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让我们对自我的控制束手无策

共读《自我边界》第二天

一个人难道对另一个人没有影响吗?那影响力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呢?

作者觉得一个人能不能影响你,还要看你认不认可别人,你愿不愿意被他影响到。

就像开关的按钮,是不是只要别人按到你的某个按钮,你就会产生某反应呢?

是也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将这个按钮失灵。也只有你自己能控制他人对你影响的强弱。

即便是这样,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对情绪的掌控那么的束手无策呢?

——答案就是边界的混淆。

可为什么我们总是混淆呢?

边界的形态和定义常常是变化的,因为它常常不被我们认为是边界,而被认为是:状况、意见、态度等。

我们为这些应该叫做边界的东西,贴上了标签。

其结果就是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全部揽到自己的身上,自己和无数难以撇开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挣脱不开。

当我们把自己当成所有事件的主角时,你是怎么想别人的呢?

你的意思就是说,对方根本不能照顾好他自己,需要我来为 他解决掉。

但是有没有想过,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案,对方可能完全不接受呢?

一旦别人不接受我们的意见和解决方式,我们就会焦虑、失望、紧张产生不快的感觉。

这些困境恰恰就是我们不尊重“边界”而造成的。

当我们把不是自己一部分的东西,接受了进来,我们一定就想去掌控他,期待他朝着我们想的方向发展,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这样产生的。——自我边界不清

每掌握一项新技能,就意味着大脑中建立了新的神经元联系,也会让我们更加长寿,繁衍的后代也更聪明。

情绪反应就是我们面临压力和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左脑是理性脑,主管语言和逻辑;右脑是情绪脑,主管情绪。

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如果有某些部位受损,其他部位能够代替受损部位的功能。也就是说,它不但能代替人类缺损的功能还能将自己本有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例如一个盲人,他没有视觉,但是他的听觉可以来弥补他的缺陷,并且听觉功能非常的敏感。

大脑的可塑性奠定了我们的适应性。

每次我们接受到新的知识时,大脑会适应性的调整自己的反应,重新思考形成新的神经回路,也就是新的反应机制。

也就是说:我们的应激反应机制,可以通过理性的觉察和刻意练习来调整和进步。

记忆的本质是,记得越频繁,就记忆的越深。我们越关注一件事,就越不可能去忘记他。

这也是学习的本质。

用不寻常的,新的观念去处理掉旧的不愉快经历,建立新的神经元联系。他可以和旧的神经元通道联系起来,形成全新的信息处理网络系统。

但如果我们反复训练新的记忆内容,反复巩固新的内容不再重复旧的内容,旧的通道就会消失——这就是遗忘。

所以促使大脑改变的方式很简单:提供新的知识和挑战。

重点来了:大脑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的行为反应也能影响大脑的运作模式,他们是互相作用的。

通过思想操控周围环境时,周围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

环境让我们知道该避免什么,争取什么,我们设定的目标也和环境有关,同时身处的环境也能影响到我们实现目标的实际性和可实现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它,让我们对自我的控制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