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恒无名。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译文:

道是永恒的存在,但它又是浑朴而无状可名的,使人见不到它的真正面貌。

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臣服它。

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知道有个限度,知道有所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    —、

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老子在这一章阐述的是道的伟大作用。老子开篇就提出了“道”的存在特征,他说:“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敢臣。”道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处于质朴的状态;它虽然并不显赫,但天下万物却不能使它臣服。老子认为大道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大道到底以哪种形态存在?大道到底有没有大小?老子认为大道是无处不在,它没有固定形态的,万事万物的任何一种都是它的载体。

    大道也无从于大小,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它衍生的,这其中既包括天地在内,也包括微生物在内,所以它的大小是无法形容的。其实道不能以大小论之,宇宙间一切的事物,都存吞在于中。并且,大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大道是宇宙的本原,它大可以无极限,小可以如原子,甚至更微小。

    名是万物之初始,这就是“始制有名”,对于人类来说,万物有了名字便有了一种比较确切的标志,为万物命名,代表了人类认识万物的开端。但为万物命名并不是没有止境的活动,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理解还不能加以辨识的事物,就不应该胡乱命名,而对于已经命名的事物也不应迭生歧义,所以,老子警告说:“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老子的意思就是说,既然有了概念和名相,那就不要大分别、太执著于我们的认识。要知道我们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要适可而止。

    在这一章里,老子是要告诫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太执著于自我和固定的认识,毕竟这种认识有局限性,所以说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事物,因为这种认识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

    “存在”是个最难解的谜。我们能够觉知有外界,能够觉知有我。“存在”是存在的,这是.“有”的证明。“觉知”可能是幻,有幻即是“有”。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过,我们住在“有”的世界里,不能想象“无”。的确,我们想象到的常常是“空”,即抽去一切物的空间,不是“无”。假设.存在缩小,直缩到由无限小变为零,这是什么形态?难于想象,因为我们的设想中不能消除“空”“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不得不承认“存在”。

我们住在地上真,占咫尺之地,凭借觉知逐渐认识一点点宏观世界的景象。地是绕日的一个行星。日是银河系里千千万万恒星里的一个恒星。恒星之间有距离,以光年(每秒三十万公里行一年的长度)计,最近的有几光年。

对于存在,康德以为,这是超出人类理性能力以外的问题,因为设想有边缘,就会有“边缘以外”。很可能是无边。客观是一端,另一端是微观。古人已经知道,“一尺之棰,日其半,万世不绝。”近代科学分析出许多视力所不及的存在物,如分子、原子、电子等。小至于电子,还是个复杂的构造。是否有不能再分的单位?有其物而不能分析,难于想象。这方面也可能是无边。

    我们是有限,“存在”是无限。我们的悟性是归纳外界的有限活动而形成的,可能用于无限。何以会有这样一个“存在”?如果凡是出现的都是必然的,这个“存在”是顺从意志的必然呢,还是顺应天运的必然呢?“存”之先能有意志或天运吗?如果“存在”存在于时间的绵延之中,在最初,以何因缘而忽然出现“时间”,生此“存在”呢?如果“存在”是无始,什么力量限定会长此这样而不是“无”或其他形态呢?有的终是有了,有其事似应有其理,可惜我们难知此理的究竟。

    我们觉知的存在物,其动或变都有条理,或者说有惯性。这个限定从何而来?是设定的呢,还是自发的呢?不知道。我们用归纳法,根据存在物的条理或惯性,摸索出一些规律。存在物的条理或惯性会不会变?据我们所知,还没也可能没有变的可能。但我们没有理由保证不会变,因为就“存在”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如果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是放在“时间”的格子里来理解的,时间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从古到今,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顺序绵延下去吗?所渭“久”“暂”,对任何事物都是这样的吗?很可能,“时间”只是人类理解事物的一种形式,“存在”与“时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可能并不知道。面对世界,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选择一条路,向前走。

                                  2019-8-20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