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逃离致命“中转站” 68/100

图片发自App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之所以说这是一种“惰性”,是因为它隐藏着一种“不想忍受痛感,不想努力,希望轻松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状态是一种舒适区。

我们讲过:只要是舒适区,就是处于非认知状态。如果你停留在这种永远在质疑、怀疑、挑衅的状态,就会享受到一种特殊的快感和舒适感——这种状态很有诱惑力,或者说,它能够把人套牢在这样一种状态里,最终形成一种很可怕的局面——让自己成为一只愤怒的小鸟,从愤怒的青年一直活到愤怒的老年,心智上一直是一个可怜的老小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的认知周期已经结束了,没办法开始一个新的认知周期,说白了,你只完成了一次认知周期——我们要获得真正的认知,就像我们经营企业一样,需要把资产不停周转,不停挣得利润,加快资金的循环,才能够使企业快速成长。

人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认知:我们需要不断成长,不让自己滞留在青春期、叛逆期。

吴伯凡

听完了今天的课,大家可以问自己:

我在和世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是相信的成分多,还是怀疑的成分多?

我是否已经走出了“叛逆期”?

我的“认知周期”的数量有多少?

我的心智是否一直滞留在十三四岁的状态?

1. 人越早开始怀疑,越可能进入下一个认知周期。
2. 怀疑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一个中转站,你的目的是进入下一个认知周期。

#感:科学中有证伪理论存在,我觉得其实人生也是一个不断被证伪,重建,再次证伪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迭代。

#思:没有相信,世界寸步难行;我困在原地,任回忆凝集;怀疑的黑夜里,祈求黎明快来临;只有你,给我温暖晨曦;走到怀疑的尽头,我终于相信:没有相信的世界,爱都无法给予。

#行:对于一件事的发生,既不全盘接受,也不全盘否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逻辑,都会用不同角度去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方法论:逃离致命“中转站” 6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