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

一、在满怀希望的时候,家属放弃了治疗

重症监护室住着一位62岁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带有气管插管,左下肢大隐静脉留置有套管针,套管针上除了输注有常规的脱水、降颅压、补充电解质、营养等各种药物,还连接着镇静、镇痛、降压三路微量泵。

晨起交接班,还没等护士长询问,夜班护士就主动解释了套管针留置在下肢的原因,那是因为双上肢实在挑不出能够承担满足病人需要的扎套管针的血管,万般无奈之下,才冒着有可能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把套管针留在了此处。

夜班护士一致建议,最好能够给家属谈谈,在白天工作人员多的时候,给患者置一根中心静脉导管,以便于后续的静脉营养治疗和保证高渗药物顺利输入。

由于病人处于危重状态,为了避免抢救时套管针渗出临时找不到血管的手忙脚乱,护士长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和家属进行了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意向的谈话。

接受谈话的家属是患者的儿子,在听明白了护士长谈话的内容后,他没有拒绝,也没有爽快答应,而是一直在纠结依照患者目前的病情,到底能够恢复到何种程度,如果积极治疗,最终是否能够苏醒。

面对家属的疑问,在场的医生只能给出"有希望"的回答,在场的护士长也表示谁也无法保证患者最终能够醒来,恢复到可以自理的程度。但是,如果要继续治疗,就有必要留置这根关键时候可以救命的导管。

家属考虑再三,和家中其他亲属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然后反问护士长:我们决定等病人拔了气管插管观察观察就回家,你说我们还用留置这根管吗?

护士长听出了家属委婉拒绝的意思,也不好明说什么,就说:那你们再考虑考虑吧。

两天后,患者在停用镇静药物后躁动明显,不能耐受插管,于是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医护合作共同在场拔除了气管插管。之后,患者病情稳定,在无需气管切开的情况下呼吸趋于平稳,血氧饱和度也能达到正常范围,甚至在经历了最初的脑水肿之后,意识也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依照医护多年的临床经验,如果不出意外,患者清醒可以说指日可待。

就在医护人员为患者的点滴好转感到欣慰时,家属却做出了回家维持治疗的决定。家属说:既然清醒遥遥无期,既然最后成为植物生存状态无法排除,那还不如凑现在钱没花完的情况下回家维持,让患者有一个自然的转轨,至于结果,也就是顺其自然。

医护人员为患者感到惋惜,但又无法强行左右家属的想法及决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属把患者拉回了家,在没有任何医学背景家属的陪同下,一天天的继续下去。

二、在大家都认为挺不过来的时候,他顽强的活了下来

他是一位39岁的中年男人,典型的肥胖体型,入院时体重200多斤,躺在病床上,整个床的空间都被占的满满的,单每两小时的翻身对于护理人员及家属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挑战。

他和哥哥经营着一家公司,有着生意人不得已而戒不掉的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熬夜,不喜欢锻炼,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好像都能与他能够扯上关系。加上有着家族遗传史的高血压病史,他的血压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飙升。

妻子劝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懂得珍惜,要按时吃药,如果没有了健康,其他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父亲、叔叔们劝他,平时尽量少抽烟喝酒应酬,多抽出时间来锻炼锻炼身体,因为年幼的两个儿子及刚失去妻子的父亲还需要他的照顾,他还没有资格肆意挥霍自己的健康。

然而,在大家的关心唠叨声中,他还是没能躲过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的侵袭。

在某一个深夜,他突然意识丧失,呼吸不稳,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脑疝,虽然医生在第一时间为其进行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但由于出血快,出血量大,他的年龄优势在此时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术后的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不得不借助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而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各种并发症也陆续出现。

而此时,距离他的母亲因同种病去世才刚刚几个月。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的老父亲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他无法接受刚刚失去妻子又将失去儿子的残酷现实,极力要求医生不惜一切代价来救助他的儿子。

当我们得知患者的母亲去年几乎一年都在医院中度过,最终没能逃脱死亡的结局时,我们对这一家人充满了同情。同时,我们的同情也来自于患者父亲的通情达理。

每到饭点,他的父亲就会准时出现在监护室的门口,来给伺候患者的护工进行送饭,然后利用护工吃饭的有限时间来陪同无任何意识的儿子呆上一会儿。

在非饭点的情况下,他会送一些生活必需品过来,让护理人员代送到监护室,然后他会用无数声"谢谢"来表达对护理人员的感激。

听着他父亲悲痛中仍不忘"谢谢"的声音,看着他父亲渐渐远去有些佝偻的背影,我们心里总是会充满无限的感慨。这位老人内心得有多么强大,才能接受刚刚失去妻子又面对凶多吉少的儿子的现实。在转身的一刹那,在夜晚无人看到的某个角落,他是否悄悄落下过悲伤的泪水,是否经历着内心最痛苦的挣扎。

而他,把这一切都留给了黑夜,当黎明的曙光照进残酷的现实,他用理智战胜了情感,用一颗武装到让人心疼的坚强的内心与医生讨论着治疗方案,做着生死之间最艰难的决定,用颤抖的手决定着儿子的也许很短暂的未来。

一个月过去了,患者的自主呼吸断断续续,呼吸机脱了又上,上了又脱,当应激性溃疡、尿道出血、气管出血、全身水肿、下肢血肿等等各种并发症陆续出现,呼吸机在他这里最终也成了持续工作状态。

这期间,单患者心脏就出现了两次骤停,而令人欣慰的是,通过科室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把他两次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他即将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生生的给拽回到了人间。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一个月,两个月,到三个月,患者的体重也从最初的200多斤降到了肉眼可及的状态,那本来躺上去被占的满满的病床,此时显得格外宽敞,翻身也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他在父亲的坚持下,在所有医护人员都不报希望的情况下竟然一天天的好转了起来。最终脱了呼吸机,转出了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的父亲说:不管他是否能够清醒,无论他以怎样的方式存活,只要他还有一口气,都不会放弃。

在临床,有时候父母对于给子女救治的态度和子女对于给父母的态度,真的就是这样截然不同。

人们都说,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是最难的,尤其是在医院面对生命这种选择权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一个成年人, 我们必须要习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的事实。怎么走,走向何方,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每人能够给出你答案,只有自己经过无数思想挣扎后做出判断。

而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面对家属的选择,只能给出客观的建议,不可以左右他们的决定,因为,无论他们朝向何方,一定是根据自己的家庭环境及经济条件,多方综合考虑,经历了黑夜中头痛欲裂的思想斗争,才得出来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人生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