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今天,我想通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来跟你聊聊归隐。归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主题。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的普遍理想,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退归林下,回家种田。就连最勤奋的雍正皇帝,也让人把他画成山野隐居的样子。

今天的“逃离北上广”和讲田园生活的短视频也是种归隐梦,虽然做这个梦的人在乡下没有半亩闲田,也并没体验过农业生产的艰难。我们把归隐还原回去,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经过层层包装的文化情感。

这种文化情感是在漫长的时光中塑形的,而它的一个主要源头,就是陶渊明这篇《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动荡的东晋末年,自幼家境贫寒,他在29岁时才出来做官。有一派学者认为,陶渊明曾经也想有一番政治作为。他最崇敬的人物是自己的曾祖父,东晋名将陶侃。

陶渊明做过江州祭酒,给枭雄桓玄当过使者,还为后来取代东晋的刘裕做过参军,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加起来也就三四年。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是41岁,只做了八十天的彭泽县令就辞官归隐了,留下了那段不愿意拜见督邮而辞官的典故,和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言,同时还写下了这篇《归去来兮辞》。

归隐在陶渊明这里,的确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文章开头就毫不掩饰地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所以除了做官没什么别的谋生办法。他早年当官就是为了奉养母亲。他还写过一首叫《责子》的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他的五个儿子都不大成器,家庭负担挺重。他说,我叔叔看我日子贫苦,帮我谋了这个差事。我觉得彭泽离我家不远,除了能存些钱度日,还可以在公田里种些高粱来酿酒喝。可是到任不久,又产生了回家的想法。因为觉得本性还是喜好自然,这是不该勉强的。

陶渊明的文章看起来平淡得像白话,却暗藏着哲理。比如他接下来说自己“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表面上是说自己是为了吃口饭在奴役自己。但这里的“自役”和后面讲的“心为形役”,都是思想命题:在生命选择里,哪些是出于本质的自由,哪些是自我奴役?陶渊明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他接着说,这次我本来是想看到这茬庄稼成熟,但还是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陶渊明的归隐没有自我标榜的意思,他自称辞官理由是为妹妹料理丧事,根本没提“五斗米折腰”的事儿。

陶渊明也没有标榜高超的人生追求。他只是为了没等到用新米酿酒而有点儿遗憾,我们今天觉得这有点儿“萌”,这是他的一种风度。

陶渊明最吸引人的魅力,就是思想深邃的同时又天性浑然、语言真诚。苏轼说陶渊明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就是无论当官还是隐居,都表现得很坦荡,不让这些外在的东西扰乱内心。

陶渊明不是人生的逃避者,而是一个强者。士人们纠结、舍不得放弃的事,而他从来就不在乎。

你可能感兴趣的:(陶渊明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