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强调,教育孩子要掌握好“度”,不能一味的夸奖,也不能一味的批评,一味夸奖孩子会没有承受能力,一味的批评孩子会自卑,最好的方法是“恩威并施”,做得好了表扬表扬,做错了批评批评,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今天讲批评孩子的技巧。孩子做错事情,家长是一定要批评的,你不批评他,他还以为自己做的没错呢,但是怎么批评确实需要动脑子。
首先要搞清楚批评的目的,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从而养成好的习惯,一旦没有达成这个目的,那么家长的批评就是失败。同时不能因为家长今天心情好,就从宽处理,也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认为这是正常的,更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因一件小事对孩子大加指责。
而事实证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批评都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反而让孩子心理更不好受,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批评孩子的态度、方式、时机没有把握好。
先说态度,要尊重孩子。
孩子犯错很正常,他们生活阅历少,处事不成熟,犯错又不是不可救药,批评的前提必须是尊重,在这个前提下,批评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居高临下、宣泄情绪、大声吼叫都是失败的批评,孩子不但心理害怕、情绪紧张还没有了思考能力,也改不掉毛病。
我有个朋友每次就抱怨她的小孩,越说她她的毛病越严重,以前说她不乐意但是还听着,现在已经会反抗了,比我还有理,我说一句她说十句。我问她你怎么批评她的?他说那还怎么批评,哪里做的不好直接告诉她呗。我说你不能直接批评,她反感,还不起作用,迂回一下,旁敲侧击,她明白了就行,当面指责太没面子了。没两天她就给我反馈说她没有使劲说女儿,每次就随便提一嘴,反而效果特别好。
最好的态度是妈妈要帮助你,我们共同来解决问题,并且就事论事,可以分析事件可能的结果,也可以探讨错误发生的原因,但是千万不要借此抨击孩子的人格、展示家长的权威、清算孩子的旧账。
孩子犯错必须承担后果
为什么很多家长的口头禅都是“说了你多少次了?怎么还这样?”为什么怎么说孩子都改不了毛病,孩子之所以被批评过后还屡次犯错,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孩子自身没有承担任何后果,或者家长不忍心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惩罚有很多种,不要一想到惩罚就是打骂。
例如:假如孩子在商场里经常哭闹,家长一直哄或者不停的妥协,而不采取具体惩罚措施,孩子就永远改不掉这个毛病,最好的办法是孩子如果哭闹,那么今天的玩耍结束了,立刻离开商场回家,那么下次孩子在哭闹之前一定会先考虑到这个后果;如果孩子嫌弃饭菜不好吃摔碗或者发脾气,那么今天的晚餐就结束了,孩子今天必须饿着肚子,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情是必须接受惩罚的,这样他才能改正。
批评的方式:先肯定后否定
这个方式放之四海而皆准,工作之后,情商高的领导也会采取这种方式。例如商场哭闹的孩子,妈妈可以先肯定他,儿子,你早上起来到刚才都表现得特别好,早饭吃得干干净净、衣服自己穿好的、坐车的时候也安安静静,一直都表现非常棒,先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好的表现,舒缓一下紧张的气氛也平复一下孩子的心情。
接下来对孩子的批评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消化,表扬可以抵消掉一部分批评的伤害和尴尬,让孩子脑子里有继续倾听和分析的空间,以便接受批评和改正错误。
批评的时机
在大庭广众之下,特别是身边有同学、小朋友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孩子,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在小伙伴面前被批评会让他们很丢脸,这样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
批评最好的时间就是只有孩子和家长两个人的场合,心平气和的阐述观点,地点要选在封闭性比较强的卧室,私密性强,让孩子有安全感,双方可以毫无顾忌地打开心扉对话,孩子会觉得只有妈妈和我知道了这个毛病,改正之后就不会再有人知道了。
早上起床、饭前、饭后、饭中、睡觉前、生病中,都不适合批评孩子,因为不管批评如何舒缓,都会让孩子产生情绪,带着情绪吃饭、睡觉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
统一意见
我曾写过一篇父母教育要统一,说的是在教育方面,不能妈妈说什么,爸爸马上过来反对,爸爸说什么妈妈又跑出来拆台,这让孩子怀疑世界,也让家长在孩子心理的地位保不住。
所以无论你有再好的批评教育机会、再优秀的教育技巧,只要全家意见不统一,直接无效,甚至起反作用。父母一般还好,爷爷奶奶就更难办,只要一批评孩子,老人马上就出来护着,孩子心里就有了靠山,以后再教育就难了,所以老人带的孩子容易娇气又霸道,控制不了老人,就要把孩子和老人分开再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