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到来了解一下用户的两套画像。
第一套:羊,草地,头羊,狼
假设你有一片草地,你要在你的草地上养羊,所以你先要有第一只羊。
如果这一只羊能够在你的草地上活下来,玩得很好,那么你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
反正如果你的草地上来了第一只羊,接着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死了。那怎么办?你再拉来第二只羊吗?当然不是。你可以为了留住这只羊,动用很多外部资源,比如从外面买草买料,可以暂时把这只羊留下来。但这其实是靠额外付出,才能撑住场面。
并不是说你的草地已经具备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所以如果你要有羊,还是需要回来继续解决你自己的草的问题。
接着你有一片草地,迎来了第一只羊,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没死,但是玩得不开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依然是你的草的问题。
在这个形象的比喻里,草就是你的产品,而第一只羊则是你的用户,只有当你的产品即时满足了该用户的需求,针对这类用户的同类用户,你的产品可以迅速的被推开。所以我们做产品即不能心急,也不能盲目自欺欺人觉得自己的产品很棒,觉得可能其他的样会喜欢,去试着推一推。
在这里第一只羊是关键。
当你的羊多了,你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头羊会帮你管理羊群,只要头羊在,羊群就可以聚集。这就像我们做微商,代理就是我们的头羊,当头羊出现的时候,自组织就开始了,你也就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
就好比做微商的,我们要看一个产品的网络效应有多大,最简单的就是看他有多少只头羊。
草地、第一只羊、头羊和狼就是一组经典的用户画像。 狼是什么我们放到最后说。
其实,基本上所有玩互联网网络效应的、玩社区的,都用这一组用户画像去开启他的生态体系。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小闲
第一个用户叫大明,大明有什么特点?大明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
就好比生活中如果一位男士想买衬衣或者手机,他的目标很清晰,就是一个大明,他所关心的就是价格和硬货。不管你的产品界面做的多好,只要价格不合适大明都不会买账。
比如京东就是服务大明的,因为他的体量优势越来越大,对供应链的挤压越来越强,因此能更好的服务大明,因为大明要的就是价格和效率。当然了,大明用户还有一个特点,他没有忠诚度。 比如一个男士,他买衬衫,买了就走,不会再多看一眼其他的东西。
第二个用户叫笨笨。笨笨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
就好比一个女性,最开始可能想买一条裙子,因为不知道买什么样的,可能她会一口气逛上百条裙子,但最后可能买了一顶帽子。就不像一位男士想买衬衣就真的买了一件衬衣回去。
如果京东是服务大明的,那么现在有一个给女生用的App叫小红书,它就是一个经典的服务笨笨的应用。
我们来比较这两个的区别是什么。
京东有一个很强的产品目录检索,小红书没有这个功能。而且小红书搜索任何一个结果都会出一大堆产品,你想要用关键词过滤掉?做不到。为什么?故意的。
因为女孩儿的目的不是要有效率地、快速地找到自己要的东西,而是想东看看、西看看,看看有什么她不知道的,有什么她没见过的,看得多了就会忍不住买一样。
最后买的东西和她最初想要的东西相不相关,这不重要,这就是笨笨用户。
淘宝,尤其是智能化升级之后的淘宝,更是服务笨笨用户的。
第三个用户就是小闲。 小闲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没有消费需求,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如果说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那么腾讯其实就是服务小闲的。
QQ聊天是因为闲,微信刷朋友圈还是因为闲,你玩游戏依然是因为闲。所以你在任何一个闲的时候,打开腾讯的产品一定可以帮你杀时间。
但是如果你要让腾讯的小闲流量转化为购物的电商,效果就很差,为什么?因为场景不对,没有买东西的心里预期。
不管大明、笨笨和小闲其实都是羊,你想服务具体哪种羊,你就要按照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三种不同羊的需求,来管理你的草地,制作你的产品。
那狼是什么呢?
对于B2C的企业来讲,如果你是向B端收费,那其实狼就是B端。比如说像京东、淘宝,其实它们都是向上游挣钱的,所以商家是狼。
那对于腾讯呢?其实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在B端,而是在C端,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腾讯也会把少量的羊卖给狼,但是它主要是靠剪羊毛成为一家巨大的公司的。
以上就是两组经典的用户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