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念楼随笔》:从验方新编忆中医

今天读到了《念楼随笔》的“验方新编”一章,有点感触,就写一写读书笔记。

先解释一下,验方新编是一本古代家用卫生小百科的医书,从前我家也有一本医书,虽然家中其实并无藏书,但难得发现父亲居然有一本中医书。

记得那时候父亲不知从哪里收拾出来,将它给我,嘱咐道:这本书还是可以好好看一看的。

我瞧了瞧,一本页面发黄,封面也无,异常残缺的旧书,翻开一看,通篇的中草药,以及家常伤病的治疗。

虽然那时候我年纪尚小,却也以凛然的态度表示:会好好收着。所以虽然后来多次收拾时,也不曾丢弃,我想,即使我或许不会常翻它,却也明白这是本值得的书。

或许是这段经历,使我看到验方新编也是本中医书时,不禁略有所感。

只要是个人,都会有点小痛小病,这是无法避免的,也因此医学的重要不言而喻。

都听过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但最开始鲁迅先生选择医学,据说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

不可不否认,中医有糟粕,但能助中华民族成为绵延至今的医学,它也有着自己无可比拟的深厚渊源的底蕴。

正如书中所言,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病疫灾荒,却能不衰不灭,中医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图片发自App

现代西药一直以来,伴随着药效迅速的同时,也对人的身体存在不少副作用。

但中药的危害少之又少,因此现在国外的厂商有不少将中草药制成胶囊、药丸再倒卖回中国。

这仅是中药,然而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中医,却因为无科学依据,至今得不到国际承认,听来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如何使中医适应现代化,这确实是值得思考、需要后辈不断探索的问题。

或许因此,读完此章我竟有了当中医的冲动,然而冲动仅是冲动而已,要是早个几年,报考专业的时候,先读了这章,或许会考虑报考中医专业也说不定呢。

想想以前生病被母亲带去的中医馆里,正在排队的病人们、坐在木头柜前把脉的老中医、扑面而来的中草药味道,构成了我最初对中医的印象,只是也不知这场景还能存在多久。

现在的医馆已经渐渐被冰冷且白色的玻璃柜取代了,消毒水的味道十分扑鼻,无时无刻不提醒我这是现代的诊所,俨然是另一个小医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念楼随笔》:从验方新编忆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