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幸福模型,你是哪一种?

幸福是什么?

先说结论,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

有人说:得到更多更多的钱就是幸福。

也有人说:幸福是成为伟大的人物完成一翻惊天动地的成就。

由此可见,人们往往喜欢认为只有得到权力、地位、物质,才算作“幸福”,但《幸福的方法》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并不这么认为。

儿时的他,由于喜爱壁球这项运动,并且受到偶像的影响,所以立志要成为以色列的壁球冠军,为此他付出了长达十几年的努力。

到了16岁那年,他如愿地得到了以色列壁球赛全国冠军,他一度陷入狂喜,为此他拉来了自己的家人、朋友跟他一起庆祝这个喜事。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欢过后,当天的夜晚,他回到房间,坐在床上的时候,眼泪不争气地从眼睛里流了出来。

流泪是因为虽然得到了冠军值得高兴,但荣誉并没有如他所预期的那样给他带来快乐,反而令他再次陷入到了迷惘和无助之中。

科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中了大奖的人,还是因为车祸而导致瘫痪的人,他们的刚开始的情绪波动起伏都会经过时间的作用,再次回到没有发生意外前的正常情绪当中,幸福感也会变得和以前一样。

所以说物质的丰富和成就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由于以前他很喜欢吃汉堡,但为了训练的效果控制饮食,他不得不把戒掉汉堡,并立下flag等到自己得到了冠军,一定要冲到汉堡店点上四个汉堡吃个够。

后来在拿到冠军之后,他就直接奔向了快餐店,给自己点了四个汉堡,但是当把汉堡拿到嘴边时,他发现自己居然吃不下了。伴随而来的还有点失落感,因为一直以来他把吃到汉堡满足口欲当作是幸福,但是当可以吃的时候,他发现幸福感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强烈,反而长期以来健康的饮食习惯更使他对汉堡提不起半点兴趣。

为了彻底地回答幸福是什么?他便一头扎进了哈佛大学主动修起了心理学专业,后来还开设了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的课程。

后来他对不同类型的人解读幸福方式的总结出了四个模型:

忙碌奔波型:认为幸福是达成未来的某个目标和成就,所以这类人总是不断地在一个又一个目标之间劳碌奔波。

还记得以前老师、父母挂在嘴边的这么一句话吗?

等你以后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等你以后工作了就轻松了……

所以你为此立下志愿要好好学习,争取上一个好大学。

但上了大学就真的轻松了吗?并没有。

上了大学开始为以后的就业而烦恼,工作了为了家庭而烦恼。

不仅没有得到幸福,并且烦恼也越来越多。所以你的一生都不停地在一个又一个目标间来回奔波。

享乐主义型:寻找并且沉迷在当下的快感中,试图以此逃避过去和未来。

这类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为了追求一时快感而吸毒的瘾君子,为了当下能得到快乐,所以他们选择走上歧途。但他们真的得到了幸福了吗?也没有。他们是一群放弃未来,活在过去的人,只为了当下能享乐就够了。

虚无主义型:放弃过去和未来,也放弃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失望。

生活中很多这些人,他们也是最差的一类人,明明年龄才20有几,但是往往能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这么一句话:

我也老了,年龄大了,努力有什么用?我不行的,就这样了。

他们幸福吗?没有

感悟幸福型:能从当下找到快乐,同时也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幸福

感悟幸福型就是将幸福发挥到底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关注当下的快乐也关注未来目标所带来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种幸福模型,你是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