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高考

回味高考            吴会勇

一一从学校后门走过,已经禁行的路段难得的安静,看见一群群迎面而来的莘莘学子,或紧张、或兴奋、或阳光、或茫然,蓦然想起20年前,我也曾跟他们一样,带着希望和理想,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恐惧而又无奈的走进了考场,走进让人又爱又恨的“黑七月”,在懵懂无知中用手里的笔选择自己人生的方向。

那些年的我们,从没有机会走出县城,高考时段,正是农忙的季节,当我们在考场里苦思冥想时,我的父母们,却正在骄阳似火的麦田里挥汗如雨,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儿女们考上考不上大学并不重要,但是若让成熟的粮食落在地里,那才是一生都宽恕不了自己的罪过。若是谁家孩子有幸考出了农村,别人总会说是他家坟头冒了轻烟。所以我当年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父亲总时不时冒出想去寻找连坟头都不存在爷爷的踪迹。

那些年的我们,学习总是马马虎虎,考试也总是力不从心,似乎填饱肚子比填满脑子更重要,会宁是全省的高考状元县,曾让我们心驰神往,多年以后,我们路过这个当年的神圣之地时,不由得对从这里走出去人充满敬意。我们从手工刻画的蜡板试卷,考到密不透风的高考试卷,在我们那个环境大多同龄人心中,每当考完这最后一场,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折磨这么多年的考试,终于画上了句号。不用等待成绩公布,就在明天,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就会背着简单的行囊,扎进完全陌生的城市,去找个赖以糊口的营生。很少的一部分人,会继续拿起书本,加入复读的行列,继续在努力中寻找走出农门的希望。

那些年的我们,志愿总走在成绩前面,1分的差距就是天堂和地狱,我们的眼界,根本不足以在数以千计的学校和专业里面找出自己的归宿,我们只能依赖估算的并不准确的分数,在报纸上密密麻麻的信息里面,筛选出自己认为能找到的城市,自己认为吃香喝辣的专业。所有很多人,想学金融的进了建筑行业,学会计的当了医生。超重点线的进了专科,生僻专业的无人报考。多少哭笑不得的闹剧,多少悲欢离合的回忆。

那些年的我们,也曾当过愤青,欢庆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激动的难以入睡,但是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些年的我们,也曾抱怨过中国教育的不公,幻想着能和北京的孩子一样,300分可以进清华、北大。事实告诉我们,即使在20年前的甘肃,400分以下,最好的出路就是去当一个烟熏火燎的厨师;即使上了大学,我也时时刻刻也表现出愤愤不平,直到发现床下考了608分的河南兄弟,我那愤世嫉俗的嘴脸才找到了平衡。

那些年的我们,同学之间不需要太多告别,因为屁大的地方,也许今天的同桌,明天就踏上了相亲的路程,成为我们彼此村里的一份子;也许昨天的冤家,后天回捎话给你,去参加他和她的婚礼。也许在某一天的某一个车站,我们会背着行李卷,寒暄过后,会互道珍重,然后去各自心中的远方。我们已经习惯了今日的你,明日的她,总在我们彼此的听说里。也许再次偶然再见时,我们都已成为父母,我们也延续着我们父辈的生活。

那些年的我们,成绩过最低线是最大愿望,录取通知书在我们的世界里不亚于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即使过了很多年,你仍然能从你不认识的人嘴里听到当年你的辉煌。金榜题名日,光宗耀祖时!

时至今日,高考仍是那么高高在上,那么不可一世,中国教育的不公平还是那么恬不知耻的不遮不掩,作为中国最穷省份的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一样要和那些发达地方用钱砸出来的受益者去争不宽的命运之桥,那有怎么样,我们从社会最低处走来!没有爬不上的山,没有过不了的河!加油,参加高考的孩子们!等你走过去,我们再一起来鄙视这万恶不赦的高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味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