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

一页书陪你的第227天,让我们共同进步!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20万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作者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对其评价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总体上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撰的,首先是详述了先秦诸子中的名、墨、道、法、阴阳家和儒家,之后是儒家发展的一条线路,其间贯穿着道家的复兴、产生新道家,也有儒家的复兴,产生新儒家,以及佛家的发展。最后谈到西方哲学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1.

何谓哲学?简单来讲,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有人总会将哲学与宗教挂上联系,与哲学不同的是宗教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比如道家是一种哲学,而道教才是宗教。经常说的老庄思想:万物有生必有死,人对于死,应该顺应自然。而道教呢,则是教导长生术,这明显是违背科学的。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文化的主要思想》中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对客观事物的信息的正面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认为就做人来讲,最高成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释迦牟尼认为,认为人生就是困难的根源;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中国圣人既入世又出世,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而是“内圣外王”。内圣是指其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则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道即道路或基本原理。研究哲学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是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因为哲学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生命的体验。哲学家从认识角度来说,是永远处于追求之中,而从实践角度来说则是永远都在行动或将要行动。


不要问我:老子、庄子、孔子有何异同之处?回答:将无同。


2.

中国哲学对中国现状来说,是一剂强效的苦口良药。所欲对自己,对现状,对未来,对世界有所困惑迷茫的人,或想要更好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世界观和价值观念的人,都应该去至少了解一下先人们穷尽他们一生所到达的思想成就。我们站在其肩膀上,得到这些圣贤的一臂之力,必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顾一下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就会发现,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是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都是要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中国又是一个家族关系复杂的国家,家族制度把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在这五种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外两种则是家庭关系的延伸。中国还是一个强调个人责任的社会,《庄子》中言: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这两种思想看起来相反,实际上却是相反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得以较好取得平衡。此外,“反者道之动”的理论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是借用黑格尔的术语则是说,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所以不论是社会如何发展,就如同《易传》里讲的,“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居安思危,戒躁戒躁是每个现代人所要思考的。诸如“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每天忙碌地生活究竟得到了啥”这样的话语,应该看一看哲学了,哲学会让你宁静。


什么是永久有价值的东西?答:随着时代发展都不会退却的东西。在早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甚至互联网+、工业4.0的中国,儒家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以及政治土壤也不复存在,其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


3.

春秋战国时期是混乱动荡的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成为了一抹风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把哲学家分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而冯友兰对古代六个主要的思想学派的评价是:“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土,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辨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土,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孔子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他认为社会井然有序的保障是“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个人的道德上遵循仁和义。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不是完全由人力所能控制的,所以人能够做的也只是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这就是所谓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亦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墨子是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他主张兼爱,衡量其的价值标准是对国家和民众是否有利。对于儒家的批判有:一儒者不相信天或鬼,结果使得“天鬼不悦”;二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了民众的财富精力;三“盛为声乐以淫遇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四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站在现代发展的角度上讲,墨子对于儒家的批判是有进步意义的。


后来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主张有等级的爱。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人的各种人伦关系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发展。孔子仅限于个人品德修养的范围,而孟子则推向到了政治和治理国家的范围。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浩然之气“,就是探索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一是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悟,二则是要积义,坚持不懈地做天民所当做的事情,只要世人充分地发展本性,人人都可以成圣人,这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则是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成就的。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可以成圣。荀子认为,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后来,儒家开始更新为:宇宙论者、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柏拉图式的理学、宇宙心学。中国的许多哲学家都持有一种历史退化论思想,认为理想世界在过去,现实世界里样样不如过去。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对它自身的否定,这个看法有点黑格尔的味道。但是按照黑格尔的理论,当一个事物被否定时,另一个新生的事物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始了。按照老子和“易传”的思想,当一个事物被否定时,另一个事物又重复过去的旧事物。这就是农业社会的思想。


可以提的是在宇宙论者中,张载认为,宇宙万物都来自同一个“气”,因此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人应当服侍乾坤就如同服侍父母一样,应当看待世人就如同自己的兄弟一样。人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应当尽孝道,但并不需要为此做什么额外、特殊的事情,人为社会大众所做的事情(立德)同时是为宇宙父母所做的事情。《西铭》末尾说,只要活着,我就追随、服侍宇宙父母,到死亡来临,我就安息。它把儒家对人生的态度和佛教、道教对人生的态度区分开来。


4.

名家,在英文里被翻译做“智者学派”。惠施和公孙龙代表了名家的两种不同倾向,“无厚”是惠施的学说,强调现实的相对性,“坚白”是公孙龙的学说,强调名的绝对性。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如“这是一张桌子”,“这”是指具体的事物,它是在变动中的,随时可能出现也随时可以消逝,“桌子”则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名”。惠施强调现实事物的不断变化和相对性,人应当泛爱万物,不加区别才是。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使他大道与柏拉图一样的“理念”或“共相”观念。白马非马,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而且带有一种颜色。这个论辩强调的是马与白马的外延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他们是什么颜色,白马这个词的外延却只是白颜色的马,其中排斥了其他颜色的马,所以这两个词的外延不同,因此白马非马。


5.

道家的第一阶段是杨朱。与墨子的兼爱思想正相反的是:一是人人为自己,二是轻物重生。“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材是《养生主》里的“为善,不材是为恶。人若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观点来看世上之物,则这些方法都不能使他免于灾难。


道家的第二阶段是老子。《道德经》中: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子遗其咎。骄傲是一个人的进步已经达到极限的标志,它是任何人首先要力戒的事情。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怎样才能避祸。老子认为,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就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致过分。矫揉造作和轻率放肆是顺气自然地对立面。儒家认为,圣人治国,应当为大众多做事情,而道家认为,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该做的事情,以至无为。


道家的第三阶段是庄子。一切体制、政府、法律、道德,所要求达到的便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这样强求一律的人,其动机或许是可敬的,但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其结果是适得其反。老子和庄子都主张无为而治,而老子着眼于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之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斯宾诺莎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至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人越多了解事物的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带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以理化情“。


宇宙中万物本是一体,如果人达到与万物一体,这时人的肢体无非是尘埃,生死终始,无非是日夜的继续,不足以干扰人内心的宁静,至于世俗的得失,时运好坏,更不足挂齿。哲学不能帮助人长生不老,也不能帮助人发财致富,它所能所的是给一种观点,使人看到生比死所胜无几,人所失去的也就是他所得到的。从实际的观点看,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即“无用之有用”。


后来,有了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豁达率性的风格。新道家对惠施和公孙龙的理论再次钻研,在玄学中提出了“辨明析理”的观念。宇宙间存在的每一事物都需要整个宇宙作为它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它的存在又并不是由某一个特定的事物所产生的。当某些条件具备,在某种情况下,某些事物就必然发生。这并不意外着万物是由一位创世主或某个人所创造。换句话说,事物是由一般性条件所产生,而不是由于其他某个特定的事物。比如,社会主义是一定经济条件的产物,而不是马克思或恩格斯所制造出来的。所以事物是自己生出来,而不是由事物产生的。


在事物的是非上难以确定,分辨是非的界限限于混乱,这表明,是非之分,无非是一种偏执之间,而在偏执这一点上,万物倒是一致的。仰观俯察,到处都如此。至人有鉴于此,从中知道天地如同一指,万物如同一马,因而得以心平气和。懂得齐万物,万物都顺兴“任我”,就都怡然自得了。


向秀和郭象在《庄子注》里从理论上阐述了一个人超越事物差别之后,得以不再依循别人的意旨生活,而率性任情地过自己的生活(弃彼任我),这种思想和生活方式乃是中国古人称为“风流”的实质。风流从字面上看,荡漾着风和流水,和人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一种生活风格。是和中国思想中的道家思想相连的。


6.

按照佛家的看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的说,任何一个有情物所看出去的世界,都是他内心自造的景象。每当他有所动作,或只是说话,或心里动念,都是心的作为。这个作为必然产生它的后果,不论这个后果要等多久才显现出来。这个后果便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果是“报”,每一个人都是因与果,业与报的连环套。每一个有情物的今生只是这个无穷链中的一环。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这个因果链环中的一个中转站。人的今生只是他千盛的“业"的果报。其今生又为他后世带来果报,以至于无穷,这就是”生死轮回“。一切有情物的”众生皆苦“,其主要来源便是如此。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称为”涅槃“,就是个人和宇宙的心融合为一。当一切都被忘记,包括“忘记一切”这一点也忘记。这便是庄子所说的“坐忘”,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槃”。


道生从形而上学进一步发挥道家“无为”和“无心”的思想,无为字面含义是“无所作为”,但其真正含义是“无心”而性。一个人顺气自然地行事,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厚此薄彼、先此后彼或有为有不为,这就是无为。


按禅宗的看法,修禅成佛的最好方法便是“不修只修”。是说由修禅的人照信佛的人通常理解的那样去修行,其实一种“有为”的修行,这种有为的修行也能产生一些功效,但不能持久。所以,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的事,而无所用心。这正是道家所讲的“无为”和“无心”。这也就是慧远或者是道生所说的“善不受报”之义。实行这样的修持,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么崇高。修持不是为了任何目的。这样,当人前世积累的业报已经耗尽,就不会再生出新的业,他便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


禅师有句常用的话“骑驴觅驴”,被用来指人想在现象之外找真实,或人想在生死轮回之外找涅槃。或者也可以用“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来描述此意。


7.

哲学传入以后就会发现,西方哲学的内容往往是完全逻辑的,这种抽象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却很难对我们的行为本身有任何指导。中国哲学则强调哲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去养成一种人格。


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为达到这样的认识就需要使用负的方法,它为我们增进事实的知识是并无用处的,但为我们提高自己的心智(心灵和智性)使必不可少的。必须从经验开始,与知识的其他分支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展将最终引导它到超越经验的“某个事物”,在那“某个事物”里,有某个可以体会却无法凭逻辑来感知的东西。如,人可以通过感性开感到一张方桌子,但人无法感觉到“方”,因为方乃是一个理,逻辑上已经决定:只能存在于人的思维里,却不可能感觉到。


哲学是人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一个人可以按照他的本能或社会习俗而生活。这样的人好像儿童或原始社会中的人,他们做各种事情,而对自己所做的事却缺乏自觉,或并不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因此,他所做的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意义,这种人生是“自然境界”的人生。四种人生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里上升到“智性的世界”。哲学家如果是在智性世界中生活,他也就是超越于人世间。在这样的境界里,最高的成就便是和宇宙合一。


诺斯罗普教授说,西方哲学是从不证自明的“公设的概念”开始,而中国哲学则从“直觉的概念”开始。所以前者方法论是理所当然地由正的方法占统治地位,而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则是负的方法占统治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正的方法始终未曾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中国哲学里缺乏明晰的思考,这是中国往往被视为简单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明晰的思考,哲学容易幼稚,然而简明本身又是一个优点。中国哲学所需要的是,除去幼稚气息,代以明晰思考。除此之外,中国哲学还看不见负的充分发展,未来的哲学将在这两者的结合中发展出来。


8.

在各种哲学形而上学体系里,无论它们采取的方法是正的方法或负的方法,最后都往往戴上了神秘主义的皇冠。禅宗里的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是让人看到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禅师看到后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跑开去被禅师喊,刚回头,禅师又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它告诉人,在学会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人,都必须经过使用正的方法这个阶段,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丛林。


毕竟,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而冯友兰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怀,让我们体会到“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是的,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人们也时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但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以上,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