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座城市的念想——哈尔滨

一个人对一座城的情感,往往是因为一个人,因为有了牵挂。

爱上一座城市的起源

2011年我上大学的时候,跟男友是异地,我在武汉,他在哈尔滨,一年也就见面一两次。不过距离并没有隔膜我们之间的感情,反而因为信任,因为深情,因为没有那些天天见面的情侣那样的矛盾,因为距离产生的朦胧的美,我们的感情居然坚挺地度过了4年。先说结局吧,我们在2020年结婚了,并且对这一份感情感到满足。

这只是我们故事的起点,不过我要讲的并不是我的情感经历。而是为了引入我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情感。关于哈尔滨,我并没有什么生活经历,大学期间去过一次,去过著名的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太阳岛,去过一所普通的大学,去过郊外看别人利用滑翔装置飞翔的场景,但是我对居民的烟火生活没有什么体验。关于哈尔滨这座城市都是通过一个人的笔触感受到的。她就是迟子建。

爱上一个作家笔下的文字

关于对迟子建的了解,起源于我的专业学习。我是学对外汉语的,基础课程就是古今中外的汉语知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都是必修课程。不过最满足的是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候,那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就是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这个作家:迟子建。上大学的时候看过她的很多散文和小说,不过都是她早起创作的,写的还是农村的生活。在2015年前后她出了新作品,看过了《白雪乌鸦》《晚安玫瑰》,2020年看到《烟火漫卷》出版了,忍不住又买了。

其实我很熟悉她的风格,近几年的新作品与时俱进,描写哈尔滨的城市生活,虽然说是小说,却也感觉很写实,充满了生活气息。

她的作品最吸引我的点就是关于哈尔滨的城市描写,其中有建筑,有街道,有一些熟悉确实存在的地点,显得很真实。原本这么一个遥远的北方城市与我是相距甚远的,就是因为当年有了一些牵挂,想多了解这个城市,所以才无比地热爱她的文字。

那些东正教堂、富有异域特色的建筑,那里的音乐厅和博物馆,那些道里道外的街道,那些混血的主人公,都是她笔下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从她的笔下似乎能梳理出哈尔滨的百年历史,让人通过细腻的文字一眼看出她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迟子建早期的小说和散文,那时候大概因为还没有搬去哈尔滨,讲的都是农村的生活,笔下的人物也是特别底层的。虽然我的年龄与她相差30岁,但是因为我在农村长大,那种关于农村生活的描写还是非常有感触的。还依稀记得一些文章的篇目《亲亲土豆》《清水洗尘》《我的世界下雪了》。不过同样是农村生活,毕竟隔着大半个中国,那些关于北方小城的风土人情、气候风物还是大不相同的。具体的细节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后面有机会重读,我会继续写下自己的感悟。

不同城市的体验

我去过的城市不是很多,生长在小乡村,在我上大学之前,只去过北京,因为爸妈在那里务工。后来在武汉上大学,陆续去过西安、哈尔滨、天津、深圳、北京。

说起这些城市,感受很不一样。

西安给人的感觉是充满市井气息,似乎依稀还能感受到羊肉泡馍的气息,想到围着城墙跑步的经历,仍然觉得激动人心,小街小巷的早市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似乎虽然生活在城里,一切也是那么有滋有味。

哈尔滨同样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城市,我去的时间不长,那时候还是初春,春风里还带着一点凌冽的料峭,同时也带着春天温暖的气息。还记得在中央大街的铜雕塑上照相,吃着马迭尔雪糕,索菲亚教堂前的鸽子一点也不怕人,人们给它喂食,它也很欢快。这座城市和西安一样,你能感受到人们的生活气息,生活节奏不快,烟火气息浓郁。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在天津,学校就位于五大道。每年初春的时候,就有很多游人来到这里旅游观赏,甚至连我们学校都会成为景区,毕竟就挨着五大道,小巧玲珑,建筑也富有特色。学校旁边会有一些老式居民楼,学校和旁边的居民楼都会有很多小店面,基本都是便民的小店,卖糖炒栗子的,卖水果的,卖煎饼果子的,还有一些点心店,旁边的居民和菜场也能让人感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外面租房的一段时间,旁边有早市,卖鱼卖花卖菜的,遛鸟遛狗的,菜场东西也很便宜,还有我喜欢的烧饼和炒饼丝,至今都很难忘。

这三个城市都让我难忘,因为在其中的生活经历让人觉得自己是可以融入其中的,让人觉得自己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为了生存如忙忙碌碌的蝼蚁。

北京和深圳都是国际现代化城市。人们去北京的时候,往往从那些教科书中记忆深刻的地方开始观赏,它的历史文物那么丰富,以至于你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就去过,那时候没什么印象。上大学的时候又去了北京,想在那里寻找以前的记忆,而那些生活过的地方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帝都,北京毕竟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你很清楚,这里是祖国的心脏,它只能供我们观赏,却不容易亲近。

深圳,我们去的时候是为了游玩。华侨城、小梅沙、海洋馆,没去过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新鲜感,作为旅游目的地,深圳确实风景优美,游人如织,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大城市,它的风土人情,似乎也谈不上,毕竟在现代化的浪潮里,这样的城市很难让人有机会寻到它原来的美。

最后谈一谈我现在所在的武汉,大学四年,学校偏僻,那时候还属于江夏区,现在改为了高新区。对于这座城市的感觉就是忙碌拥挤又贫穷。拥挤是因为武汉城市人口体量大,大学生也很多。贫穷是因为武汉毕业生的收入与武汉的房价物价相比是不匹配的。因为学校所在的位置偏僻,并没有很多接触武汉老区的经历,所以对武汉的印象平平。哪怕研究生毕业回来工作了三四年,对这个城市也谈不上热爱。武汉的热干面没有襄阳的牛肉面和豆腐面好吃,只是因为这个城市能让我谋生,所以留下了。虽然我也在方方的笔下看到了她对老武汉的描述,虽然我也在这里一共生活了快8年,但是真的不热爱。

相反,我还是喜欢迟子建笔下的冰雪城市,虽然我曾经牵挂的人已经不再哈尔滨而是每天与我晨昏相见,虽然我与哈尔滨只算得上是一面之缘,心里还是希望有机会再去看看,去寻找迟子建笔下对哈尔滨的喜欢,虽然我定居南方城市,依然对北方的那个神秘城市念念不忘。

有的城市之所以没有别的城市发展的那么好,并不是因为它们底子不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让人们不断聚集在大城市谋生,而那些宜居的小城市不过会成为一个退缩的选择,或许将来干不动的时候会倦鸟归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惜现代社会,故乡养育了儿女,儿女却要远走他乡去谋生,故乡成为我们回不去的地方。我们或许在疲惫的时候想冲动回乡,当时冷静下来依然会向生活屈服。

现在的我在武汉,可是我时常想念的地方确是我生长的故乡,因为我在那里生活了18年,故乡的乡村、河流、小街道,都会让我常常想起。

而在文字中我常常想去的地方是哈尔滨,因为被迟子建的文字深深吸引,这种喜欢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不难想象,一位作家之所以如此多产,一方面是生活阅历塑造的,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至于对哈尔滨的描写,更多的是出于对故乡浓烈的爱吧。

虽然我牵挂的人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可是哈尔滨却是我心中的精神圣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一座城市的念想——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