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批判性思维训练:孙正义碰上大麻烦了?

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不要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孙正义

今天得到的《邵恒头条》解读了一篇硅谷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文章,关于愿景基金内部管理问题。

愿景基金的母公司,软银集团,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正义所在的公司,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

2月中发布三季度财报,利润同比下滑99%;过去一个月,软银股价腰斩,市值蒸发500亿美元。

软银集团的疲态,主要是由愿景基金拖累。愿景基金是软银设立、旨在创投的基金,这是一个新的模式。

愿景基金的特点是,规模特别大,而且一次性给创业公司投资的数额特别大,这是对原因创投模式的颠覆,他们想做创投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但愿景基金现在麻烦重重,明星公司WeWork上市受阻,需要资金支持;其他还有十几家创业公司出现裁员情况;高管近期频繁离职;二期基金原计划1080亿美元,现在缩水到25亿美元,很多资金美元没有到位。

邵恒认为,“The information”的这篇文章找到了愿景基金问题的根儿,愿景基金内部有大量的管理问题。

然后邵恒罗列了文中的一些问题:孙正义一言堂,所有项目他拍板,投资经理都要竞争找他时间;孙正义关注被投企业愿景多,关注数据分析少;愿景基金激励导向有问题,侧重投资数量多,与收益关联少……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愿景基金业绩差。

愿景基金内部管理问题影响了业绩

看过这篇文章,我在想,是不是孙正义走下神坛了?一个大公司为什么管理水平这么低呢?软银还能撑多久?

这样想了之后,我又转换思维,如果用批判性思维怎么看这篇文章呢?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

-1-

这篇文章有两个结论,第一,愿景基金陷入泥潭;第二,愿景基金内部管理问题,造成了现在的情况。

愿景基金陷入泥潭,这也是价值判断。

是否这几个事实就能说明愿景基金现状非常差呢?未必。

愿景基金是创投圈的新事物。原来创投圈没有这么大的体量,所以投资模式、投资收益的预期、收益周期等方面都会不一样。

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愿景基金的现状是它投资创投圈的周期中的低谷呢?

最近,愿景基金CEO拉吉夫·米斯拉(Rajeev Misra)表达了他的论点:他的投资组合中充满了赢家,不到三年就判断该基金的成功是愚蠢的。

米斯拉的论证是这样的。

我们的基金寿命是14年。当你投资一家公司时,你平均与他们一起生活了六到八年。当你投资处于中期阶段的公司时,生命周期是这样的:错误总是会先来。因为创始人或商业模式的原因,他们不会成功。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所以,愿景基金的现状,是投资基金必然的投资周期,还是基金内部问题造成的,不同的商业逻辑有不同的解释。

这些商业逻辑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知识储备。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会运用自己的逻辑去做推理和论证。

到底谁对谁错,这在商业世界里挺有意思,因为概率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有可能到最后都不知道是怎么样的。

-2-

我们再看看所谓的愿景基金的管理问题。

这几个问题就真的是问题吗?也未必。

把这些事实换个场景,假如愿景基金现在非常成功,这些问题会不会存在?

会的,只是解释的方式不同。

比如,一言堂,这一条可以这样说,一言堂充分发挥了孙正义对投资机遇的敏感性和把握程度,在恰当的时间做出了恰当的决策。孙正义就是投资界的神。

比如,激励导向导致投资经理关注投资的数量。这一条可以这样说,创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速度要快,激励导向让投资经理把精力放在不断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塑造了先于其他投资公司发现有潜力创新公司的能力。

“换个情况,结论还能保持一致吗?”这是我们在批判性思维框架里,审视“立场”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你会发现,换个立场,有可能这些前提所揭示的问题都颠倒了。所以这其中可能有问题

这些所谓的问题,未必是愿景基金的问题。

-3-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是要得到这篇文章错误连篇的结论吗?

并不是,我们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对于重要的问题不要盲信,多个角度思考,也要多方求证,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情况的结论。

上面的文章可能是真的,这是我们思考愿景基金的一个角度,还可以找找其他的角度。

例如王煜全就在这篇文章下留言,谈了他了解的情况,概括有三点:

1、软银的投资理念,是看准一个新兴产业下重注,要保证只要产业成立自己就是赢家。这是软银的F型战略,就是以金融为主干,以产业为横枝,以一个强大的主干整体布局于N个横枝,会使得软银立于不败之地。方向基本明确的时候下重注,给对方更高的估值和更大的投资额,让对方无法拒绝,这个方法让软银投中了阿里。今天对Uber和WeWork的投资都是这个策略的延伸。

2、软银舍得高薪招聘牛人,也敢于委以重任。三周前《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起底软银内部权力之争的文章,孙正义重金挖来三位潜在继任者,委以重任,这并不是一言堂的文化。而且风险投资经常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3、软银愿景基金有1000亿美元,是风险投资里的巨无霸,这注定了他们的做法和其他风投基金不同,不能拿其他基金的业绩水平要求软银。软银基金的业绩应该对标传统的PE投资基金,而不是追求投资回报的倍数。所以软银真正最大的威胁是投资人的信任问题。

你看,了解了王煜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对愿景基金有了新的了解,对它发展的预期判断和刚才也有有所改变的。

所以,特别是看商业、财经新闻的时候,一定不能盲信,要分析这些新闻里的论证结构,再查找其他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考虑。

-END-


我是海涛:专注个人成长,坚信每一刻都是最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041| 批判性思维训练:孙正义碰上大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