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的一次豫园饭局

图片发自App


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上,有一件很有意思的展品,据说还是上海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就是《豫园宴乐图》

《豫园宴乐图》是清朝著名海派画家吴友如在光绪庚辰三年三月(1880年4月中旬)奉上海道台刘瑞芬之命所绘的一幅新闻纪实图。该画画心长92厘米、宽65厘米,画中除了吴友如的绘画和题词外,还有上海会审公廨谳员陈福勋的一段题词及落款。这幅画是吴友如在主编《点石斋画报》之前的一幅重要作品。

陈福勋的题跋说:光绪庚辰春三月,德国皇孙海哪哩来游沪上观察,刘公觞于豫园中。峯迴路转,城市山林之仰山堂。是日也,重轩洞开,冠带云集。福勲承命供张,亦幸叼陪末坐,俯仰礼仪之备,盱衡品类之盛,洵一时之嘉会也。爰属画工绘图以纪之,图成并缀数语于纸尾。这个题跋水平显然不高,纯是模仿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但空话套话连篇,可见八股之遗敝。陈福勲在跋中称吴友如是画工,可见得当时吴的地位不高。没曾想,吴友如这个画工的历史贡献要远远超过陈福勲这样的门客官僚。历史还是公平的。

图片发自App


那么上海的道台为什么要选在豫园请德国皇孙吃饭呢。说来说去,大概还是因为豫园有中国范儿吧。

豫园是一座江南风格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刑部主事、四川右布政上海豫园商城使等职。其父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后,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在潘家旧宅上建造园林,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

由于地处黄浦江畔,水陆通衢,周边又有城隍庙,湖心亭等游憩名胜,明清时,豫园地区已成为春申沪邑的繁华之地。1843年上海开埠,外滩是开发热土,西式建筑林立,洋派气息亦让人如置身国外。与外滩一滨之隔的豫园及其周边地区,因其特殊地理位置,环境氛围和文化内涵,俨然成为来沪创业者、谋生者、客居者身处异乡的心灵依附之所,也是外国人游览上海感受中国文化气息的必到之处。

图片发自App


在海派著名画家、《点石斋画报》主编吴友如的画作中,豫园常常作为时事新闻热点反复被描绘。文人墨客常居于此,成立了“豫园书画善会”等社团,使豫园成为早期海派人气集聚的文化活动中心。

刘道台请德国皇孙吃饭,不管是外交示好,还是个人攀交,都是上海这个地方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一部分。那时的外国人,在大部份中国人眼里就相当于外星人。不说清代,即便是建国后的七八十年代,外国人还是个稀罕的能引起国人围观的生物。为此,我们上学时学校还有规定,遇到外国人,不要围观,不要跟着跑。

吴友如的这幅画融入了西画的技法,更具写实性。他的画内容上也是以反应时事新奇的事件为主,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摄影作品。对于当时识字率不高的中国民众,对于市展阶层,画报这种形式,应当是受众面最大的形式,能做到所谓的雅俗共赏。

海派文化是籍由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下的兼收并蓄造就的。滋养于赶封建王朝的官僚文化、士大夫文化,文人趣味不再吃香,农耕文化成了被奚落和嘲笑的对像。海派文化这么多年来影响力有所衰弱,这与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不无干系。

图片发自App


豫园作为是接待外宾的好地方,纯正的中国味道,和礼仪。恐怕算是当时的最高规格和礼遇了。豫园是上海的名片,是上海百年发展历史的见证。百年一瞬,现今的中国,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世界发展,国家竟争,改革和开放的精神还是需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秉持的,否则夜郎自大,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

《豫园宴请德国皇孙图》中所说的德国皇孙就是威廉一世的孙子,他的全称是Prince Albert Wilhelm Heinrich of Prussia。此人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甥,也是威廉二世的弟弟。在德国,人们习惯称他为 Heinrich亲王。1877年15岁的Heinrich亲王参加了德意志帝国海军,接受海军训练。1878-1880年,Heinrich亲王做环球旅行,作为他海军学习的必修课程。上海是他环球旅行中的一个点。

上海道刘芝田(1827-1892),即刘瑞芬,安徽贵池人,字芝田。1862年他随李鸿章淮军来上海,镇压太平军。1877年5月刘瑞芬署理上海道台,任内与工部局交涉拓展麦根路事宜。1878年9月到1882年6月,刘瑞芬正式担任上海道台。

1897年,德国借“胶州湾事件”引爆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上海道台曾经热情接待过的Heinrich亲王则是侵华德军的急先锋。

那么,一个德国皇孙,年纪轻轻,不畏难险走遍世界。又能为国家开疆拓土,不怕牺牲,征战海外。不值得我们深思和敬佩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光绪年的一次豫园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