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有所失,愚者有所得

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於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於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
      “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这两则故事出自《齐太公世家》,第一个是武王伐纣之前,占卜结果不吉,加上风雨暴至,大家都很害怕,只有姜子牙力劝武王出兵,“强之”,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种强迫的味道,最终武王得胜,在这场对决中,姜子牙表现出了卓越的洞察和预见性。

      第二则故事是武王得天下后,姜子牙受封在齐地营丘,前往封地的时候,走走停停,十分缓慢,在客舍休息的时候,有人对他说:“我听说,时机、时间很难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看你睡得这么安稳,不像是赶往封地的人呀!”姜子牙听了后,大受触动,连夜出发,黎明到达齐地,正好赶上敌人来犯。

        两个故事在一起,有鲜明的对比性,冯梦龙写过:

      智无常局,

      以恰肖其局者为上。

      故愚夫或现其一得,

      而晓人反失诸千虑。

智谋是没有定数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最合适的对策,所以即使是笨人,偶尔也会有灵光一现的时候;而聪明的人,也会有欠缺的时候。

      太史公的笔下,不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避免写他的不足,也不会因为不喜欢一个人,而忽略他的长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者有所失,愚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