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情绪稳定,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与狼共奔的女人》

9岁孩子因弄丢手机被母亲毒打致死的新闻刚过去没有多久,又被一个事件震惊到。

一对在美国开中餐厅的华裔夫妇报案称:

自己5岁的女儿失踪了。警方第二日在她们的餐厅厨房发现了小女孩尸体,正式逮捕了前来报案的女孩父母。

检报告显示了这对父母的罪行:小女孩正是被她的母亲陈某用右拳多次重击头部,造成的死亡。并且女孩生前应该多次受到虐待。

是不是让人毛骨悚然。

当警察问为什么打孩子时,她居然觉得有些小题大做:“我生的女儿,想打想骂都是我的自由。”

“女儿不听话,气到我了。”她说她也爱自己的孩子。“我不想那样对我女儿,但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

她说自己脾气不好,是因为工作太忙,夫妻感情不和,自己活的不容易。“我又要在餐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事情太多。”

因为孩子你生的,所以你可以随便打骂。

因为你太忙太累,生活不易,所以你要你的孩子帮你承受,甚至为你而死。

心疼孩子,很想告诉孩子,天堂里没有杀戮,没有暴力。

这几年,“情绪”这个词语越来越被关注。因为情绪失控伤害孩子的事件越来越多。

2015年南京虐童案,孩子没有完成母亲布置的课外作业,被情绪失控的母亲抽打脚踩,致使孩子严重受伤.....

此类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除了造成这种极端的身体伤害,母亲的情绪问题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你在单位忙了一天,或者可能还被领导批评过,然后职称考试还没有复习,回家了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孩子在旁边又哭又闹还不写作业。

这个时候,你的情绪是不是就要爆发了。

这个时候你需要冷静三分钟。

如果母亲在这种情况下也随之起舞跟着孩子抓狂——孩子的那些极度兴奋或生气的感受,就会“突然地被切断”(就像电池突然没电了一样,但歌曲还没播完,心里深感空虚)。成年后就容易因为小事而反应过度或暴怒。

对母亲来说,自己的情绪要非常稳定,才能面对孩子的歇斯底里。

母亲是孩子心理上的“情感容器”,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之前,调节着他们内在起伏的情感。

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心理咨询师许皓宜,把那种情绪起伏不定的母亲称为气象台母亲。

“气象台母亲”对孩子最大的心理破坏是:她们制造了一种“双重束缚”的情感,一下让孩子觉得被爱,一下又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讨厌。在这种情感的夹击下,孩子会变得想讨好别人(当他们期待兴奋性情感出现时),或者变得叛逆不易亲近(当他们预期挫败性情感会出现时)。追根究底,是因为他们已经无法信任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对情感最直接的反应。

但往往家长在骂孩子的时候会觉得是为了孩子好,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无助。孩子,他首先是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人,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你的打骂帮不了孩子,也解决不了问题,你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好,其实只是在宣泄你的情绪,你的压力,你所谓的生活不易。

但这些孩子承受不起。

算是一个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的婴儿也一样。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最后孩子奔溃哭泣。

从小被父母忽略情绪感受的孩子长大了就很可能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与狼共奔的女人》中提到,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作家老舍在谈到他母亲的时候,曾经满怀深情地回忆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对一切人和事,都以平和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

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情绪稳定的父母的孩子身上,他们遇事冷静度更高,抗挫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父母那种温和、笃定的气场给予了他们面对这个世界强大的内心。

父母情绪上的稳定,对塑造一个孩子的品性非常重要。

孩子,需要你的温柔对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亲的情绪稳定,有多重要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