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路上的我和你》51 坚持走写作这条路的你,累了吗

2021-1-7

现在是北京时间,8:36

楠溪报时2021的第2天

我像每天一样,还就站在地铁的门边,依靠在玻璃墙壁的跟前,手指在蹬蹬蹬的点着触屏键盘,拍下一张跟了我很多年的指针照片,嗯,今天是2021年报时的第2天,我很开心,还有健全的手和脚陪着我,即将又走过一年。

我曾被声音埋到谷底,又在砥砺中一点点爬起,给我笃定的就是不忘初心,守着陪伴我的书籍,哼着耐人寻味的调子,写着未完成的待续...

写作路上新手们的感恩和苦,我都懂!

这个角度雪看了很多year


01 写过字的我,现在和从前

今天早晨起来,凌晨五点半,拉伸后打开电脑准备连热点登微信的时候,我看到了老爸从东北传来的下雪的图片。

那白茫茫的市区公路上,我似乎能感受到穿梭着的车水马龙的声音,我也能想象到老爸站在阳台向下取景的温度,瑟瑟的有些凉飕飕,但却不那么冷,因为,被冷风刺到身体的背后... 那颗心是热的。

我还记得小时候跟着老师一起去老城城边看几代钟鼓,那是一个吊在顶棚的钟,说是有几百年历史了。

我记得那个钟楼旁边有个塔,我们总开玩笑称它为唢呐(那个时候也就只能想起来白娘子被关在塔里,和许仙的分别的那个镜头)...

老师讲述着观后感是什么样的来路,说着朱自清的背影是怎样情境下的文笔代入... 现在想起来,那个情景还真的都历历在目,一堆同学围在一起,东看看,西瞧瞧,老师的手和语言代到哪儿,我们的眼神和身体就挪向哪儿...

我们跟着老师,一个接着一个的排好队,坐上车,回到学校培训班后,我写了第一篇游记,那一年我10岁,印象中是第1次以文笔形式参加周末秋季一日游,那个教室我现在还都记得...

培训班坐落在市区电影院旁边,好像是租来的一个半讲座的教室,同伴们是来自各个小学、中学的同龄和非同龄人,桌子是棕色的,木头做的,桌堂还是带锯齿的,板凳是类似大学讲堂那一种折叠的,培训室的灯很暗,不过... 挺适合输出文字的。

就这样,我从不敢写作文,只会写带简笔画日记的小朋友,踏入了一个散文、作文的旅程,可以说这位老师,从第一节课就把我给点透了,他说写散文就是由心而发的一个描述过程,细腻而又深远流长!

我记得从那一年开始,后来很多年,我写的稿纸页都不知道有多少本了,但我从没发表过,也没人看过,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闲下来发呆的时候,就是拿起笔,看着窗外的傍晚夕阳,写下我走过的、我看过的、感受过的所有,给自己一份时间流水的记忆。

那个年代也只有录音机,我们家的录音机是爸妈结婚时候的装备物品,可以放的歌曲,也都是妈妈跟着潮流买给我的,印象最深的还是邓丽君的磁带,意味深长,满是故事的调调,真的很美!


02 语言颠倒,也很好

从我喜欢写字开始,我就好像一直跟着那条最舒服的思路在运笔,词语颠倒、没有主语、思想跳跃来跳跃起,这些都是我的代名词。

也至于到现在,我和亲近的朋友们,也都是时常的话说半截,剩下的要么你去悟,要么给我时间,我来一份作文阐述我的观点,这种就事论事的毛病,我都习以为常了,身边的死党们更是不为惊动了。

反正是,这件事情阐述明白了,就行了,就可以翻篇了。我曾经很多次在寻找这个习惯是从哪里来的,思来想去,好家伙,原来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呈现过。

我写作文不是抬笔就动,而是先打格子(因为我知道一开始停不下来的篇幅,至少得多出去半截骨),边打格边想写什么,然后定三点。

我喜欢的格调是总分总,至于分里面有多少个小点暂且不论,也像极了现在的思维导图,那个年代我也是初一的时候才上过类似树桩图记忆的补课班。

这样的作文,加上我可能天生就写字好看的钢笔模子,我的作文总是高分,这也让本就是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注意到了我。

接下来的笔调,可想而知了,奋发向上,特立独行,阐述不一样的观点,拿下作文大军,互补了我其他分数的缺失,在高考的时候也是让我自己对开放式的命题把握的很准,写的很顺~

而现在来看,我想,写作者的本身就是回归内心,写️的舒服就好了,写的开心就好了,写的明白就好了!

喜欢你文笔的人和事,自然会跟上你的步子,踩着和你同样的调子,一起抒发和文字生活有关的故事。

如果有一天,以楠溪为首的懒散优美系散文大军来了,我想我也不会怎么样,反而淡定的从台上走下来,坐在最后方,看着你们一个个神采飞扬,鼓起最真挚的掌,说着那一句,书翻开的两页,有你们和我各一份。


03 把声音化成力量,你就是自己的铿锵

在自媒体平台写作的开始,我看过很多文章、翻阅了很多资料、也查找过对比过那些本就很商业化的软文,还听了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声音(但多为负面的),等等等等吧

可最后垂直的我只留了两本,一本是村上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本是粥左罗老师的《学会写作》,偶尔翻翻看张嘉佳是怎样讲故事的...

带着两本随行补氧气的书籍,我在赶地铁上班的路上,跑了好几十天,这一跑不起眼,跑出另一种心得来了。

也当真真的把村上的《当我在跑步时,我谈什么》理解个半透。用这种感觉去抵抗外来的声音,我想用几个场景来形容,那最为不过了...

“你没在跑步的路上写过字,又怎能知道那种酣畅淋漓的迸发有多么的震撼。”

“你没在下雨天淋过雨,又怎能知道眼泪交织在雨中那浑然天成的透心凉有多么的扑朔迷离”

“你没在雪地里摔过跟头,又怎能知道漫天雪花拥抱你在怀中那没有一丝丝凉意的温暖和眷恋。”

“你没在海边徒步十几公里,又怎能知道烈日炎炎下海风吹起你的发梢,在你耳边说着蓝天白云带点汗珠打在素颜的脸上有多么的潇洒自如”

“你没在汤面里加过半瓶子醋和辣椒油,又怎能知道这个味道就是那样的刺到你的心骨,那种刺鼻的味道告诉你活着真美好”

“你没实践过早睡晨起冥想,又怎能知道这番历练对大脑供氧和文字的抒发有多么的重要”

......

我想,我们之所以选择一条路,或者说普遍的声音会告诉你,靠写字换来的经济效益难度是很高的,那又怎么样呢,哪一种能力都可以练,可随心逐流的梦想却只有自己最懂。

我们可以用身体例行去换面包,用面包快速消化的时间换取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养梦想,这两手抓的现状实则也是一种平衡,且我身边的小伙伴,也都是这样过着。

回想几年前的独木桥,现在考研大军也还在继续,面对社会的压力,还是循环的有人在逃离,而这些都不是现象的本质,本质是我们都迷茫过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否抓住了那个主线而已。

我想,对所有的写作新手和自己说:要学会把声音幻化成可用的力量,即使这份揣摩来的很彷徨,你也要铿锵有力的告诉自己,你想要,那就去做就好了。

因为,你选的路,定会有超过一百号人想要把你拉回去,然后和你一起观望... 观望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有多么的耐力,还会告诉你,看吧,不容易对不对,早告诉你要放弃的... 呵呵~

曾几何时我思考人生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看着脚下的路有多么的坚实有力!

让那些语言在2021年都飘忽殆尽吧,想走的路,能坚持下去的却只有你督促自己而已

和同路人说对着的话,和陌路人说客气的话,谁对都好,谁错也罢,只是道路所选之不同,你也别妄想谁都会和你一样,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就像村上所说的“你若非扎根到底,写出自己的命题,那必然会在已有名望的视角里,你就是特立独行,不容大群,格格不入的早晚得出去。”

擂台是公平的,也是大众的,只要你想,那根本没人能拦得住你,但接下来的擂主也只能是自己要先学会眷顾自己,把持自己的舵,才不会背离本心,要先学会唱好那一场独角戏


通过2020的各种专题,在2021,楠溪在只做与散文和原创诗歌有关的事,让我们一起用文字看自己,也看彼此!


追你的竹椅楠溪

很高兴,在遇见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路上的我和你》51 坚持走写作这条路的你,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