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七十章

道德经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④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⑤而怀玉⑥。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注释]

1、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

2、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一本“君”作“主”。“君”指有所本。

3、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4、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5、被褐:被,穿着;褐,粗布。

6、怀玉:玉,美玉,此处引伸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易解】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而天下却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去实行。言论有宗旨用意,行事有主从动机。正是因为对这用意、动机的不明白,所以才导致对我的不理解。能理解我的人很少,能效法我而在行事中加以贯彻的就更难能可贵。因此,圣人外面穿着的似乎是粗布衣裳,但里面包含着的却是稀世美玉!

叶曼先生讲《道德经》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注: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于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于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说的东西非常容易知道,也非常容易做到。好比前面所说的,你不必出大门口,也不必从窗户往外看,就知道天下的事情。我们过去常说,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你要怎么做呢?很简单,“不为”,就是不掺加你的私欲你的私利,只是顺应自然。现在美国、台湾都是向右边走,到了香港、欧洲都到左边走,你只要知道就成了。你知道我到这儿的话开车靠右边走,到了欧洲、香港要靠左边走,很简单,就是这样的道。这些事情是完全合理的,没有一件事情没有理。一件事情发生,一个物件的形成都有它的理,就是因果。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这一个事情成了,之所以做成,一定是先有理,才有事成。假设这个理不能够成事的话,这个理根本不会存在。我们心里头想了,这是心里头想的理,然后去做就成了事。同时,老子说没有一个事情不是“道”,所以知道它不是非常困难事。因此最高的最普通的都在这儿,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他说我的话非常容易知道,非常容易做到,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们把底下的王弼注断个句。“可不出户”,你不必出大门;“窥牗”,不必从窗户往外看;“而知”,你不出户,不窥牗,门户你都不必出去,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你只要加一点私欲这就是“有为”,孔子也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个“毋”,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私欲掺杂进来,为自己打算的,这一有打算的话就不是原来的本体了。“无为而成”,就是不必加个人的东西,只是顺其自然。“故曰甚易行也”,所以很容易做到。“惑于躁欲”,我们迷惑在什么地方?“躁”,我们想要快。然后“欲”,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永远不会满足的。惑于躁,惑于欲是指又急躁,又贪多。“故曰,莫之能知也”,所以不知道老子说些什么东西。“迷于荣利”,利是实在的利,荣是虚荣。“故曰,莫之能行也。”我们一到这个关头,就因为害怕没有好处或不能出名而放弃,结果什么也做不到。要知道,不是道远人,不是道离我们很远,非常高,是我们人远道。孔子也说,“仁远乎哉?”孔子最爱谈仁了,仁远吗?不会的,“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只要要仁,仁就来了。这个道远人吗?不是的,是我们远道。我们迷什么呢?迷于利,迷于欲,所以道跟我们所要的东西大不相同。所以天下的人都说,老子你说的东西太深了,什么东西都不像。

老子把人分成三等,最高明的人,最聪明的人和最勤快的人。“中士闻道,若存若亡”,闲的时候就修修,忙的时候就丢丢,所以或存或亡。“下士文道大笑之”,老子最后加了一个结语写的很妙,“不笑不足以为道”,假设没有人来笑的话,这就不能成为道了。那种根基不好的人,或者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他一定会笑,他们会认为讲这些东西,跟实用有什么关系,所以说“不笑不足以为道”。这样,天下这样一个平坦的易知的东西,反而天下人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注: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他说“言有宗,事有君”。

王弼的注是,“宗,万物之宗也”,我们常说祖宗,就是宗的根本。说一句话出来都有宗,宗旨就是你主要的根本的意思。所以说“言有宗”,找出根本来,知道本愿是什么,这样的话才言之有物。儒家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不要多说话,一说出话来就该切题,这就必须言有宗才成。“事有君”,君是主,主是什么呢?就是根据,主张。我们做这件事情都有根据,所以非常容易做。这个宗跟这个君都指的是道。

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注: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王弼注为,“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因为一句话说出来都有它的根据,一件事做出来都有它的主张,真正有知的人不得不知之,而大家不知道,是因为无知。因为无知所以你们不能够知道,就是老子的这些东西让大家觉得深得不得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一看见美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一听好听的音乐我们也都喜欢,我们的感觉知觉全围着六根的欲望转。我们认为这个东西很容易知道,也很容易做到。其实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争的就是名跟利。我们整日追逐的是名跟利,不知道道是完全依照自然的理,所以不知道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

前头也说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跟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一样的,所谓大道开始也是有个母亲,我们先知道母亲,然后了解她的儿子。我们都天天在吃饭,天天在睡眠,天天在走路,其实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走路会想,我们先迈右脚还是左脚,我们是迈出左脚是先摆左手还是先摆右手?不必啊,自然而然就做了,我们从来也没觉得,这就是“道”。为什么我们迈左脚的时候一定右边向前,身体自然平衡,许多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知道。为什么要头发?因为头颅非常娇气。为什么有眉毛?流的汗可以从两便淌而不必落到眼睛里,就这么简单。

所以老子的东西是曲高和寡的。举一个楚国宋玉的故事,他跟屈原差不多同时,也是楚国人。有人毁谤他,楚王就把他叫来了,说人家都批评你好色、骄傲。宋玉就说,我东边的街坊有这么一个处子,美得不能再美了,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短,擦粉就太白,擦胭脂就太红。他说她就趴在墙上看我看了三年了,我都没动心。那个人找了一个破破烂烂很丑的女人就当做宝贝似的,还说我好色,我才不好色呢!楚王就问: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批评你呢?宋玉说曲高和寡啊!他说下里巴人这种流行歌曲一唱,国里头和的人有几千,等到一唱阳春白雪,“和者不过数人而已”,能够跟他唱和的只有几个人,为什么?曲调越高,和的人越少。我们常说的“曲高和寡”就是这个道理。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注:唯深故知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也。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

对于“道”,假设他不笑倒不算“道”了。他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底下的注解说“唯深故知者希也”,因为他深,所以知道他的就少了。“知我益希,我亦无匹”,知道我的人越少,越没有人能够跟我相比。“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也”,所以才说知道我的人少,则是效法,依照我做的,贵也是稀少,少才能贵。所以上士非常少,下士非常之多。“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圣人被褐,褐不是好的衣服,然而虽然外头穿的衣服普普通通,里头却怀着宝玉。这个玉是最宝贵的,就是老子的三宝,“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怀有三宝,慈俭谦,就凭这三样东西能够勇,能够广,能够为器长,所以可以妙用无穷。你只要有这三样东西,你做领袖,你做属员,无往而不利。

虽然他这样的三宝都有,但他跟一般人说我怀了一个玉,却不一定会被相信。连城璧的故事就是这样。有个叫卞和的人找到一块没有雕琢的玉,于是就献给王。可是玉匠检查了说不是块玉,是块石头。王说你欺骗君上就把他的左腿砍掉。第二个王即位了,卞和又说这是块了不起的玉,玉匠一看,还说这是块普通的石头,王把他的右腿又砍掉。第三个王即位,他爬着去了,把这个献给王,他说请你看看,我两条腿都被前两个君主砍掉了,但是它确实是块好玉。这个王就让玉匠打开一看不得了,果然是块宝玉。这块玉我们后来就叫和氏璧。玉是很了不起的东西,孔子虽然有了这么好的宝贝,但还是“和其光,同其尘”,仍然谦虚自处,绝不自夸,就跟平常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一样。世上“则我者很贵”,效法我的人很少,因为大家以为他跟普通人一样,不知道他身里头有这样的宝贝,所以仿效他的也就很少。于是,大道难行,很难施行.唯有把我知道的好东西藏起来,跟普通人一样,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来表示我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的。

我们再看看注解,“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为什么人家不知道他是圣人?老子那时候只是周朝管档案的,就是等于管资料的,看见周朝的自己骨肉相残杀,他就离开周走了。到他要出函谷关时,把关的人一看,就看到“紫气东来”,——这个人是会看气的。他一看气,他说不得了,有一股紫气从东边来了,一定有了不起的人来。于是看见老子骑着青牛慢慢过来了,他把老子留下来,对他说:不成,你不能就这么走。你得把你所知道的写下来,就这样写了五千多字,就是这本《道德经》。写完了这本书后就放老子出了关。

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五千字从古到现在有几千家注解,甚至其中的一个字用一万字来解释。在国外,除了圣经以外,老子的《道德经》是翻译最多的一个。

“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跟一般人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就这么个老子,穿得普普通通的,也没有耀武扬威,也没有自我宣传,也不打知名度,谁知道他是圣人呢?“怀玉而不渝”,渝什么意思呢?就是满出来了。一个人假设觉得自己学问非常好,觉得自己非常聪明,就会容易炫耀。但是老子怎么样呢?他怀玉而不渝,一点都不自满。“故难知而为贵也”,所以这才叫稀少珍贵。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或於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於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也。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之大,復性而足。而性之妙,見於起居飲食之間耳。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況行之乎?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

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盡,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蓋古之聖人,無思無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則思慮之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衆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貴矣。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聖人外與人同,而中獨異耳。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 第七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