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之辩析“子畏于匡”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88篇。

《论语子罕篇第九》第5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几件大事之一。

匡是一个地名,在宋国。当时有一个坏人叫阳虎,据说阳虎貌如孔子,他的相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了一大堆学生,经过那里,大家以为他就是阳虎,把他包围起来,要杀他。这是有名的“子畏于匡”事件。

古代的文字简单,只用一个“畏”字。实际上这个字代表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死了。

《史记》上记载的也是惊心动魄。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将要到陈国去,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弟子颜刻替他赶车,颜刻用马鞭子指着说:“从前我进入过这个城,就是由那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说,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来了,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于是匡人就围困了孔子。孔子的模样很像阳虎,所以被困在那里整整五天。颜渊后来赶到,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渊说:“老师您活着,我怎么敢死!“匡人围攻孔子越来越急,弟子们都很害怕。

可是孔子很镇定,从容地说“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灭这一文化,那匡人将把我怎么样呢?”

如何理解这则论语?前辈名家各有解释。

钱穆先生注解——孔子临危,每发信天知命之言。盖孔子自信极深,认为己之道,即天所欲行于世之道。自谦又甚笃,认为己之得明于此道,非由己之知力,乃天意使之明。此乃孔子内心诚感其如此,所谓信道笃而自知明,非于危难之际所能伪为。

李泽厚先生注解——孔子以传道即保存、传递“先王之道”为己任,即今之所谓文化责任感、历史责任感。

南怀瑾先生注解——我们看到孔子在一个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始终不以宗教精神,来个祷告,求神保佑。他始终建立一个人文之道,处一切人、事,要自己增加自信。也是他一贯作人处世,处困难当中的精神。

我的解释是两点,一是畏于匡的时间,周敬王二十三年,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10月,当时孔子五十五岁,刚因政治排挤从鲁国出走,率弟子开始十四年的流亡生活。

原想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经过这场政治风波后,孔子在流亡途中,一方面积极寻找明君以继续施展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也重点做文化传播,甚至有意培养传承人,这从他与颜回的对话可以看出一点心迹。

二是他们与匡人无怨无仇,却被无故围困,只要稍加分析就可能得知是出于误会,弟子们乱了,作为圣人如孔子,不可能不加以分析,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但对于弟子们又不能多说。

正如前面三位前辈所说,作为孔子这样一位有高度使命感、高度责任感的圣人来说,他是有这个自信和情怀的,毕竟孔子自己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的天命,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为中华民族传承了恒久的精神命脉并将之发扬广大,也为后世子孙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也许这才是我们今天仍然要读论语、学孔子的意义所在。

一孔之见,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悦读论语》之辩析“子畏于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