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成•德经五六章•和光同尘篇

德经五六章•和光同尘篇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阅,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二、译文:

主宰万物者不会有行为,有行为者不能主宰万物。

塞住五官,不以感官感知万物。抑制好恶,才能兴起万物。混合多样,才能成就万物。这叫做“变化的同一”。

所以不可用主观意志去爱持某物,亦不可用主观意志去废弃某物。不可用主观意志去利益某物,亦不可用主观意志去伤害某物。不可用主观意志高估某物,亦不可用主观意志去低估某物。因此才能归纳出天下万物的本质。


三、字义:

知,犹主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公孙挥曰:子产其将知政矣。

[韵会]:弗,违也。又不也。[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齐师至巂,弗及。[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者也。

[博雅]:言,问也。[周礼·春官:冢人]:及葬,言鸾车象人。[注]:言问其不如法度者。

之,代替人或事物。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

塞,充也,满也。[诗•墉风]:秉心塞渊。

[韵会]:兑,穴也,直也。[说文注]:兑,说也。老子:塞其兑。闭其门。借为阅字,阅同穴。

[玉篇]:闭,塞也。[易•坤卦]:天地闭。[疏]:谓二气不相交通,天地否闭。

[玉篇]:门,人所出入也。[正字通]:又凡物关键处,皆谓之门。

[说文]:挫,摧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注]:挫,折也。[国语•吴语]:而未尝有所挫也。[注]:毁折也。

[说文注]:阅,具数于门中也。古叚阅为穴,叚兑为阅。凡空窍皆为穴。[河上公]曰:兑,目也。

[博雅]:解,散也。[玉篇]:解,释也。

[说文注]:纷,马尾韬也。韬,剑衣也。引申为凡衣之偁。[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集韵]:和,调也。[广韵]:和,合也。[荀子•非十二子]:合群者也。[注]:合,谓和合群众也。

光,景物。通“广”。[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正韵]:同,通也。[庄子•在宥篇]: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注]:[吕吉甫]曰:空同之上,无物而大通之处也。

[尔雅•释诂]:尘,久也,谓尘垢稽久也。

[说文注]: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

[说文]:得,行有所得也。[玉篇]:得,获也。[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

[广雅]:亲,近也。[易·干卦]: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疏,远也。[诗·大雅]:予曰有疏附。[传]:率下亲上曰疏附。[笺]:疏附,使疏者亲也。

[广韵]:利,宜也。私利也。[庄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害,残也,祸也。[增韵]:利,害之对。[系辞]:损以远害,益以兴利。

[说文]:贵,物不贱也(重视)。[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广雅]: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

[玉篇]:贱,卑下也,不贵也。[广韵]:贱,轻贱。[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

[释名]:贵,归也,物所归仰也。


四、译文:

有哲人说“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老子用“玄同”,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人只有放弃被亲疏、利害、贵贱意识改造过的观念,才能在头脑中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客观世界。做到“客观”,就做到了“玄同”。

1、天下神器

人是有“控制欲”的,控制近的东西、控制远的东西、控制爱的东西、控制恶的东西、控制有形的、控制无形的,人通常是在无所不用其极地追求控制。西方的哲学、人文皆是以“控制欲”做为其理论依据的,对于“控制欲”的追求,是西方精神文明的血液。

老子认为“控制欲”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破坏事物的有差别存在,毁坏世界的存在。对事物“约束而不干预”则会极大地保留事物的有差别存在,完善世界的存在。所以,老子曰“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老子在道经二十九章,对这句话进行了阐述。

道经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非可执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亡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累,或坯或椭。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大。

所有以人的“控制欲”来谋取“天下神器”者,它的命运结局是可以预知的,“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去”。

想控制一切的,终将失去一切。想主宰万物的,终将为万物所主宰。

2、何谓“玄同”?

科学证明,我们人类的大脑有“自我纠错”功能。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并不是如实反映给我们的意识的,而是经过大脑人为的“纠错”之后,按照大脑认为合理的逻辑,把外界刺激的结果反映给我们的意识。

更为慎怕的是,这种“纠错”功能在主观意志的催动下,摧毁我们对万物是有差别存在事实的承认,而转向与之对立的“天下齐同”意识,进而为“控制欲”的存在找到了理论基础。

基于这些,老子在道德经中不厌其烦地提“玄德”、“袭明”、“袭常”、“玄同”,来告诫我们要在思想上接受“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事实。所以说,老子的“玄同”并不是要消亡万物的有差别性,达到所谓的“天下齐同”,而要承认万物有差别的存在。

在主观意志上“去甚,去奢,去大”,在行为上“去亲去疏,去利去害、去贵去贱”,是谓“玄同”。

塞兑闭门,以遏制天门。挫阅解纷,以抑制好恶。和光同尘,以混合多样。以成就万物为已任,是谓“玄同”。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原成•德经五六章•和光同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