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中年危机,这迷局怎么破?

原创:知秋

                          一

让我们从一部拍摄于1999年,并不是新电影开始讨论这个话题,这部电影的名字叫<美国丽人>。这是一部以血腥结尾的家庭悲剧,女主人公卡洛琳看起来像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她有一个脾气暴躁、没有责任感的老公,她处处表现出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处处表现出面对事业不顺的自我打气和不屈服,生活的压力使她几度承受不住而泪流满面、痛苦哀嚎。在她的内心深处,事业的艰辛,使她对自己为家庭的付出,感到心理失衡,于是,她常常用自己的辛苦,嘲讽老公的无能,而她这些行为,并不能换来老公和女儿对她的认可,反倒是每一次她对老公的嘲讽,都会换来老公对她重重的回击,他们两个人的每次沟通基本上都是水火不容的状态。实际上,这部家庭悲剧的塑造者,恰恰是这个拼命强大,努力挣钱养家的女人。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卡洛琳用她对家的付出感,给老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慢慢地,她把老公塑造成了一个玩世不恭、内心猥琐、没有家庭责任、内心死亡的男人,并且情感变态到爱上女儿的同学,甚至和她发生了关系。

心理学上,当我们一味地用自己的“高大”来衬托对方的“矮小”时,对方的自我价值感被我们摧毁,就会产生极度的自卑,从而越来越认同自己无能的状态,甚至甘愿沉浸于自己的无能。当他的自我价值感极度降低时,则可能用暴力回击证明自己的存在,保留自己残存的自尊。这正是女主人公的丈夫被塑造成那样的性格的心理学原因。

这是一部因心理扭曲酿成的悲剧,剧中的每个人的心理都被不良的家庭互动方式扭曲,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报复着亲密关系中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男女主人公的女儿,由于经常面对妈妈对爸爸的嘲讽和贬损,家庭战争使她内心痛苦不堪,面对父亲和闺蜜的不轨行为使她绝望,严重缺爱的她,只得向外求温暖。她喜欢上了一个吸毒贩毒和以偷窥他人生活为乐的性格怪异的男孩,而这个男孩,由于他和妈妈长期以来遭受父亲的家庭暴力,心始终是飘摇无依的状态。卡洛琳本人,由于不能从丈夫那里得到应有的关爱,使她同样把缺爱的双手伸向了别的男人。

                            二

步入中年,此时的婚姻,大多经历了十几二十年持续,婚姻已步入平淡期,曾经深爱的两个人,逐渐陷入相看两厌、冷战不断的境地,彼此之间的互动方式已经形成了惯性,每次试图的沟通都会变成争吵,各自都认为自己是最委屈的那一个,最终要么互不妥协,各自向外求;要么在冷战中让心死去,生命再无色彩可言。

为什么这么多人过着不幸的婚姻?如果说中年夫妻都是在凑合着维持表面的正常,那婚姻带给灵魂深处的煎熬是很难让情绪平静下来的。在婚姻争霸战中,没有谁是获胜者,痛苦和相互折磨的婚姻终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电影剧情让笔者对中年人的婚姻现状产生了深入的思考。婚姻制度经历了数千年的存在,却并没有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更多地朝幸福的方向改变。经历了盛大结婚庆典的婚姻,最终多数走向了中年之后的冷漠,曾经深爱的两个人,逐渐陷入相看两厌、冷战不断的境地,甚至于大家都习惯了冷漠,习惯了互不理睬,还美其名曰变成了亲情。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婚姻安全感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这不得不说是婚姻的一种悲哀结局。

在大多数家庭中,女人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庭劳动,为了养育子女放弃了自己享受生活的机会,还要同时承担工作的压力。于是,女人常常会抱怨老公对家庭的不担当,和对自己情感的关照不够。我们通常以为,对方听到我们表达了对他们的不满,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理解和同情,他们会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然而,现实情况是,妻子的抱怨,不但不会激起丈夫对妻子的关爱,反倒会让丈夫感觉妻子是个爱唠叨的怨妇,越来越不想听妻子唠叨,越来越不愿意包容妻子,越来越希望逃离自己的妻子,妻子改变丈夫的期待通常会以绝望收场。

在笔者看来,能够同船度、共枕眠半生的夫妻,他们内心深处都是对幸福婚姻有所期待的,但凡能够留一点点爱给所爱的人,他们都愿意把爱给对方。只是,夫妻都是在“改变对方之心”走向绝望的时候,不得已选择了冷漠相对和凑合维持。究竟是什么使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再也没有了爱对方的勇气?究竟是对方顽固不化,还是我们和对方互动的方式出了问题呢?

                        三

让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值得拥有幸福的婚姻?首先,孩子是幸福婚姻的最大受益者。从幸福婚姻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更强,更富有生活张力,也更容易把幸福的婚姻延续到自己的家庭中。其次,婚姻幸福的夫妻,内心更平和轻松,更愿意在喜好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更容易给周围人带来快乐的感受,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也比较强。第三,婚姻幸福的夫妻,身体健康状态更好。美国医学博士、心理学家约翰·辛德乐在《情绪革命》这本书中就指出:“生活中76%的常见病,都是由不良情绪所引起的。”当夫妻婚姻幸福时,心理状态更好,自然身体疾病就会更少地发生。

有人说:“我不需要调整夫妻关系,因为我们各玩各的,谁也不管谁,”,这样的确可以做到两个人生活中互不打扰,但是,当内心爱的感觉被冷漠代替,没有爱的滋养,夫妻双方很难从关系中获益。

我所期待的幸福婚姻的样子是:

彼此相爱,每每想到对方时,内心是愉悦的;

不管对方在不在身边,我们内心都没有恐惧,我们愉悦地接纳对方出于自己的喜欢所做的所有事情;

我们愿意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以爱之名要求对方改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我们不用婚姻控制对方的自由,不以婚姻之名把自己当成对方生活里的警察。

                            四

那么,人到中年,婚姻已历经千疮百孔,如何让我们的婚姻变成幸福的样子呢?

首先,如果我们爱对方,就要给对方绝对的自由。

<与神对话>的作者尼尔 唐纳德 沃许说:“所有人类的行为在其最深的层面都是由两种情绪—恐惧或爱—之一所推动的” ,当我们恐惧爱人的背叛时,我们内心就不再有爱,我们就成为爱人的警察,时刻搜罗对方不再爱我们的证据,于是,爱人的心在我们的猜忌下,被越推越远。罗素说:“获得幸福的婚姻的条件是:必须有一种男女双方完全平等的感觉;彼此不得干涉对方的自由。……要想使婚姻尽可能完美,丈夫和妻子都必须学会懂得,不管法律怎样规定,他们在自己的私生活中必须是自由的。……仅当爱是自由的和自主的,它才能茁壮成长,如果认为爱是一种义务,它往往被扼杀掉。”

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很有道理:爱,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子,握的越紧,剩下的越少。

其次,不要用付出感绑架对方。

在婚姻里,每个人都在期待被爱,每个人却都不愿意付出,每个人都在抱怨,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认为自己是最该获得同情的那一个。我们所有的付出感都是内心安全感不足的外显,我们总是期待被看见,期待别人确认我们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就会痛苦抱怨,就会情感勒索。心理学家武志红说,“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当我们以安全感为借口,想通过情感绑架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时,夫妻感情却在一次次负面互动的伤害下越来越淡,常常是虽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心却已远隔千山万水。

真正内心愉悦的付出,是不需要别人确认的,是不需要表演给别人看的,如果需要为我们的付出找一个理由,让我们可以付出的心安,那就是:我付出,是自愿的;我付出,不是为了讨好任何人,仅仅是因为我想付出;我付出,因为我快乐;我付出,不需要任何人给我回报。只有这样,我们的付出才能从情感绑架变成真爱的流露,我们才能收获对方良好的互动,因为真爱不是要求别人怎样,真爱是我们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真爱只是因为我想为别人付出,与别人是否会有回馈无关。

第三,把妒忌降到最低。

我们通常认为,妒忌证明我们爱对方,而实际上,妒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自卑和控制欲,我们把对方“物化”,认为对方是归我们独有的,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任何人无权控制别人的自由意志。罗素说:“哪怕是有深厚根基的亲密关系,也会因为妒忌的存在而致命。”

我们可以自我觉察,是否陷入了妒忌的谜团之中,一旦确认,立刻觉醒,不要让妒忌毁掉了婚姻的幸福。

最后,改变和对方互动的方式。

我从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日常的交流,似乎读懂了大多数婚姻不幸的原因,女主人公用强势、抱怨、嘲讽的语气和丈夫交流,用道德审判的语气谴责丈夫的自私和不负责任,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完全无视丈夫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从而让丈夫在她面前除了自惭形秽和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她的爱之外,就剩下了保护自尊的对抗和远离。

我们几千年的儒家礼教,使我们形成了不外露的情感,不会表达爱,不会表达感受,只会用说教的方式沟通。武志红说:“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我用自身的实践证明,改变和对方互动的方式,对于改善夫妻关系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通常好用的方法不好学,它需要我们先修炼自己,让自己学会看见并称赞对方的优点,并且忽略对方的缺点;接纳对方的生活方式,不再用评判的语气指责对方;放下对对方的所有期待,感恩对方为我们所做的点滴付出。

                          五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厚厚的自恋之墙,我们永远不要期待改变对方。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只要是我爱的人,我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我能把他当成使用的对象。”武志红说:“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唯有无条件的爱可以融化彼此的心墙,让我们可以达到和对方心心相通。

婚姻的质量来源于彼此尊重和留有空间。武志红说:“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是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我们的痛苦来源于我们总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能符合我们的价值期待时,我们就会痛苦。要想破除这种痛苦,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价值观一定对吗?别人有义务符合我们的价值期待吗?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再轻易地评判和指责别人的行为。

归根结底,幸福是一种心情,是愉悦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一个人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可以拥有的,然而,经历了许多年的痛苦体验,我们丢掉了这种能力,我们被外在的物质引导着,辛苦打拼,苦苦追寻,当我们越是为了物质付出努力时,我们越感觉自己内心失去了很多。而幸福的感觉就在于我们的灵魂没有被欲望控制,我们的内心充满着爱和宽容,我们可以接纳每个人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我们不用评判的眼光看待他人。

人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想获得更多的幸福,然而,幸福对于相互折磨的婚姻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没有打算和对方离婚,请努力完整地接纳对方,并努力地改变自己。有爱的婚姻是怎样发生的?当婚姻成为一块送到对方口中的糖,而不是一道捆住对方的绳索时,爱就会发生。这样的婚姻不再是凑合着度日,不再是满怀遗憾,而是彼此滋养、内心丰盈的婚姻。罗素说:“对于有文化的男人和女人来说,获得婚姻的幸福是可能的。”所以,请相信你自己成长的力量,你值得拥有幸福的婚姻,你有足够的能力拥有幸福的婚姻!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的中年危机,这迷局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