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的反思

这一节课我在去年实习的时候已经上过,所以说有了一定的经验,这一节课这一节课开始要让同学们去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物体的沉浮与体积大小与轻重是没有关系的,那么就引出这一节课,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这个时候通过两幅图片来分别分析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到底有没有关系,但是经过两副图片之后,同学们就会发现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了,物体的沉浮,单独与大小来看,越大不能说是就要沉下去,越小也没有浮起来,单独与轻重来看,也没有说越重就要沉下去,越轻就要浮起来。这个时候其实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有一点点昏了,完全没有搞懂物体的沉浮,到底和大小和轻重有没有关系了。

图片发自App


我是这么做的: 1.那么这个时候我做的第一步是先回忆同学们在第一节课,向我描述物体的沉浮情况的时候,其实大多数同学都说到了,可能越大的越重的会沉下去,越轻的越小的可能会浮起来,这个时候同学们就可能会发现,现在分析出来和他们最开始的认知有一点相悖,于是我就问同学们,到底物体的沉浮和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时候有的同学会开始动脑筋,但有的同学就开始有一点点听昏了。

2.接着我开始尝试着引导同学们去发现,物体的大小和轻重,这两个变量可能会同时在影响他们,但是有很多同学都没有想到这一点,甚至有个别同学开始坚定地认为物体的沉浮和大小、轻重没有关系了。 下来之后我想,可能是我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于两副图片的分析过于重点,导致学生对于这几个物体的沉浮的认知有一点深刻了,就没有想到这两个变量同时在影响物体的沉浮。

3.于是我想到了上一学期同学们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了种子发芽的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当中,同学们想到了绿豆种子发芽,可能会对他造成影响的变量,有水温度,空气,土壤,阳光,等等这几个变量,这个时候我就问同学们:“这么多变量可能会造成影响,我们是怎么做的?”这个时候,同学们马上就想到了对比实验,那么我立马就开始反问我们怎么做的对比实验,同学们马上就想到了,我们只改变一个条件,把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

4.我又进一步问同学们,比如我现在要研究水对绿豆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我们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就想到了用同样的土壤放在同一个位置,保持温度,空气阳光一致。一个小组加水,一个小组不加水,只改变水这个条件,然后观察水对绿豆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5.我马上表扬同学们,思考的非常准确。然后接着问,现在我们想要知道物体的沉浮和大小和轻重,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们又可以怎么办呢?有的孩子们认为可能没有关系,有的孩子们认为可能有关系,那么现在这两个条件都有可能会影响他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去做?找到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这个时候马上就有同学们反应过来,用对比实验,一个条件保持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于是我马上向他们引出了,科学家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的。

6.下一步,我立马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

图片发自App



向同学们提问,现在我是控制了什么不变,改变了什么条件?同学们立马就会发现,现在我控制了大小不变,改变了重量,我接着提问,如果我将这两个物体放入水里面,发现沉浮状况是一样的,请问物体的沉浮和重量有没有关系呢?同学们立马就会反应过来,重量改变了,但是大小是一样的,但是物体的沉浮状况没有变,说明物体的沉浮和重量没有关系。

7.接着我再进行举例,改变物体的大小,控制物体的重量,如果这两个物体同时放入水里面,他们的沉浮状况也是一样的,又说明什么呢?

图片发自App


8.在有了这样基础的情况下,我向同学们提问,现在我想要研究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我可以怎么做?这时便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来说一说应该怎么做。

这一节课,我发现比我第一次上的时候要轻松,可能是因为经历了好几次备课以及上过课的经验,所以说,课前的备课与磨课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节课当中,我发现孩子们说不出来的时候,我可以采取说出来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回忆他们已知知识的方式,让他们通过以前学过的东西来转移到现在我们又要学的新知识上面。这也是一种引导的方式。再通过简单的举例,让孩子们说清楚这其中的逻辑思维关系,然后再把问题抛给他们,由他们来把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讲清楚。

而且,在本课当中一定不能够着急让他们做实验,一定是要让他们在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通过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实验,我们做这个实验是研究了什么? 在他们做完实验之后,我发现效果很好,同学们能够直接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个完整的结论,并且把这个结论直接迁移到了后面一页带盖的空瓶以及潜水艇的原理这两个现象当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