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跳出问题本身,开始从内心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你就掌握了解决痛苦的钥匙。我们的内心需要的是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亲密,这五大需要构成了我们所有现实烦恼的核心。
所谓的内心强大,就是能照顾好自己内心的需要,以饱满的姿态应对不停变化的外部世界。这个世界会扔给你各种问题,但只要你内心坚定,就足以生发出很多智慧去解决。然后,这些问题都会成为你的经验,让你更强大。 你缺少的从来不是方法,而是底气。而底气来自内心的丰满。
而且,只有需要持续地存在,关系才有维系下去的动力。一个人不想维系关系了,说明他对你没有需要了,或者觉得你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要了。这也意味着,处理关系,其实就是处理需要。
当你需要他,他却不满足你,你却执着于想从他那里得到满足,这就是矛盾的根源。矛盾,就是在关系中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生发的不满。因此,处理矛盾的本质,其实就是处理自己的需要。
需要是一种索取,爱是一种付出
关系的稳定,来自爱与需要的平衡
时常联系的朋友总是会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失恋的时候找闺密痛哭,孤独的时候找兄弟喝酒。我们其实一直都生活在友爱中,只要我们发出需求,一般都能得到相应的回应。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需要时,我们也会根据自己当下的能力与状态给出相应的付出。关系就在这样一来一回中形成并稳固。
不管你们彼此之间需要的是什么,总之爱与需要的平衡就可以构成关系的持续。好的关系其实就是相互依赖。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系的意义就是结盟: 我的所长,补上你的所短。我的所长加上你的所长,就是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过程。我们通过彼此都变得更强大了。
再比如说,我热爱舞蹈,我跟你分享舞蹈;我热爱旅游,我跟你分享旅游。同样,你分享你热爱的部分给我。我们通过交流、分享,形成一种感染和吸引。双方不必是这方面的专家,但都对这个世界有着探索欲,对某个领域或某方面都有着一种追求或热爱,你们的热情就会形成相互的感染。 在成人式的关系里,双方是一个平等的姿态,你们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对新奇事物的体验、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的征服中,会体验到相同的满足感。
当你们的感情状态和个人状态相对较好时,就会给予对方更多的爱和滋养,像是给你们的账户里存款,把给对方的安慰、支持、欣赏、肯定、理解等养分存到账户里。
当你们的感情状态和个人状态相对比较差时,你就会向对方索取,索取不得则会发生矛盾和争执,这就又像是在你们的账户里取款,通过批判、指责、误解、冷落、争吵等方式把之前存入的养分给消费掉。
关系中的情绪和失控行为都是在提醒你:你很在乎这段关系,你很需要这段关系。以至于当对方没有按你的需求来表现的时候,你会受到很大的冲击。那么此刻,你最应该好奇的应该是:我内心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呢?以至于让我对此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对自己好奇,愿意看见自己背后的需要,就是真正关注自己的开始。
需要金钱地位,需要优秀,需要早回家,需要勤劳上进,这些都是外层的需要。人内心的需要,有五种。
——安全感
——自由感
——价值感
——意义感
——亲密
其中,亲密包括被关注、接纳、重视、尊重、陪伴、支持等。其他的需要,都可以归到这五种需求的缺失中。 识别需要,就是去一步步地领悟到,自己是缺失了这五种中的哪种心理需求。
其他的需要,都是围绕着这五种需要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这五种需求,你就是在做自己的理想父母,在二次养育自己。能够满足他人的这五种需求,就是在给他人提供爱,做他人的理想父母,二次养育他人,从而达到与他人建立和经营关系的目的。
这种人通常是工作狂,会花大量时间投入工作,并不可避免地忽视家人。当你去责怪他们不顾家时,他们会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太忙,没时间兼顾家庭,自己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家庭有更好的经济条件,也是在对家庭做贡献。实际上,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家人是靠不住的,工作、钱和成就才是靠得住的。家人并不能在关键时候帮助我,不断产生的钱、能力和社会资源才能。”
当你感觉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你只需要去检验:你在担心什么危险?这个危险是真实的吗?伤害有多大?概率有多大?你承受力有多大? 做一个判断,然后调整自己。
当缺乏安全感时,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对于一些事投注了过高的期待值,致使你对当下和未来充满疑虑和恐慌。执念越深,最后受到的伤害就越深。当你对即将面临的危险情境感到极度恐慌时,不妨放弃执念,调整期待,改变方向,让自己不要长期陷入痛苦之中。
只要你肯逃避、肯放弃,这世界上就没有能让你受伤的东西。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为什么叫上策呢?孙子兵法中最厉害的就是放弃。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
放弃也不是放弃全部,而是放弃部分。放弃艰难、辛苦的部分,放弃没必要的部分。更合理的表达就是:调整期待。
提升安全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跟原生家庭分离。你要开始慢慢地心疼自己。
零岁至一岁半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个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口欲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世界是完全没有判断力的,要完全依靠母亲存活。父母的忽视会让婴儿体验到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会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多年后依旧会影响他的生活。
有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源
在原生家庭中体验到的恐惧之所以这么难以释怀,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冲击力太强了,而且这些冲击会一遍遍重复。这种恐惧因为你害怕再次面对而被你压抑起来,藏在了潜意识的抽屉里。当你慢慢长大后,你以为那些伤害已经过去了,但它们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被你假装遗忘了。
轻松来自内心的自由
感受与理性 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在有着两个驱动力:
一个是感受;
一个是理性。
感受就是情绪的流动。
累是因为内耗,而非外在事多
身心分离的结果就是内耗。当你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内心正在进行着一场恶战,两方势力正在互相残杀。 你的感受说:“这样做让我觉得不舒服,我不想做!”但是你的理性说:“这样做是对的,你必须这么做!”可以想象,无论最后哪个声音胜出了,你都是输家。 即使最后本我赢了,你选择了不去做应该做的事,超我也会一直责怪你,让你非常自责,休息也休息不好,享受也享受得不彻底。
拖延就是身脑分离的结果,做事情不在状态也是。 一个人之所以会累,就是因为他过得拧巴,内在一直在撕扯。他的内心明明不想干,大脑却非要强迫他干。如果一个人的精力都用在了和自己做斗争上,那么,他能不感觉到累吗?能不觉得压力大吗? 所以,如果你体验到了累、压力、迷茫、麻木,你可以去思考一下:此刻,你是否已经身脑分离,你的心是否已经不再自由了?
轻松和创造来自身脑一致
身脑一致,就是你做的事正是你喜欢的事,正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你停止做的正是你不喜欢的事。你的本我和超我、感受和理性同时往同一个方向用力,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创造力大爆发,特别有想法,特别能够享受其中,就是因为他们的身脑是一致的。
内在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从来不以外在的身体在哪里作为判断,而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和你的大脑在一起。如果你的身体在某个地方,你的内心和大脑接纳了这样的自己并且不再抗拒,转而去做你能做的事情,你就还是自由的。
基于内心自由做事,你的感受是愉悦的,是有创造力的,是舒畅、轻松、非常有存在感的。 所以,我建议你先去寻找内心的自由,再去生活。 实现内心自由的方式就是,最大化地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最小化地、理性地去强迫自己。
如果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感觉在说:“他说我不好,我就感到自己真的不好。他说我不好,就是我不好。” 这句话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对方对你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你认同了对方的话,把对方的话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了。或者说,对方说的话击中了你内心深处的怀疑,让你被迫把不好的地方暴露出来了。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出自我。
要理解这部分,得从什么是“自我”开始说起:你是如何感知你自己的呢?你是如何定义你自己的呢?“我”是个很熟悉的词,但什么才算是“我”呢?
那么,自我其实就是你的心愿意享受且能够享受的事、物和人的集合。 你在做什么,什么就是你。自我是流动的,自我不能单独存在,自我就是事情本身。当你陶醉在某件事里,你就体验到了你的自我。自我就像灵魂一样,当它附着在某件事上时,自我就跟那件事情完成了融合,这件事就是它。 自我即融合。人生的意义就是去体验自我,就是去融合,就是去陶醉于人、事、物。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活在当下”。 因此,人生的意义就是沉浸,就是陶醉,就是享受,享受一切你能享受的事物。有的人把这个概括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去更多想去的地方,吃更多想吃的食物,见更多喜欢的人,跟喜欢的人探索更多,做更多喜欢的事。
爱只发生在一个人的底层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去爱的时候,他首先要有安全感、自由、价值感。
爱是自我饱满的人才有资格去做的事。当一个人在某一刻有了安全感、自由、价值感,他才有了爱别人的可能。自我匮乏的人只想索取爱,只想被爱。爱是需要能量的,自我饱满的人才有多余的爱给予别人,自我匮乏的人只想从别人身上榨取能量。
活出人生的意义的第一步就是,你需要去回忆哪些事让你开心、幸福、满足、喜悦。你曾经对这些事很有感觉,但是你可能没有在意过。对这些事的回忆和标记可以增强你内心的确认感。
增强意义感的第二步就是,尽可能地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对你来说,是否有满足感比是否正确更重要。当然,你不要在所有时候都把感觉放在第一位,你只需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
第三步,去做更多。当你的体验变得更重要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做更多这样的事了,你就有了更多满足感。
真正长久的关系必须要两个人找到共同的热爱。你需要去发现你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享受你们彼此的生活,一起探索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去旅行,也可以是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值得享受的部分,——一起打游戏,一起看电影,一起研究育儿,一起研究麻将和电视剧,这些都可以是彼此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有两种相处形式:独立与融合。
当我们跟一个人亲密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再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了,我们会跟一个人融合、共生。希望他成为我的延伸、我的另外一个强大自我,让他为我服务。表现形式就是他要认可我、接纳我、关注我、支持我等,满足我内心的匮乏感。这样,通过所给予的亲密感,我就成为更好的我了。 所以,亲密的作用,就是扩充自我;亲密的意义,也就是帮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当另外一个人的强大程度可以承载你的需求的时候,他便可以做出一些亲密的动作,满足你的亲密需求。但是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需求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就会感受到被吞噬的压力,想逃跑、反抗。因为他想发出呐喊提醒你: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有力量的人。
被爱的前提一定是保护好爱护你的人。古人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意思就是,你得保护那个保护你的人。你想要得到某个人的爱,无论他做错了什么,你都得首先保护好他的感受,你才能得到他的爱。指出他哪里错了,并不能使用攻击的方式,这是拒绝爱的行为。这种人需要学习的就是,使用良好、真诚、直接的方式去求爱。
挫折体验=刺激强度-自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