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14.6~14.9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是走奔向仁者的路上,君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仁者,只是学识和境界还没达到。

小人和仁者是背道而驰的。余秋雨说,小人见不得别人好;小人不怕麻烦,总会制造事端;小人见不得权力。

我在生活中见到的小人就像一个搅动的棍子,有他在,清混不明,上下搅和,但是很贵结交,很会逢迎,两面三刀的。

翻看了一下余秋雨笔下的“小人”,可能我说的算不上“小人”,只能说是不成熟的或者有一点儿“小人”的人。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爱孩子,就应让他多劳动,多锻炼自己。

想想我应该是做过头了。总是想自己吃苦挨累,孩子要多享福。可她终将要自己面对生活。

孩子以后即便有很好的工作,但生活还是要自己承担的。幸福的过一生,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以前总说,有好工作,就有高工资,怎么会生活的不好。现在想明白了,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


14.8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郑国制定一个文件,需要经过草创、讨论、修饰、润色。群策群力,每个人都在自己熟悉而又擅长的领域提出自己的意见,避免思维盲区,体现了团队合作和民主精神。


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樊登老师讲,子产是孔子很喜欢很崇拜的一个人,子产对孔子有很多影响。孔子说子产为百姓做了很有有利的事,推行了惠民政策。

樊登老师讲,管仲对伯氏的惩罚很公正,很让伯氏家族敬佩。要不伯氏从锦衣玉食沦落到“饭疏食”,还“没齿无怨言”。

我想“没齿无怨言”也体现了伯氏的家族教养吧。有很多人,你明明是为他做了好多利他的事儿,他还说三道四,信口雌黄,口不对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哈哈,所以我觉得也要夸赞一下伯氏家族的通情达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宪问篇》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