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骗你哦,真的有办法教你不急不吼做妈妈

2019年最火的段子之一,莫过于“陪孩子写作业”。那叫一个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鸡飞狗跳、惊心动魄。有人形容陪孩子写作业就像在历劫,历个十年八年,就可以飞升上神了。还有人说陪孩子写作业就是在亡命天涯。你以为这只是段子?那就错了,请看几则新闻,一位妈妈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太生气,导致在和孩子拍桌子的时候用力过猛,结果把自己的手拍骨折了。另一位妈妈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太生气,导致情绪逐渐从烦躁到失控,结果给自己气出了脑梗死。原以为只是每天晚上陪孩子写个作业,就足够虐心又虐身了,结果还有更可怕的考验在等待着大家。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的妈妈直接荣升为“家庭助教”,毋庸置疑、不容置喙、官方认证,再次把无数的妈妈推到了崩溃的深渊。

说笑归说笑,有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唠叨发怒?为什么会对孩子的缺点格外敏感?必须要一边忍耐一边抚养孩子吗?别着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办法!日本著名教育专家山崎房一,将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以及开办“妈妈心理学讲座”的授课心得结集成一本书《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深度分析了妈妈和孩子的心理状态;挖掘了妈妈焦虑易怒的深层原因;引导妈妈从根本上扭转情绪失控的育儿局面。这本书24年重印多达137次,用大量现实案例和14篇“妈妈讲座”体验报告,教你如何不急不吼做妈妈。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

一、喋喋不休对孩子的影响

二、剖析喋喋不休的深层原因

三、停止喋喋不休的行动指南

喋喋不休对孩子的影响

1.喋喋不休会让孩子焦虑不安

“你作业都做完了吗?”

“你该去学习了!”

“你是个白痴吗?居然考出这样的成绩。”

“你是个差生,我真为你感到羞耻。”

“你看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好学校,就你考砸了,我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了。”

……

你是否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或者句式和孩子说话呢?也许我们的本意是为了刺激孩子,让他们能够知耻而后勇。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对孩子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彻底消沉。

我有一个朋友,她和老公两人都是高知,他们的经历完美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刚开始孩子也很争气,次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可是后来成绩却一落千丈,甚至染上了游戏网瘾,并出现暴力倾向。这让朋友很伤心,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旁观者清,在我看来,孩子的这些消极变化与她对孩子的否定和打击有关,因为她在教育孩子时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

山崎房一认为,孩子之所以会产生反抗心理,是因为妈妈的言行既让他失去了对妈妈的信任感,又让她丧失了安心感。妈妈的喋喋不休、尖锐刻薄,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迫使孩子产生巨大的焦虑和不安,而人一旦焦虑不安就无法专心致志,当孩子无法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那么他也就彻底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喋喋不休会让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优点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关于“植物被骂30天枯萎”的实验:两盆同样的植物,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对一盆进行赞美,对另一盆进行辱骂,结果,30天后受到赞美的植物枝繁叶茂,而那盆被辱骂的植物则变枯萎了。植物有没有感官和意识,有没有感情我不知道,但是人一定有。妈妈是给孩子的天资定格的人,孩子最初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妈妈口中说出来的话语。

我曾经是个自卑怯懦的孩子,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有同学夸我漂亮,我当时的反应不是高兴而是错愕,这位同学莫不是眼瞎?因为我从小到大听多了妈妈对我的嘲讽,她经常说我丑死了,鼻梁那么塌,嘴唇一点血色都没有,所以我一直把自己归为丑女系列,无论做什么总是缩在人后。后来上了大学,一位很优秀的男生对我说,他以后找女朋友要按我的身材标准来。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虽然不是什么美女,但是也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差。只可惜我明白的有点晚,我的婚姻家庭、人际处理都已受到严重影响。

很多妈妈总是尖锐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并且无限放大这些缺点,而把孩子的优点忽略,导致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有哪些,孩子通常是根据妈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妈妈经常说孩子是什么,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什么。即便是一个成年人,如果总被别人说你不行,也会丧失做事的动力,更何况是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也慢慢被妈妈唠叨没有了。

3.喋喋不休会让孩子没有上进心

妈妈的喋喋不休中最多的就是禁止和强制。

“你不可以做什么。”

“你必须这么做。”

……

很多妈妈总是为孩子的将来操碎了心,总是逼迫着孩子必须朝着自己给他设定的目标前进,因为妈妈们觉得这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规划出的最好的路线,可以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可是她们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梦想和需求。

山崎房一认为,孩子只有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社会视角,才会充满干劲。拥有梦想就是一种拥有自立精神和自己独特社会视野的表现。一个被妈妈操纵成傀儡的孩子,就像一只被蒙上了眼睛的猫,不能用自己特有的视角去看社会,也就无法给自己设定目标,于是也就没有了做事的积极性。

剖析咄咄逼人的深层原因

山崎房一认为,喋喋不休病并不是由于没耐性或攻击性的性格造成的,而一般是妈妈把“没有满足自己欲望”的不快发泄到被认定是妈妈“分身”的孩子身上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最好的证明就是,很多妈妈对待同事、朋友、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温柔耐心,唯独对着自己家的小孩常常喋喋不休的责骂。所以,喋喋不休的根源来自妈妈们的欲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很多妈妈会把自己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成为理想中的完美人物,当现实出现落差的时候,她们就开始失望发火、暴躁不安。还有一些妈妈对外会有讨好型人格的表现,她们会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脸色,胆小怕事,默默忍耐,但实际上心中却积满了无数的不满,最后那些无法向别人发泄的怒火,便毫不客气地发泄在了自己的“分身”孩子身上。

停止喋喋不休的行动指南

1.承认真实的自己,获得心灵的自由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必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必苛责自己的缺点,一个十分关注自己缺点的妈妈,自然也会十分关注孩子的缺点。爱上自己是一切的先决条件,如果妈妈无法喜欢自己,那么孩子也可能会像妈妈一样不喜欢自己。

2.构建完美的双重人格

这里的双重人格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让我们把不许任何人触碰、无可动摇的自私本心与对他人所用的善良的、合乎常识的社交之心分开来使用。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任性、贪婪、自私利己的真心当作人类本来的性情保留下来,同时也能把成人之心(即体谅他人的处境、公平、充满理智)当做人类的第二颗心来重用。

无论自己有多么不好的一面,都不会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同时努力打磨与人为善的第二颗心,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期望阙值。不拘泥于自己的缺点,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心情自然就会放松,我们就能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喋喋不休。

3.认同孩子、尊重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妈妈的认同和尊重,如果妈妈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那么孩子就会因此得到内心的满足,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证明,从而促进孩子成长和进步。教育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暗示孩子“You can do it!”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你会发现孩子反而会越来越优秀。

最开始和最重要的教育永远都是来自家庭,妈妈改变,孩子才会改变,没有行动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育儿育己工作室创始人,中国榜样家长王人平说:“不急”背后是对孩子内在自我成长动力、能力与秩序的信任和尊重,“不吼”背后是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有了这份人文关怀和自我成长,那么,我们不仅会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更重要的是,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成长的过程,如果你想成为“成长型”父母,那么,这本《不急不吼做妈妈》一定值得您细细阅读和品味。愿天下父母都能摆脱焦虑,享受育儿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骗你哦,真的有办法教你不急不吼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