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让人逃避学习,绩效使人厌恶工作?且看如何激发《内在动机》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天生对世界感到好奇,在幼年能够自主而快速地学会很多技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或者,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出于关心,对朋友、同事或者孩子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建议,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使得你们的关系剑拔弩张。

或者,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你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激励别人,这种激励仅仅在一开始出现效果,但最终对方反而彻底远离了这个目标?

又或者,你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你常常感觉到自己被巨大的焦虑感和压力所包围,在别人的期望、社会的压力和自己想要的生活间挣扎,并开始怀疑工作甚至人生的意义?

对于以上的问题,很可能都是因为“内在动机”出现了问题,人们被要求做这做那,但是内心并不愿意,从而产生挫败感和厌恶感,对各种事情敷衍了事,甚至产生抗拒,从而影响了效率和效果。

自我决定论的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基于40多年的科学研究,通过这本《内在动机》,给我们一步步揭露了人类动机的本质,并对我们如何满足内心的需要,如何保持对工作与学习的兴趣,过上真正幸福而自主的生活提出了切实的意见和指导,令人受益匪浅。


作者指出,一个人只有被满足了三种心理需要之后才会感到幸福,才会激发内在动机,而只有在内在动机的作用下,才能富有创造性和有效率地进行工作和学习。

这三种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胜任和联结。自主意味着“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也就是说,凭自己的意志做事,并感到自由”;而胜任是指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能够完成面对的挑战,谁也不会去干“挟泰山以超北海”这样无法完成的任务;至于“联结”,则是个人与他人产生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爱与被爱的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的需要”,毕竟人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在这里,我想请读者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当你感到不自主,也就是被控制的时候(无论这种控制是从惩罚还是奖励的角度),是不是内心会出现一种抵触情绪?当你感觉一项工作你无法胜任的时候,是否忽然就提不起精神?当你感觉不到别人的关心和关注,即使是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快乐和幸福感仍然会大打折扣?

在此基础上,作者把本书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第一部分《自主和胜任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人际联结的作用》、第三部分《如何实现自主》以及第四部分《结语:追求自主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研究结果和社会常见观念有很大出入,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比如奖励往往会伤人,盲目地夸奖会适得其反,考试是学生逃避学习的罪魁祸首,KPI文化使员工厌恶工作并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导向的考核制度会诱人“作弊”……

这些错误的手段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控制欲”,而控制是“自主”最大的敌人,处于劣势地位很容易感受到这种控制,从而丧失了内在动机,某种意义上变成了没有创造力的“工具人”,而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工作,很少是在受控制的状态下产生的。

我们需要实现自主。作者指出自主需要培养和支持,这需要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代理人”付出很多努力,经理对员工,家长对孩子,都需要这样的尝试才能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

当然,如果是一个普通员工,你很难奢望你的上级能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尽管从长远来看很值得),但是如果你是一名家长,你应该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应该做的事情——我惊奇地发现了一本极好的育儿理论指导书籍(手动滑稽)。

即使是对于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变得更加自主,包括选择正确的人生愿望,正确地看待学习和工作,妥善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等。

这本书干货颇多,而且作者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大量科学研究的实例,有理有据。但限于篇幅笔者就介绍至此,更多的内容建议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发现和体会(当然也欢迎大家和我探讨)。

总之,这本书是一个惊喜,是一本值得花时间研究的佳作,能够帮助你走向更加自主、更有幸福感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试让人逃避学习,绩效使人厌恶工作?且看如何激发《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