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所记忆的

看到《江城》这本书——黄黄的封皮,远处的落日,一大片长江,以及近景的船头和船夫,一下就能把你带回到过去的日子——并不是因为我曾在江城生活过,而是因为我在中学时期就经历了这本书最火的时候。

还记得那时候不知道是语文老师还是教材的推荐读物,推荐了黄皮子的外国人写的书,讲述自己在中国的一座小城生活的经历,在高中的我的感受中,它就如脑海中的《边城》一样,是一本没什么趣味的讲述我们每天都能经历的无病呻吟的日子的书,远不如武侠和推理小说跌宕起伏,妙味横生。

但到了现在,当我寻找推荐读物时看到它的名字,却突然产生了兴趣,而越读,竟觉得越有味道。我是在找类似《看见》这样的纪实文学的书时发现它的,原来我已经到了喜欢这种内容的年纪了么。

《江城》也是我第一次读完之后,翻来覆去把作者、译者的序言和后记都看完的人,也许不是第一次吧,但印象中连译者的语言都要追着读完的书真的少之又少,只因为《江城》上海译文版的译者本身,也出现在了书里作者的生活之中,让我觉得这是个比其他作家们更加生动和真实的人,想要去一窥究竟他对本书的看法。

作者何伟(彼得的中文名)在1996到1998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四川涪陵这样一个长江边的小城镇做一名师专英语外教,这样的时间、地点真的太犯规了:彼时正处于中国刚改革开放有一定成果的时期,人民逐渐自由,而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一批知识分子也还健在,或者说还可能活跃在社会上,所以何伟得以接触到老一辈的人的看法;另外,当时的长江正在谋划一件大事,即三峡大坝的修建,涪陵这座小城正处于三峡工程会受到影响的区域,在几年后这片区域就会被完全淹没,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所以何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变化,不如说,变化在三峡区域比其他内地城市更快,因为需要经历如此大的重建和迁移;最后,何伟当的是一名师专英语系教师,师专这样的在当时还未扩招时的大学,招收的会是周边最优秀的一批年轻人,而英语系,又更是能够接触更多外国观念的科系,外教的身份所带来的剥离感,又使得学生们更愿意和他讲真话,沟通一些平时不可言说的敏感问题。所以何伟真的很聪明,他自己也说,选择这么一个明显偏僻的小城镇来教书,为的就是最好的观察中国社会。

在这样的条件下,书中的人、事、物就很有意思。

你能看到何伟对中国的酒桌文化先是骄傲,然后变得疲惫厌烦;你能看到何伟被明里暗里似乎无所不在的政治关注弄得无奈气恼;你能看到何伟对英语系的一些领导在政治上的敏感和禁闭的天然抵触;你能看到何伟拜访一些朋友时,和朋友家中经历过那段时期的老一辈交谈看法;你能看到那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有了开放自由的思想苗头,即使是严于律己的党员班长也不禁去争取一些东西;你能看到经济增长后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是怎样的新贵模样;你能看到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天然好奇、喜爱和可以突然转变的厌恶;感谢何伟喜欢徒步背包旅行,你可以看到没有通火车时在长江坐着船穿梭于附近的城镇是怎样一副感受;你还可以看到年轻人对于走出去的渴望,对于既定生活路线的反抗。

真的很开心看到学生食堂饭店的黄老板一家人愿意邀请何伟一起共度一次除夕夜,但可惜的是在后记的感谢中何伟依然不敢明确地点出在写作中给他提供大力帮助的学生的名字。

而90年代后出生的我们,很少有机会以这样的角度去看到中国,也很难再看到那个年代的中国。何伟教书的年代距今已经过去了20年,足够一个孩子长成大人,真的是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中,中国飞速发展,而那样封闭、缓慢、认真的生活,恍如隔世,只在小时候依稀有着记忆,所以读起来,虽然不是自己的故乡,却也有着莫名的亲切感,作者和译者的文字功夫都很好,所以读来觉得很是优美,很是怀念。想必四川、重庆当地长大的人,看到棒棒军,看到文中经常出现的四川普通话,看到江水,看到山城,会更有感触。

中国确实是一个飞速变化的国家,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但看看仅仅几十年前的“历史”,就能真切地意识到时代正在急速的变化,站在不同时代下的年轻人,心境依然不同,但有些地方又应该相同。很羡慕何伟能够以及敢于做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1998年从涪陵教书结束回到美国并花四个月写出《江城》的英文初稿,他已经29岁,没有结婚,没有工作,只能住在父母的家里,但他依然选择过这样的生活,并以这样的方式取得了自己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当下的世界太急躁,太急于求成,也因此,看到何伟在涪陵这样一个陌生、在我们眼中毫无新意但在他眼中却充满趣味的城中每天缓慢的体验生活,悠然向往之。


图片来自旅途遇世界

《江城》豆瓣

查看作者首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城》所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