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中 发之于外

情动于中 发之于外

——抒情也可以很简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情感,能够知情。

2感受内心情感,学会动情。

3跟名家学抒情技巧,学会传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动情

教学难点:学会传情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体验法、启发法、深度挖掘法。

学法: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和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情为何物

同学们,当看到你最崇拜的偶像出现在你的面前,当你真实答卷却被同学说成作弊。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我们来看两幅图片,你会有什么感觉?(屏幕呈现:第一幅是一位非洲小男孩骨瘦如柴目光无神,第二幅是滔天的洪水席卷一切。)

小结:问世间情为何物?《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我们刚才所有的感受就是情感,而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就是抒情。

(二)深度挖掘:情从何起

师:一片枯萎的落叶,一个残疾的老人,一根银色的头发,一双流泪的眼睛,你能从中寻找到使你动情的点吗?请同学们静静思考,然后跟大家分享。

(预设:学生思考后,会从中发现枯萎中隐藏的生命的衰亡,残疾的身体带来的痛苦,银色的头发中暗示了岁月的流逝,流泪的眼睛里涌动的逆流成河的悲伤,这些就是可以抒情的点,也就是动情点。)

那么,要如何寻找动情点?请小组讨论。(小组讨论)

小结:一是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密码,二是要有一颗诗心,对世间之人、之物都怀一份深情,如此,心才能动,情才会出。那么情动于中,是否就能发之于外呢?我们继续探究。

(三)语言赏析:情在文中

请同学们看这几段文字:(屏幕呈现)

1、“唉,穷妈妈抱着病孩子。”

2、“他心里生了无数的蝴蝶,白色的,翻着金色闪着光的翅膀在空中飘飞着。此刻,凡是在他耳边的空气,都变成大的小的音波,他能看见这音波,又能听见这音波,平日不会动的村庄和草堆,现在都在活动。”

3、“老人在冰天雪地里,在夜间没人走的道路上筛着他的胡须,筛着全身在游离的筋肉。他走着,他的灵魂也像解了体的房屋一样,一面在走,一面坍落。”

——萧红《小城三月》

在第一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预设:一个“唉”字的运用,多少同情与苦涩在其中!朱自清不是也有这样的句子吗?“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个感叹词的妙处可见一斑。再看一个“穷”字,一个“病”字,没有更多的修饰,却让读者的心骤然疼痛,妈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抱着孩子的手是否在发抖?作者的情感、妈妈的情感就在这看似平淡的词语中被浸泡得汁水淋漓。)

师: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感叹词、形容词的形象运用使情感更浓烈。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总结第二句、第三句中传情之法。

(预设:学生很容易会找出比喻等修辞方法,体会到第二句中他内心强烈的期待,第三句中老人的万念俱灰。教师可根据情况,指导学生理解第二句中幻觉描写式的笔法和第三句中“筛着”与后面“胡须”、“筋肉”的陌生化的搭配方式。)

师:从中,我们又可以总结出抒情技法:修辞方法和描写方法的运用、现实与幻觉的错位、陌生化的词语搭配,都能使作者的感情更加饱满。

(四)写作实践:情与文合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情感,你要如何把它表达在文字之中呢?接下来请大家运用刚才总结出的抒情技法,任意选择我们之前呈现的几种情境来抒发情感。(学生练笔)

预设:学生分享完自己的作品后,我呈现自己的一段下水文,是仿照《简·爱》中的一段抒情文字所写的。

原文:“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简爱》

下水文:你以为,因为我不说、微笑、顺从,我就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吗?你想错了!我的情感跟你一样炽热、我的灵魂跟你一样丰富,如果上帝赋予我良好的家境和健康的身体,我会比你更出色,但是我却绝不会像你一样去嘲笑别人!

师:文如其人,在同学们的文字中我发现了你们独特的情感世界。

(五)课堂小结:情牵一线

情之一字,最为动人,知情而动,动情而传,让我们心中之情都找到合适的出口,让我们的文字都饱含情感的温度,让我们的生命都因美好的情感而不断走向光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动于中 发之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