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差不自由”

        注:这是1998年2月祖母去世三年后我写的一篇小祭文。1998年清明节前有幸发表在《天中晚报》上。虽然我已从家乡那个工作了15年的小县城调离到市里又14个年头了,但对祖母的爱与思念不仅从未改变,而且愈来愈深……

        1995年5月,正值麦收季节。双休日,我骑上自行车回农村老家帮助收麦。

        我没进家门,径直来到麦场,摊场、碾压、翻场、起场、拢麦、扬场、装袋,很快投入了麦忙之中。中午回到家里时,浑身上下已累得像一滩软泥,往院子里一躺,再也不想起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朦胧中,听见有人叫我的乳名。我一骨碌坐起来,只见奶奶蹲在我面前,手里捧着一碗刚煮好的方便面。下午,无论怎么说,奶奶坚持不让我再去麦场。拗不过奶奶,我只好躺在奶奶的床上,而奶奶却坐在床沿,手里拿把芭蕉扇,轻轻为我扇着。没有蚊蝇侵扰,没有酷暑袭身,我一觉睡到吃晚饭的时候。

        第二天上午干了些小活,下午又是如此。等我睡醒的时候,已是下午6点钟。奶奶依然静静地坐在我身旁,慈祥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我知道,奶奶这样坐着,至少也有3个小时。这时,我忽然想到回老家之前,办公室还有一个材料没有写完,而且主任特意交代星期一上午要看材料。当我给奶奶说明这个情况,奶奶依然慈祥的脸上浮过一层淡淡的无奈,和缓地说:“回去吧,当差不自由嘛。”

        当我把自行车推出来的时候,奶奶抱着一个装满腌制的鸡蛋和大蒜的方便面箱子走出来说:“快过端午节了,把这些带回去,不要再花钱买了。”对奶奶给的东西,我知道是推不掉的,便在自行车上绑好,往外走。奶奶在后面踮着小脚,颤颤地跟着。我发现奶奶走路好像比原来吃力很多,便再三劝她回去,可奶奶就是不肯,一直把我送出村口。在我再三劝说下,奶奶这才停下来,依然用非常和缓的口气说:“快走吧,天也快黑了!当差不自由啊。”当我骑车走出好远,回头看时,一个黑黑的瘦小的身影仍遥遥地站在村口。

        回到县城,已是晚上9点多钟。简单地吃点东西,我便匆匆忙忙赶到办公室加班。凌晨2点钟的时候,材料终于写完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早已熄灭,空气中弥漫着幽幽的燃烧麦茬的气味。双腿沉沉的,像灌了铅。恍忽间,我好像又看到奶奶那慈祥的面容,只是像是多了些牵挂,多了些无奈。清凉的夜风迎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四周是漆黑的夜,除了心里酸酸的,没有一丝感觉。

        星期一上午,当我拿着材料走到主任门口时,主任也正往门外走,没等我开口,主任便神色紧张地对我说:“你老家的哥哥打电话,说家里有急事,让你快回去。”“不会吧?我昨天还在老家。”我把材料递给主任道。主任把材料放在桌上,说,“快回去吧,材料的事你不要管了。”

        刚进村口,迎面碰见堂弟。没等我问,堂弟早已泣不成声,低低地说:“奶奶不在了。”

        刹那间,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不,我不相信,昨天还依然慈祥的奶奶,怎么会不在了呢?但不争的事实使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号啕大哭起来……

        奶奶走了,走的如此匆忙,匆忙的顾不上和他疼爱的孙子打声招呼、唠唠嗑、说说话……

        时光流逝到今天,奶奶离开已有3个年头了。但奶奶对我的爱和关怀,却使我刻骨铭心,一生难忘......

        我是抱着奶奶一双小脚长大的。刚记事时,我抱着奶奶的一双小脚,挠奶奶痒痒;上小学时,我抱着奶奶的一双小脚,给奶奶捂脚;上中学时,我抱着奶奶的一双小脚,想像奶奶当年裹脚时的痛苦。

        我是在奶奶的呵护关爱中成长的。上学前,我经常尿床,奶奶总是用自己的粗布衫一层层垫在我屁股下,使我免受冰凉之苦;上学后,由于太贪玩,衣服经常磨破,是奶奶一针一线给我缝好;考上大学后,奶奶怕我在城市里寒酸,跑半个村子给我借了50元钱,并把她珍藏了一生的手饰全部卖掉。

        我是在奶奶激励中成熟的。上学时每次考砸,都是奶奶安慰我、鼓励我不要灰心;参加工作后,奶奶总是教诲我:“要好好工作,把工作干好。”每次想奶奶回到老家看她时,奶奶总是说:“不要总往家跑,当差不自由啊。”

        是啊,当差不自由!就是奶奶这句朴实的话语,时时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使我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夜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差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