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兑:指口眼耳鼻等和外界相通的器官。门:门径。堵塞上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和门径,引申为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妄用聪明。

锐:锐气。玄同:玄妙的“同一”境界,即“道”的境界。贵:尊贵。


真正的智者从来不会夸夸其谈,而那些高谈阔论的人都并非智者。

堵塞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漏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调解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芒,混同于尘世之间,这就是奥妙的玄同大德。

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你不能够亲近他,也不能够疏远他,不能够让他尊贵,也不能够让他卑贱,因为他已经超脱亲疏、厉害、贵贱的世俗范围。

所以也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还有就是说领悟了道的人只是心里清楚,却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都是不懂得道的。

这两种解释,关键点在于知者到底是指什么,知者的“知”到底是指什么?是知“道”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

老子在第一章便已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显然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果以此来看的话那么第二种解释似乎更合适一些。

当然,我们并不能直接去问老子,所以一切都只能算是推测甚至猜测。两种解释的差别也并没有很大,如果在老子看来,两者甚至毫无差别,因为只有知“道”才能算作有智慧,如果不懂得“道”,那么最多算是有知识。

宇宙间真正的道理确实很难用语言表达,因为语言是用于生活的,要求是简单易懂,而更多深刻的真理过于晦涩,或许可以感悟,但若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深藏不露,不露锋芒,低调自守,因为他不知道心中的真理该如何表达。就像老子,他不知道“道”该如何表达,只能用上善若水、虚怀若谷这样将“道”比作水和山谷等等可以看见的东西,借此来帮助人们接近“道”的真理。

真正的知者,和光同尘,看上去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法让他发生改变,因为他已经超脱亲疏、厉害、贵贱的世俗范围。与万物浑然一体;而且不分亲疏远近,不分高低贵贱,没有利害关系,这样的人已经超凡脱俗。因其符合大道,所以为天下人所重。

等一下,既然“道”是不可说的,那我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