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王阳明》

        01

        郦波箸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我拿起来一口气看了好几章。这是我看过的关于王阳明的又一本书籍,曾经看过日本人写的《王阳明大传》上下三册,看得有些吃力,因为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多为文言文,但是对王阳明的一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所以再次看王阳明的介绍,就是重温而已。但是郦波教授的写作风格也颇不相同,属于面向大众的评书性质,就像是说书,非常吸引人。

        他提出了两问:一是“完人之问”,即从每个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怎么超越自己的聪明,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真正具有人生价值的人。

        另一个叫做“心学之问”,也就是从整个族群的角度上来看,为什么产生于中国的阳明心学能够完全被日本民族所吸收,从而成就了“明治维新”,却没有在它的诞生地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王阳明从小立志要做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开始他研习兵法,想跨越父亲那座山,跨过理学那道坎,跨过宦官那个坑,又跨过生死那道关,最终在龙场悟道。

        但何谓心学呢?我到目前还没有完全理解其内在的真谛,只知道字面上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接下来看一看郦波教授是如何说的。

        “有时候人生的困顿,反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促进人们去寻找那些终极的意义、问题的源头。"当王阳明在诏狱这个狭窄、困顿、窘迫、肮脏的环境里,当什么人都无法依靠的时候,他只有去依靠自己的内心,反而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一种终极的力量。

        02

        “你把你这滴水放进长江、大河,就获得了一种价值存在。”

        “心即理,心外无物。”

        “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近似。

        又有类似于“薛定谔的猫”。

        所知的、现在的、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也肯定不是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所有的存在,都离不开人类意识的参与。

        王阳明有了“心外无物”这个基石,才有后面的“知行合一”,才有后面的“致良知”,才有整个心学的大智慧。

        03

        心学的价值担当。

        心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自我解脱,简单的现实逃避,而是一种社会担当,一种巨大的胸怀。这种胸怀本质上是儒家的胸怀,是穷则独善则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张载所说的“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心学不是禅悟之学。佛教最后求的是解脱,心学最后求的是担当。佛家讲的是真正大彻大悟之后的放下。

        阳明心学的真正悟道,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然后勇于担当。

        04

        知行合一。

        朱熹和陆九渊都是理学,都是儒家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也是理学的一个分支。追根溯源,都是从程颐、程颢二程那儿来。老大程颢这一支就传到陆九渊这儿,陆九渊再传,传到王阳明这儿,哲学史上叫陆王心学。老二程颐这一支传到朱熹,后来叫程朱理学。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事上练”。碰到事,不怕事。

        做不到就不算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

        人生有三大困惑:一是欲望,二是情绪,三是习性。儒、释、道三家各有各的智慧,而“知行合一”最厉害的是解决人的习性问题。

        “心即理”,最能帮你找到自我;“知行合一”,能够帮你塑造自己、改变自己;“致良知”,最后帮你成就自己。

        要做到“知行合一”至少人分三步走,第一步的“知到行”(知道到做到),第二步的“行到合”(沉浸式体验),第三步的“合到一”。“一”就是“致良知”,而这个“知”又上了一个层次,然后这个“知”又可以导致“知行合一”。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致良知”就是价值的归宿,这是良知。

        当代日本受阳明心学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稻盛和夫,一个是著名的医生春山茂雄,写了一本叫做《脑内革命》。

        阳明心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你成就那个有潜质的自己,知行合一的作用就是既回到一个崇高的价值归宿,又可以找到那个潜在的自我,重新出发。

        05

        事上练。

        “事上练”,就是在事上磨练。就是“工作即修行。”

        静坐一定要和事上磨、事上练合在一起,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心学也主张平常需要静坐,但是在人生困顿的时候,静坐尤其有效果。不同于佛、道的静坐。

        事上练的就是一种智慧:洞悉全局。就是要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知道事情的本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情况不明决定大。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被外在所干扰甚至绑架,这就叫“人心惟危”。“道心”,最高的境界,最高的真理。“惟精惟一”,通过静坐静思,使自己的思维模式达到精一的状态。最后“允执厥中”,守中正之道。

        06

        致良知。

        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人人都有大智慧、大善良的一面,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被挖掘出来而已。我们在做具体事的时候,判断的标准,有时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得失出发,而不是从其真正的价值出发。所以才会有时干起来觉得很累,特别是心很累。有时的确会遇到去处理一些与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的事情,你能否坚守自己的底线,这就需要你处事的智慧,这就是事上练,从方法论上说,就是如何去行,最终达到自己的知,即良知。

        儒家追求的根本不是成功,而是成长。

        07

      朱陆之辨。

      王阳明一生喜爱讲学。讲学讲得好,一定是把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进行完美的融合。

        学习的三个要求: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人间正道是沧桑。

        朱熹理学,在当时是官方正派,讲的是“格物致知”,人心在事物之后。而陆九渊则是先以人为本,发现自己的心灵,先塑造一个体人。而王阳明的心学就出自陆九渊的学说。

        08

        圣人之心就像一面镜子,上面没有尘垢,通体透明,清清楚楚,事物之理一看就通透了。常人之心虽然也是一面镜子,但上面都是铜锈、铁锈,斑斑驳驳,已经不明亮了。所以就照不见万事万物的道理。只有修炼,痛加磨刮,才能修得圣人之心。达到圣人之心以后,就会纤尘即显。所有事物的道理,一眼就看得明明白白,通通透透,这就叫境界。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气场的问题。特别是与领导,或是职位相差较大之人的交往,就看你的气场是不是比他大,即你是不是够自信,这样交往起来就会把握主动。

        阳明心学,就是要立心; 得道者的心立起来了,别人的心在他面前就是纤尘毕现,无所遁形了。

        09

        心学精神,不只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解决根本问题。但要解决根本问题,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能随大流,不能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能够做到心安理得,那才是破了心中贼。

        沉默有四种危险:

        一是叫做愚蠢的沉默。有疑问,却不去学习,却不去探索,却不去提出问题,叫疑而不问,闭而不辩。

        二是狡猾的沉默。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不说话、沉默的方式去讨好别人,装老好人。

        三是欺骗的沉默。故作高深,骗别人。其实最后把自己骗了。

        四是“默之贼”。是深知内情,却装糊涂。甚至反过来还布置陷阱,默受其奸。

        “假装糊涂”与“难得糊涂”是两回事。“难得糊涂”是佛学上的惮悟,是放下。

        所谓的大智慧,就是看到我的缺点、我的问题,从来不保持沉默,给我提出来,这是对国家有益, 这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智慧是一种担当,没有担当,何来勇气。

        10

        成事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把控,了解人性,利用人性。

        王阳明其实是一个非常会变通的人,不拘于所谓的虚名;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路上,善于运用大智慧,因而手段变化无穷。

        在致良知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需要智慧,善于处理各种矛盾,有方法、有对策,不能盲干。

        阳明心学也是心理学,王阳明总结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动心”。锁定目标,不为外物所役。

        11

        所谓体制之贼,个人的力量终究对抗不了国家这个大机器。

        “良知”而非简单的“良心”,我觉得“良知”是人内心的“格局”,格局有大有小,不断修炼,格局会变大,而每个人的格局也不同。王阳明经历磨难后,格局定格在胸怀天下上。

        12

        天泉证道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说的是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说的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物质世界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说的是人对是非善恶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说的是实现价值追求的方法。

        良知就是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那种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自己光明的那颗心。

        第一,通过心外无物,心即理,塑造人生的气象。要成就事业,必先奠定人生的格局、人生的气象。格局始于立志,首先要立志,有大志向。有大光明的追求,人生的格局就不一样,气象就不一样,这靠的是对心外无物、心即理的深刻认识。

        第二,通过知行合一,塑造人生的智慧。“知行合一”没有终点,它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一个永远成长的过程。永远不停止求索之路,这才是伟大的人生智慧,才是伟大的知行合一。

        第三,通过致良知,构建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大境界就是心学的最终归宿——致良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百年来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