担心无法成为一位好妈妈。

扎拉

十年前因为自己的“道德风险”理论而自杀的男人,一直困扰着扎拉,男人的信她随身携带却从不敢打开。她害怕自己再次伤害别人,于是刻意与周围保持距离。

艾丝特尔

一位害怕孤独生活的老太太

伦敦

二十几岁的女孩子

对于人际关系一窍不通,整天抱着手机,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

而银行劫匪则是另一半出轨,丢掉工作和住处。但真正使他成为劫匪的是两个女儿的抚养权,他必须有住处,才得以有一线希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 “斯德哥尔摩人” ,他会乔装成各种可以使你生活不顺的事物,并贯穿你的整个人生,犹如空气。

当我们对他人的生活投去羡慕的眼光的时候,我们的斯德哥尔摩人会被召唤出来,我们会审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在一次次地比较过后,斯德哥尔摩人就定居了下来,在我们心里混吃混喝,就是不肯离开。

当然,失去工作、人际关系变差、相亲、面临重大情况、市场行情低迷、业绩难以达标、身体出现状况、容貌自卑、孩子的教养、要赡养的父母、周围人的不理解、考试......列举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足以使一个现代人焦虑。就像是一直在踩着高跷的人,惧怕土地上的小石子。

我们讨厌斯德哥尔摩人,他们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一团糟,我们想尽一切办法驱赶他,去加班去赚更多的钱,去买房买车买包,去健身吃保健品,去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企图用一个混乱去解决另一个混乱,最后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喘不过气。但焦虑一如空气。

想要买房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所有烦恼会在目标实现的那一天 “噗” 消失不见,但实际呢?

最能体现人性的焦虑症状,就是我们总企图用混乱来治愈混乱。那些陷入灾难境地的人很少退缩,更倾向于加快速度,一条路走到黑。不知怎么,就算眼睁睁地看到别人撞了南墙,我们也还是会心存侥幸,幻想着自己在那种情况就能穿墙而过。我们离那道墙越近,就越是相信会有奇迹从天降,在关键时刻拯救我们,而那些旁观者只是在等着看我们撞墙而已。


故事的最后呢,所有人都是幸福的,还有劫匪。

这就是巴克曼的治愈之处,爱能平息一切。

正如扎拉和伦纳特关于罗杰夫妇会不会离婚的讨论,伦纳特说他相信爱;杰克妈妈对杰克所说 “上帝不会保护人类免受刀子的伤害,但是上帝给了我们其他人,我们可以相互保护”。在书中,爱就像是拥有了主角光环,无往不利。

关于这一点,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去年辞职从郑州来到南京后,一心想要换个行业,所以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一次次的拒绝在抹杀我的自信,甚至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价值。

朋友们一直在默默地陪着我,安慰我。帮我分析简历分析优缺点,告诉我我还有退路,告诉我这件事情并不需要着急,就像是千里马等待伯乐一样,最终我会遇到我的伯乐。虽然这些话,在当时听来我会加上讽刺滤镜。但是哭的时候,有人能拍一拍你的背抱抱你,还是很有安全感的事情。

说句很落俗的话,天塌下来也会有人在爱着你。


焦虑是一种普遍的感受,甚至是每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原始人,从来都不焦虑,可能很快就被野兽吃掉。所以人们天生就有一种焦虑感,这个让我们能够活下去。

正视我们的焦虑,并学会与内心的斯德哥尔摩人和谐相处,快乐也会变得简单起来。

巴克曼说,我们不仅需要新闻报道,也需要童话故事

不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每一个我们的童话故事。希望你读完这本书之后能感受到爱,开始关注当下的每一天,而非在无所事事时为遥远的未来暗自伤神。

白天结束后,当你晚上回到家,请别忘记放松得舒一口气,因为我们又度过了漫长的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的人》焦虑是人生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