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分,在锅碗瓢盆的奏鸣中转着圈地忙碌着。米饭温热的香气慢慢蒸腾出来,汤锅底被吐着蓝焰的小火舔着慢炖着,刚出锅的菜还在桌上冒着热气。
收拾着油腻的灶台,抬头间,见夕阳虽已淡去余晖,天还亮堂堂的。瞅一眼时间,快六点了呢,果真是”一天长一线“!心里翻腾出这一句……
这句的原话为”一天长一线,十天长十线",是我家祖母常挂于口边的俚语。
“一天长一线,十天长十线”,是说,冬至之后日照时间越来越长。从前的裁缝用作缝纫的线不像如今绕作了线团,一般都有固定的长度,坐于窗前,借着自然光做活。白天若能多做点活,一则可以省灯油,二则可以赶进度。过了冬至后,日照越来越长,每天可以多缝一根线,十天就能多缝十根线的活。
儿时,听着这俚语,总觉画面很是生动。挑起的窗格夕阳微斜,一双素手飞针走线,密密的针脚里缝进温煦的阳光,绵长的记忆在线里被拉扯着,日子就在这一针一线里慢慢流淌开去,悠长悠长……
祖母的口中,总时不时地会蹦跶出几句俚语,这俚语是源自她儿时故乡绍兴,还是她迁居上海郊区后学的,我不得而知。只是在这蕴含着满满生活常识的俚语,总是不能不信服,民间智慧无处不在,有趣又动人!
关于冬至夏至的俚语相对比较多,大概是节气交替最分明的时刻。
“冬至不要看娘,夏至不要插秧"——又一句道尽人间冷暖的话。
冬至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而夏至相反,正是日照时间最长的时候。
旧时女子,所谓嫁出女儿泼出水,要回娘家一次是很不易的事情。在民间亦有各种关于媳妇欲回娘家,却遭婆婆各种刁难的故事。例如上海的沪剧老戏《阿必大》中的童养媳阿必大、绍兴莲花落《翠姐姐回娘家》中的翠姐姐都是类似的遭遇。因此,这上半句,就是指嫁作人妇的媳妇,好不容易得了婆婆的恩典准予回家省亲,一定要瞅准日子,不要挑了冬至日回家,那么较之往日要少却一长截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同样的,在“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夏日插秧农忙,大户人家都会叫短工帮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日计算工钱。同是劳作一天,若在夏至日替人帮工,则最为划不来,要较平日多做不少时间。
一句俏皮的俚语,不但巧妙地总结了自然规律,更是旧时代旧风俗的鲜明写照,通俗易懂却又活泼生动,细品之下,不乏辛酸之味。
儿时,祖母每至这两个节气临近,都会念叨,偶尔还会伴以一声长长闷闷的哀叹。我常以为,她为旧时平民的命运而悲怨,待到懂事才知,她为自己幼年丧母,而心酸,更为回不去的故乡在悲戚……
关于冬至的俚语,还有一句不得不提,”晴冬至,烂年边”,短短一句六个字,恰是百试百灵的预言。
这一句是指,如果冬至这天天气晴好,那么待到过年时节,必定是阴雨霏霏。曾经,少不更事时,很不屑于这样没头没脑的预测。明明冬至到过年,要将近一个多月,甚至更长,天气预报都不准呢,何况,这样乡间的土语!
可是,随着年华见长,稍稍懂事后,过完或晴或雨的冬至,我便会偷偷地去验证。谁知,一经验证,竟然百试不爽,这才喟叹于民间俗语的精妙。后来,学习生涯中,渐懂一些自然气候的常识才渐渐明白,这看似寻常的六个字里,涵盖着太多关于气象节气的内涵,亦折服于千百年来,百姓从生活中提炼出的经验之精妙所在。
昨日,上海的天气渐显回暖,中午时分更是艳阳高照。出门时,在阳台上踌躇了半日,只觉拂面的春风依然微寒,想到老人常有“春捂秋冻”之说,便还是套了件轻羽绒服出门。
谁料出得门来,在太阳底下才走了六七分钟,便有了丝丝燥热之感,很是有阳春三月的意味。四顾喧闹的街头,人头攒动,天气的骤暖仿佛令人猝不及防,人们的着装五花八门,厚薄不一。穿着厚实笨重的羽绒服的人,应该是一大早出门的吧,此刻敞着前襟,脸上依是微微泛着热出来的红晕;身着长款大衣的已算适时,也已有人已将内搭换成了轻薄的针织衫;更有爱美的姑娘们已裙裾飞扬,如蝶儿翩跹色彩斑斓……
傍晚,有从广州出发来沪的朋友探问上海的天气,听闻明日气温飙升至十八度,深悔自己穿了羽绒服来。我在这头,哈哈一笑,言道,“三九月,乱穿衣”呢,无妨无妨!瞧瞧,六个字,就这般化解了尴尬……
这乡间的俚语,口耳相传,流传甚广,是民风是人情,亦是漫长岁月里的,祖祖辈辈留下的时光的划痕,点点滴滴在心头……
无戒21天训练营第18天 #2017000303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