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一世情缘:她有多理性,就有多从容

林徽因,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美丽的女子,如江南荷塘里盛开的一朵白莲,跨越一个世纪的风云,依然袅袅婷婷,清香扑面而来。

林徽因,人们叹于她的美貌,赞于她的才情,也津津乐道于她的感情。在离患忧世,多少人身世浮沉雨打萍。林徽因纵然也经历坎坷,但始终有良人相伴,一世从容。

1,徐志摩——梦一样的初恋,她只选他做挚友

1920年,徐志摩进入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学习。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

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化底蕴丰富,思想意识先进,是一名革命者也是一名教育者。

林长民虽比徐志摩年长不少,但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

徐志摩常到林长民家做客,林徽因偶尔为父亲和他的朋友端茶续水,偶尔也插上一两句话。

初见徐志摩时,林徽因问徐志摩喊“叔叔”,他是父亲的朋友,是自己的长辈。

那时,林徽因16岁,徐志摩24岁。年龄的差距,并未阻碍徐志摩的浪漫与热情,眼前这个明媚的少女,不时在他的心头荡漾。

林徽因也愈来愈欣赏徐志摩的才情和洒脱,但也仅仅止步于此。

徐志摩的感情却迅速发展,他爱的浓烈,犹如飞蛾扑火,不顾一切。他觉得二人之间的阻碍是妻子张幼仪 ,就与妻子决绝离婚。当时张幼仪已有身孕,徐志摩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劝妻子堕胎。

面对一个不爱的妻子,徐志摩表现出极大的冷漠。面对所爱的林徽因,徐志摩也拿出最大的勇气。或许对徐志摩而言,一切作为并非勇气,而是本性使然。

徐志摩的炽烈,林徽因明白,洞若观火的智者林长民也明白。徐志摩虽然诗情万丈,但于公于私林长民都不可能接受徐志摩。那时,林长民已于好友梁启超定下儿女终身。并且,诗人的热情能够持续多久?他怎能让心爱的女儿用一生的幸福去冒险?

那年10月,林长民带着女儿回国,他希望徐志摩能够望而却步,也及时向女儿表明自己的态度。

林徽因何其聪明,纵使也曾心动,也决定守住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绝不沦为感情的奴隶。既然徐志摩并非自己的良配,那么,就让一切未开始的就结束吧。

徐志摩并未死心。1922年,他与张幼仪离婚后,立刻北上林家,想寻一个希望。老友林长民接待了他,虽知他来意,却绝口不提,只是热情招待。然而,挂在书房上的题诗,却郑重地回答了徐志摩。

诗中写到“长者有女年十八,游学欧洲高志行。君言新会梁氏子,以许为婚但未聘。”

徐志摩何等人,怎会不明白?这一次,他没有见到林徽因,也不再提及自己的痴情,只把苦涩融进杯杯酒中,喝进心里。

师父梁启超知道徐志摩的心意后,也真诚劝解,“真爱固然神圣,但可遇不可求,不可勉强。”徐志摩依然难以释怀。但林徽因明白什么是“可遇不可求”,她牢牢锁住心扉,绝不任情感的狂风,吹乱平静的生活。

此后,徐志摩与林徽因仍有交集,但林徽因始终以一颗纯净之心对待徐志摩,视他为良师,为益友。她的冷静,让这段未开花的情事,风一般的散去。

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登临中国。徐志摩和林徽因同为泰戈尔的接待人,二人同时排演了印度爱情史诗《摩诃婆罗多》改编的戏剧《齐德拉》。戏剧中,徐志摩扮演爱神,林徽因扮演公主齐德拉。虽是演戏,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意和深情,却似阳光一般,照亮了所有人的眼。

流言四起,因为众人皆知林徽因已经许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梁夫人对此很是介意,梁思成也极力压制自己心中的不快。此时,林徽因为表明心迹,决定和梁思成一起美国留学,让梁思成放心,也让徐志摩彻底死心。

此后,林徽因与徐志摩只是保持简单的朋友关系。她失意时,也会给徐志摩写信,一吐心中不快。她生病时,徐志摩也会到她身边,送上一份真诚的关怀。甚至,当梁思成劝不动林徽因时,会邀徐志摩一同相劝。

林徽因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徐志摩也另有新爱陆小曼,但并不影响两人成为真诚又坦荡的朋友,互相牵挂,彼此祝福。

世上最美的感情不过如此吧。那些爱过、痛过的人,始终能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彼此,是人一生难得的缘分。

1931年,林徽因告诉徐志摩,她将要举办一场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希望徐志摩参加,徐志摩笑着答应一定参加。

11月19日,身在上海的徐志摩为了及时赶上演讲,选择乘坐飞机奔赴北京。谁料天妒英才,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这一次,林徽因没有等到徐志摩。

林徽因没有参加徐志摩的追悼会,只是流泪请求丈夫带回一块飞机残骸。之后,她写下《悼徐摩》,《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

这份深情里,有多少爱的成分,谁都难以说清。但徐志摩一定是林徽因心头顶顶重要的那一个人,他值得林徽因用一生去纪念 。

2,梁思成——温情的痴心暖男,才能给予她一世安稳

徐志摩多情浪漫,梁思成则温暖厚重。徐志摩如一只云中飞舞的鹤,梁思成则是一棵温柔屹立的树。唯有梁思成能担起林徽因一世安稳与幸福,林长民明白,林徽因也明白。

林徽因14岁时,与梁思成初初相见。林徽因不俗的气质与灵动的身姿,令梁思成一见钟情。这个温厚的少年心中已然认定了林徽因。

三年后,两人再次相遇。

此时,林徽因从欧洲游学归来,已经认识了多情才子徐志摩,徐志摩已在她的心头荡起阵阵涟漪。

而梁思成,时时未忘三年前那聘婷的少女。

两人如老朋友一般畅谈学业、梦想。梁思成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林徽因的心也逐渐向他靠近。

1923年“五七国耻日”,梁思成和弟弟走上街头游行呐喊,不幸被车撞到。

林徽因得知消息后,着急,不安又恐慌。在那一刻,她终于看清自己的心,在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悉心照顾梁思成。

福祸相依,梁思成的一场意外,加深了两人的关系。也许就是那时,林徽因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梁思成作为自己一生的伴侣。

梁思成的父亲看到儿女如此,自然十分欣慰,但梁母并不喜欢林徽因。一向孝顺的梁思成却并不遵循母意。后来梁母病危病逝,梁思成也未回国尽孝,只是照顾同在病中的林徽因。

虽有父亲授意不必回国,虽然内心也翻江倒海,但梁思成一如既往的温和平静。林徽因理解他的不易,也更相信他为今生之良配。

不幸的是,死神再次光顾梁林两家。林长民在战场上不幸牺牲。身为长女的林徽因除了心痛父亲的离去,还要担心母亲和弟妹的生活,因为林长民一生清廉,家中并无多少积蓄。

林徽因想要结束学业回国,梁启超却一再叮嘱儿子照顾林徽因,并由自己负担林徽因的学费,照料她国内的家人。

如此深厚的恩情,林徽因除了感动,也明白此生将与梁家休戚与共了。

马尔林斯基说,“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受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梁思成的深情,可比金坚。

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正式成婚。弟弟梁思顺曾调侃二人“林小姐千妆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诚心诚意”。

是的,二人皆诚心诚意。

婚后,两人忙碌着各自的学业、事业;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像所有的夫妻一样,在俗世的烟火里互相慰藉;也遭遇了时代的纷争,在颠沛流离中,永远是彼此最温暖的陪伴。

不得不佩服林徽因慧眼识君子,得一世安稳

3,金岳霖——平淡生活中的不平凡,她发乎情,止乎礼

金岳霖是徐志摩的至交好友,因为徐志摩的介绍,他认识了林徽因。这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成婚。

金岳霖是位哲学家,也是位逻辑学家,也非常热爱文学。他和林徽因有共同的游学经历,又有共同好友徐志摩,因此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好朋友。

他们彼此欣赏,这份欣赏也慢慢延伸出了别样的情绪。

金岳霖一生未娶,始终“择林而居”,无论是在北平,还是在一起颠沛流离的昆明,后来又回到清华,他们始终做邻居。金岳霖自己说,“一离开梁家就跟丢了魂一样”。

林徽因面对金岳霖的守候,也心生动摇。但她绝不隐瞒自己的感情,而是坦荡地告诉梁思成。

她说,她很苦恼,因为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听到这样的话,作为爱人的梁思成很震惊,也很痛苦。但他理解林徽因,也感激林徽因的坦白,并真心觉得自己不如金岳霖。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告诉林徽因,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老金,就祝愿他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把话转告给金岳霖,金岳霖则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本是一件婚后“出轨”事件,但在三位大师的心里,没有龃龉,没有猜疑,没有你争我夺,都互相交换着真心,真情,尊重彼此,更尊重彼此的感情。

从此,三人再未提起此事,仍然彼此坦荡的做朋友,做邻居。这便是“君子之约”吧。正如金岳霖送给他们的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如此美好的相知相伴,真如世外桃源般纯真质朴。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金岳霖和邓以蛰教授为她写下了最动人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有一天,金岳霖突然大宴好友,大家不解是何缘故。席间,金岳霖轻轻说道,“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伊人已逝,但她从未离开,在金岳霖心中,她永远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有这样一位知己,何其有幸!

4,诗意人生诗意情

当年,梁思成与林徽因成婚之日,梁思成曾问林徽因,“这一生我只问这一次,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微笑答道,“这个答案很长,需要我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她用一生,给了梁思成最美的答案。

她的诗意人生,从容而优雅,始终散发着温柔的光。这光亮,也为后人闪耀出爱情、友情最美的模样。

收藏

举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徽因的一世情缘:她有多理性,就有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