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个朋友叫王巩。
在“乌台诗案”里,被苏轼牵连,贬到宾州。
宾州偏僻荒芜,毒瘴遍布,九死一生。
王巩的歌伎寓娘却毅然随行,陪伴左右。
后来王巩北归,苏轼为他接风洗尘,席间问寓娘:“岭南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寓娘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万事万物都在人的心里。
一个人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无论境遇如何,若能内心安定,不忧虑、不惶惑,便是生活佳境。
01
安于理想,立身之本。
冯仑曾说:“理想特别像中药,虽然药性慢,可它解决根本问题。”
一个人一旦心里有了方向,这辈子就绝不会迷茫,不会懈怠。
无论面临人生何种境遇,只要理想不灭,人就不会颓唐。
苏轼小的时候,跟着母亲程夫人读书。
读到《范滂传》的时候,程夫人讲述范滂不畏强权,为民牺牲的故事。
小苏轼深受感动,立志向范滂学习,正直廉洁,仁心爱民。
从此之后的五十年里,无论得意失意,无论荒野庙堂,他都从未忘记。
“乌台诗案”爆发之后,苏轼被贬黄州。
戴罪之身,没有俸禄,一家人全靠为数不多的积蓄过活。
他见当地贫苦,很多人因为养不起孩子,随便把孩子抛在荒野,任其自生自灭。
苏轼不忍心,成立“育儿会”。
对收养弃婴的农家资助一定的钱米。
他虽然是罪官,却努力动员士绅捐款。
自己囊中羞涩,又没有收入,却也捐了十贯的善款。
回到朝廷之后,他又积极推动立法,对抚养弃婴奖赏,对杀婴弃婴处罚。
神州大地,成千上万的婴儿因此得以活命。
苏轼一生最高做到礼部尚书,距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他半生被贬,漂泊不定,身边几乎没有什么钱财。
半生穷困,却从不为金钱所累。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始终践行着仁心爱民的理想。
这是儒家的底色,是济世救民的情怀,也是浸入骨髓的善良。
被贬惠州的时候,苏轼手头只有几十贯。
惠州的羊肉上百文一斤,他嫌贵,转头去买了几十文一整架的羊脊骨。
带回家放在火上烤好了,撒上调料,吃得津津有味。
一百文的羊肉舍不得吃,一千贯(100万文)的修堤费,苏轼却是眼都不眨。
惠州有一座狭长的丰湖,东西隔绝,交通不便。
当地一直想修一座桥,让两岸百姓方便来往,但是修堤的钱官府几十年都没有批下来。
苏轼听说之后,找人一合计,修堤需要三千贯。
于是卖掉了皇帝赏赐自己的犀带,折现一千贯,悉数捐出。
他给弟弟写信求援,苏辙日子并不宽裕,听说哥哥要修堤筑桥,二话没说把皇帝的赏赐变卖,差人送来一千贯。
兄弟二人带头凑足了三分之二,当地的士绅也被动员起来,纷纷捐款,最终凑足了三千贯。
苏轼把惠州人放在心上,惠州人知恩感恩,以夫子之礼待他。
大堤建成之日,百姓把堤称为苏堤。
因为有这道“苏堤”,惠州人渐渐把丰湖称为“西湖”,意思是惠州与杭州比肩,丝毫不差。
很多人在逆境中容易变得愤世嫉俗,苛待他人。
慢慢变得偏执冷漠,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可苏轼却从没怨过什么人,也没恨过什么人。
历经人心鬼蜮,依然用一腔赤诚,坚守自己当初的理想。
他用一生践行着儒家仁爱的信念,反过来,这份信念也成了他的庇护所。
他的善行善举被大家看在眼里,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敬他,爱他。
点滴的善意汇聚,让他一生不曾消沉,不曾颓丧。
02
安于底线,守住人格。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贬谪与升迁,是他人生的交响乐。
随着新党旧党的轮替,重臣培植心腹做御史攻击政敌,逐渐成了朝廷惯例。
打击异己几乎变成了流程化的标准作业。
朝堂上的理念之争,君子之争,开始变成党派之争,利益之争。
苏轼第二次起复之后,朝堂里有个叫张商英的人主动投靠。
想要给苏轼当打手,帮他剪除异己。
谁知他话还没说完,苏轼就翻了脸。
苏轼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互相攻讦倾陷岂是臣子所为?”。
然后把张商英赶了出去。
要是换成别人,面对张商英的投靠,高兴都来不及。
但苏轼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是非对错,一清如水。
不触及底线的时候,他永远是个好好先生,一旦触及底线,他谁也不认。
王安石罢相之后,太皇太后启用司马光做宰相。
为了彻底清除王安石一党,司马光决议废尽新法。
就连惠民利国的《免役法》也要一并废除。
苏轼不服,去政事堂与司马光理论。
苏轼眼里没有党派,只有对错。
新法害民,当然要废除,但《免役法》既然利民,就必须留下。
司马光却不听劝告,执意废掉《免役法》,消除王安石一党的影响。
苏轼气得骂他司马牛,摔门出了政事堂。
也正因这事,苏轼和旧党有了嫌隙,导致新党与旧党皆不能容他。
自此埋下他一生颠沛的伏笔。
冯骥才说:“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也正因这些底线,立下了每个人的人格。
人格如黄金,是一个人身上最贵重的东西。
苏轼一生不断被贬,但是他却从未妥协,从未投降。
也正因此,贫困潦倒之中,他依然能吃得下,睡得着。
守住底线,守住人格,一个人才能问心无愧,活得坦坦荡荡。
03
安于简朴,平静从容。
年轻人去拜访一位禅师,路上看到一头牛被拴在树上。
牛伸着脖子想去旁边吃草,但是转过来转过去,始终都够不着。
年轻人若有所思,一见禅师,脱口就问:“为何团团转?”
禅师说:“皆因绳未断!”
年轻人十分惊讶,以为禅师见过那头牛。
禅师却说,牛被绳子束缚不能脱身,人心被欲望名利所扰无法解脱。
你说的是牛,我说的是人,事情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
人内心痛苦不甘无法安定,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没有斩断名利的这根绳。
无法斩断,人生自然也就无法解脱。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日日醉酒麻痹自己,一日夜晚归家他在江边说: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何时能够忘掉这些蝇营狗苟,功名利禄,安安心心地归于田园,做一个农夫呢?
后来他被贬到海南岛。
那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他和儿子睡在树林里,天当被,地当床。
买不起大米,每日以芋头充饥。
但就是这样的境遇里,苏轼依然每日安眠,读书制墨,乐此不疲。
对头章惇虽然身居宰相,却忙着算计这个,提防那个,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夜不能寐。
比起心里受罪,物质上的匮乏简直不值一提。
后来章惇倒台,皇帝想召他回京,他却再也不愿回到那个名利场。
上书求皇帝让他终老常州。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怎比得上明月清风,诗酒田园。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欲望越少,人越自由,越通达。
不汲汲于名利,整日算计,人生自然恬淡从容。
周国平说:“人这一辈子,能安顿好自己的心,就是一种圆满。”
内心的成色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心里有志向的人,不会偏航,有原则的人,不会沉沦,知淡泊的人,不会苟且。
心有所安,纵是世间纷扰,亦能保有一份沉静。
再大的风浪也掀不起内心的波澜。
人生总无常,心安是归处。
在风雨兼程的路上,心有所安,活好自己。
文/洞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