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2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2》

中野祐治 哈维·艾克

第四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思维方式是什么

◆ 财富思维1 你的努力,必须从疏通管道,建立渠道开始

>> 他沮丧地意识到,每日挑水、补水这项重体力劳动的性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且未来也不大可能发生变化。

>>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重点:智商高的人永远在想,想好了再做,或边想边做;智商不高的人则永远在做,从来不想。

>> 《江户与毕路物语》一直是我本人的行动指南。特别是当我面临艰难、复杂的局面,却必须尽快做决策的时候,我都会从这个故事中汲取营养,在关键时刻做决定。坦白说,它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 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我现在要做的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是用水管输水,还是用铁桶挑水?”“我现在的工作方式到底是勤劳,还是愚蠢?到底是用身体做事,还是用脑子做事?”正是这样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让我能够不断地修正轨道,化险为夷,一路平安地走到今天,将金钱收入囊中,并获得时间的自由。这就是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之路的真实写照。一路走来,我做的所有事乃至我关心的所有事,仅有三个字:铺管道。铺财富的管道,人生的管道。

>> “努力,必会留下足迹。”24岁那年,我从创业导师那里听到这句话。当时,这句话并没有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多少涟漪。这类鸡汤般的话,我已经听得太多,几乎完全无感。

>> 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句恩师的口头禅逐渐让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魅力。在随后的实践中,我几乎每走一步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句话的存在,以及这句话的真意。

>> 鸡汤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们的喝汤方式。

◆ 财富思维2 “你能不能从消费金融平台借200万日元出来,给我们用用?”――一个被双亲提出这种要求的男人的故事

>> 常言道,否极泰来。人不可能永远倒霉,正如不可能永远走运一样

>> 如果你也有幸碰到一位曾经和自己处境相同或相似的人生导师,你万万不可错过机会,一定要好好盯上他,牢牢地抓住他!

>> 顺便说一句,这里所指的人生导师,未必需要开一个创业塾,未必需要有自己的学生和公开课。只要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人品正派且经历与你相似,他就有可能成为你的贵人和导师。

◆ 财富思维3 打小抄、模仿、“山寨”

>> 人们无时无刻不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不受到环境的影响。正因如此,我在本书中才会一再地提到导师的存在以及重要性。没错,对任何人来说,导师的存在都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生走向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导师的存在决定你所受的影响从何而来,也就是决定人生的“影响源”。

>> 人生这场大考则不同,它允许你打小抄,甚至鼓励你打小抄。

>> “所以,至少在我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打小抄、模仿和‘山寨’!不,我要纠正一个词,不是‘可以’,而是‘必须’。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地打小抄、模仿和‘山寨’!一直到把我彻底榨干为止!否则,我这里你就算白来了!”初听导师这段话时,我感到很诧异。这倒不仅仅因为导师直白的表达方式颇有些离经叛道,而且因为他所表达的观点与我的既有认知完全不同。

>> 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创业这件事基本上与创新无异,一定要有新意,一定要与众不同。换言之,你必须想一个别人没想过的点子,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否则,成功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这个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大多起家于模仿与“山寨”

>> 所以,结论就是:创业这件事从“山寨”、模仿起家,其成功率要远高于原创。

>> 日本将棋名家羽生善治曾说过这样的话:“但凡拥有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的意志与信念,哪怕是极其年轻的后辈,他也能像在高速公路上飙车一般,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达到某种程度和境界,成为专业选手。”


>> “专业”这两个字未必需要历经常年打磨才配拥有;只要有意志、有决心,不信邪,肯努力,再有一位好导师,十来岁的少年也可以成为专业人士。


>> 重点是,真正的原创其实往往源自“山寨”。这就是老瓶装新酒的经典创业逻辑。你先投身一个旧事物,在旧事物中学习本领,积累经验,发现不足,再进行改进,这些改进逐渐积累下来,就会产生质变,催生出一个全新的事物。这才是创新的本质,这样的创新本身就是原创。换言之,世上几乎没有什么好东西是凭空出现的,全部是脱胎于旧事物、旧环境。后者是前者的母体,前者是后者的延续。


>> 这就是进化论的逻辑。


>> 我想说一句肺腑之言:“你如果想登高望远,放着巨人的肩膀不踩,非要自己一遍又一遍去做徒劳无功的尝试是愚蠢的。”


>> 但是,在那之前,你放着现成的路不走,是愚蠢的。理由很简单,你将注定输在起跑线上——当别人开着跑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时候,你却赶着马车。怎么可能有胜算?


>> 重点是,你在达成你的最终目的之前,一定要确定一个人。没错,只需一个人就够。


>> 重点是,你在达成你的最终目的之前,一定要确定一个人。没错,只需一个人就够。


◆ 财富思维4 不要只挑“好的”拿,要拿就一锅端


>> 换言之,你的问题其实不在师父身上,而在自己身上。对你而言,师父的存在其实并不重要,自己的感觉才真正重要。你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师父的指点行事,这就是你一直无法成功的根源所在。


>> 总之,越是你不爱听的话,越有可能是你的突破点。


>> 作为被选择的一方,你别无选择,只能严格遵照对方的意愿去做事。为了让自己能入对方的法眼,你拼尽全力即可。至于其他的事,你不该操心。”学习成功的法则,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一个月收入超过300万日元的人去骗一个月收入20万日元的人,即便成功了,又能怎么样?又能骗到多少钱?


>> 你想要实现的人生目标已经有个人实现了。这个人就在你的面前。如果连这一基本事实都信不过,你这辈子就别想遇到人生的导师了。


>> 机会这个东西,不能凭个人喜好来选;它根本没的选。机会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机会。这一点你务必要清楚。


>> 工作,不是“做什么”,而是“和谁做”。饭局,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吃”。旅行,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去”。这些都是机会。


>> 如果孙正义或比尔·盖茨向你发出邀请:“跟着我一起去卖草帽,如何?”你会怎么做?是否会因为草帽这个东西实在上不了台面而断然拒绝?不管你怎么想,我肯定不会拒绝,一定会欣然接受,并深感幸运。理由很简单。你是否喜欢草帽,是否对它真正感兴趣,是否想卖草帽,这些事情一概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够和孙正义、比尔·盖茨这种级别的人一起工作,这件事本身有意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总之,工作是什么,不重要;和谁搭档,才真正重要。


>> 现金流象限的左右两侧,确实隔着一堵墙。这堵墙的名字叫恐惧。当人们恐惧时,人们最常见的反应当然是踌躇。理由很简单。左侧象限的人,是“出卖时间换取金钱(薪水或营业收入)”;而右侧象限的人则是“以钱换钱”,换言之,是自己先出钱。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投资,人们的起点都不是获取金钱,而是投入金钱。象限左右两侧的人的钱的走向是截然相反的。这一区别至关重要——它意味着未知,是大多数人恐惧的原因。问题在于,这些人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和基本逻辑。一旦真看明白了,他们就不会恐惧了。


>> E、S象限:出卖时间获取金钱—使用金钱—金钱减少或消失B、I象限:投入金钱—金钱增加—使用金钱


>> 在最初阶段,你先不要把太多的热情倾注在挣钱这件事上,因为希望越大,发力越猛,你就越容易失望,越容易放弃。


◆ 财富思维5 “成功”这件事的85%,是由什么决定的?


>> 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否知道或者听说过“Be-Do-Have”的概念?直译过来,这个概念的含义是:Be(成为)-Do(作为)-Have(拥有)。但我将其解释为:Be(存在方式)-Do(做法)-Have(成果)。


>> 对现在依然在象限左侧的人来说,想移至象限右侧,他们的第一要务不是做什么,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与Do(做)相比,Be(存在方式、自我价值认知)更为重要。


>>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人生的成功抑或失败,有85%是由每个人自身的“它”决定的。


>> 答案是:心态。


>>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其85%是由每个人的心态决定的。


>> 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不同的活法或者说人生观,它们分别是:Have-Do-Be(确定Have)Do-Have-Be(确定Do)Be-Do-Have(确定Be)


>> ·Have-Do-Be(确定Have)持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往往会想:“如果我也能有‘它’,那该多好!”“如果我也能有‘它’,本来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 ·Do-Have-Be(确定Do)


>> “只要我做了,我就一定能幸福!”这是此类人的典型心态。


>> “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Do),我便迟早能赚到钱(Have),迟早能为自己赢得一个理想的人生(Be)!”


>> 从一开始便找准定位、明确态度,真正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人,要得到什么结果,也就是要率先确定这个“Be”。这才是当务之急。


>> ·Be-Do-Have(确定Be)


>> 事实上,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这种人,他们普遍持有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并且能够贯彻始终。


>> “因为我是那种能够给家人带来幸福的人(Be),买房(Do)能让家人和我自己更幸福(Have)。”把Be作为最优先事项的人,其事业、家庭乃至整个人生都不会太差。


>> 导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中野君,你的愿望是什么?是想无拘无束、自由地做事,还是想成为无拘无束、自由的人?“如果是前者,你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过我要提醒你,这样的活法很难给你真正的自由,反而有可能彻底圈住你,让你最终失去所有自由。如果你的目的是最终获得自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你就必须改变你的活法和做法。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做‘喜欢’的事,只能做‘应该’的事。如果这些事刚好也是你自己喜欢的,那当然最好;可即便你不喜欢,你也必须做。这一点,你务必要从一开始便想明白。


>> “总而言之,你如果想要自由,便一定要做好‘接受不那么自由的人生状态’的心理准备!世间的‘自由’大多是由‘不自由’换来的。”


>> 你不以“是否喜欢”为依据做事,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做喜欢的事。而是说,人生苦短,人们完全没必要用“喜欢”的绳索去限制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力。



>> 哪怕仅仅是为了能够长期地、持续地、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也要先把喜欢的事放一放,先去做应该做、必须做的事。这样你才能挣到钱,真正实现财务自由。一旦成了自由身,你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做一辈子自己喜欢的事了。


>> 切记,成为自由的人,才能自由地做事。


◆ 财富思维6 团队就是一切!以自己为起点,组织一个社群


>> 面对缘分,你要主动。你一定要上门去找它,而不能等着它来找你。


>> 所以,社群是你必须主动选择的。现在问题来了:到底如何做,才能主动地选择社群呢?首先,你必须理解“社群”的概念。所谓社群,是一个场域的概念;所谓场域,与气场、影响力有关。只有成员间彼此影响的场域,才能构成社群。影响力越强,社群越强,且越有效率。重点是,一个人要影响他人,谈何容易?建立影响力的正确顺序永远是:先接受别人的影响,再去影响别人。这个顺序千万不能错。


>> 具体到创业这件事情上,影响力的建立遵循这样一个逻辑:首先,你要确定影响力的来源,也就是接受影响的对象。这个人就是你的导师。你先进入他亲手构建的,已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场域(社群),比如私塾或他的朋友圈、弟子圈。你在那里废寝忘食地学习、模仿。这正如当初的我一样。接下来,在你自己羽翼渐丰,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之后,你可以着手构建属于自己的社群和场域。这时,你便可以自由发挥了,因为周边已是自己的天下。从结论上说,社群=团队。一个人无论多么有天分、多么强大,其能力与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仅凭一己之力绝对无法成事,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终获成功。一句话:选择自己干活的人,是个体户;选择团队干活的人,才是老板。


>> 团队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依然是“Be”。只有事先明确目的和价值观,团队的建设才有意义和效率,也才能更长久。


>> 对我个人来说,每当想做点什么的时候,我总会感慨自己当初做对了一件事——始终把社群建设放在首位。


>> 我对团队成员的基本要求是: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精力充沛,且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种持有“只要干好工作就行,其他的都无所谓”的观点的人,我是坚决不用的。


>> 每个人的梦想和目标也许不同,但是,这些人一旦走到一起,能在彼此影响的场域中逐渐趋同或求同存异,向着同一个大目标稳步迈进。


>> 人们之所以会聚到一起,就是被人的魅力吸引。作为团队的核心,你需要做的不是招揽人,而是通过散发魅力,让人们被你的气场吸引,自发地聚到你的身边。


>> 要如何做才能具有这样的魅力呢?答案很简单:首先,你要有你自己的愿景,且这个愿景必须是明确的,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然后,你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去实现它。这样一来,你的挑战精神会吸引别人,而你的战绩也会说服别人。


>> 你不妨问自己一个严肃的问题:“我到底有多想与更多的人结下一生之缘?为达到此目的,我到底能做点什么,又应该怎么做呢?”


◆ 财富思维7 向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社群――华侨取经


>> 你不要小看这一点。任何创业者的第一桶金都与它有关。


>> ·生意伙伴的生意,就是你自己的生意!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吝惜金钱


>> 说起世界上著名的有钱人群体,其代表首推华侨。据说,海外华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自己吝啬,对朋友慷慨。他们认为:花给朋友的钱,不是从自己的钱包里消失了,而是转移到了朋友的钱包里。换言之,钱并没有被花掉,而仅仅是做了位移。其逻辑与储蓄、投资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意味着,对华侨来说,朋友的钱包就是自己的钱包,给朋友花钱,就是给自己花钱。这些钱迟早会回来,而且是加倍奉还。这就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信奉的金钱观:千金散尽还复来。


>> 这样的“天下”,你也想拥有吧?方法也不难:选择一个成熟的别人的“天下”加入。等羽翼渐丰之后,你再去筹建自己的“天下”。重点是,即便有朝一日你有了自己的“天下”,你万万不可与老“天下”断了联系。

第五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金钱观是什么


◆ 财富行为1 为什么越是富人,越会俯身捡拾路边的小钱?


>> 一位老年人的退休金将养不起他本人!


>>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今天的日本就是这样的现实!


>> 总之,结论一目了然:连一元硬币都不能珍惜的人,他自然也不会珍惜大钱;反之,越是能珍惜小钱的人也越会珍惜大钱。这就是为什么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俯身捡拾一元硬币”的理念确实是大多数富豪坚守乃至践行一辈子的金钱观。



>> 我的导师曾经总结:“中野君,如果一枚一元硬币迷路了,你一定要帮它一把,把它捡起来,放进你的钱包,让它与伙伴重聚。‘钱’这个东西是有灵性的,你帮了它,它就会帮你。它会呼朋唤友投奔你,报答你,让你有更多的钱。“具体地说,‘小钱’是‘大钱’的孩子。如果‘孩子’掉在地上,脏了身体,你要把它清洗干净,恢复其本来的样子。如此一来,‘大钱’便会感恩戴德,亲自跑过来跟你道谢。“假设一元钱的父亲是五元钱,五元钱的父亲是十元钱。那么,五元钱跟了你之后,一定会把它的父亲也叫过来……如此循环往复,你的财富就会迅速膨胀。“想一想,这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没错,这是从一元钱开始的。你帮助了金钱家族最小的‘孩子’,它是这个家族最疼爱、最宝贝的孩子,那么,它们全家都会感谢你,回报你。一元钱的意义就在这里。”既然如此,当你也见到路边的一元钱硬币时,你就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


◆ 财富行为2 这个世界上绝对存在“没有风险也能赚大钱”的投资


>> 一般来说,金钱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三个:浪费、消费、投资。


>> 投资的概念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产,投入现在的资产。从狭义上讲,这件事只与金钱有关,也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而投入一定数量的钱;而从广义上讲,这件事也可以与健康、知识、能力等有关,为了获得这些方面的收获而投入金钱。不过,无论怎么说,投入是现在发生的事,而收获则发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这就是投资的基本逻辑。


>>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绝对存在着零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这种投资就是自我投资。


>> 自我投资,说白了就是投资自己的大脑。脑子里装的东西(当然,得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多了,成功和金钱都会不请自来。如果你想成功,你就买书阅读,参加各种高质量的补习班或演讲会吧!投资自己的脑袋,有一个好处,就是零风险。


>> 创业最初的那几年,我的状态几近癫狂:疯狂地阅读各种财经类书籍,疯狂地去听各类读书会、讲习班、演讲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正因为有了那些日子,我才有了今天。


>> 即便你的公司破产了,抑或你被公司“炒鱿鱼”了,你所失去的也仅仅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你的知识,这就是你的底气所在。


>> 即便你的公司破产了,抑或你被公司“炒鱿鱼”了,你所失去的也仅仅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你的知识,这就是你的底气所在。


◆ 财富行为3 只读一本书,你的月薪就能增加1万日元


>> 你如果读了几本财经方面的书籍,并且觉得那些书的内容从头到尾都很新鲜,那么,这肯定意味着你的读书量依然远远不够,还得再接再厉。


>> 从外行走向内行由两个要素决定:一个是量的积累,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行;一个是思考的变化,需要你的思维及时跟上。两者缺一不可。可见,要想读书读出精髓来,你必须大量地读、思考和消化,必须不断扩展知识面,积累知识量,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和广度,这样才能最终成为读书达人。这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逻辑。


>> 自从进了导师的师门之后,我爱上了阅读。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每周必须读完一本财经类书籍。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时至今日,我每周的阅读量不少于一本书。对有些好书,我还会反复阅读。


>> 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派上用场的阅读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你每读完一本书,必须在现实世界中主动寻找应用场景。一旦找到,你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用。


>> 相信我,你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投资大脑的每一分钱都会带来回报。


>> 信不信由你,你只要读书,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 你没有读书的时间,是假;你因为不读书,所以没时间,才是真。你明明可以通过读书学到他人的知识与经验,进而让自己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尽快成为一个有钱又有闲的人。你偏偏不这么做,偏偏要走自己的路,要自己开辟路。这就等于放着近道不走,非要绕远道。你难怪会没时间。


◆ 财富行为4 亿万富翁有亿万富翁做事的优先顺序


>> 你只需剔除那些可有可无的多数选项,只将清单前20%中的前20%作为头部,也就是排名最靠前的那4%保留即可。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 这个人生秘诀是我从导师那里学来的。我现在将它免费送给你。


>> 人生不是由无数个“三个月后”决定的,而是由无数个“此时此刻”构成的。人生就是关于“现在”这个词的连续剧。


>> 成功人士的价值观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必须抓住。为了重要的事,他们可以把其他一切事往后推。换言之,只有那些能够随时调整事务的优先顺序,在日程表上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置顶的人,才能真正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 只要确认了某件事是一个机会,我不用确认日程表,绝对会当场应承下来。当然,如果日程表上还有其他重要的事项,我会事后想办法解决。这是获得机会的一个重要秘诀。


>> 对我个人而言,导师就是那个绝对不可错过的人。不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想,我的师兄弟们也是这么想的。


>> 自我投资,涉及以下几点:其一,阅读:大量涉猎财经类书籍。其二,社交:主动结交已经成功的社会人士。其三,场域:主动置身于任何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场域。其四,健康:没有健康,再成功、再有钱也没用。其五,进修:积极参加各类演讲会、沙龙和培训班,不遗余力地打磨自身实力。其六,其他。上述事宜,就是你的优先事项。你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做到了多少或能做到多少。而这一举动将是你迈向财务自由和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第六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人生观是什么


◆ 财富观念1 “机会”这个东西,往往以“霉运”的方式来袭


>> 一般人或者多数派的否定是一个明确的标签。这个标签往往能说明你的行动是正确的,照这样干下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你的人生便很有可能发生质变。如果你的行动总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与支持,你反而应该警惕了。


>> 对待目标和梦想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想实现或者渴望实现,一种是能实现该多好,还有一种是现在就去实现。前两者是愿望,后者是行动。前两者会被身边的风言风语、冷嘲热讽轻易打倒;而后者则不然,它会视所有的否定、背弃与打击为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 财富观念2 除了尽孝之外,尽量不待在父母家


>> 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至少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勇敢地去挑战。你要贪婪一点,要把你心中向往的所有美好事物全部拿下。


>> ·下载安装成功者的“常识软件”,把它刻在脑子里


>> “中野君,工薪族的常识和成功者的常识完全不一样哟!你想成功,就必须接受成功者的常识,把工薪族的常识彻底‘卸载’,扔进垃圾桶!”这是当年导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总结了一下,导师所谓的成功者的常识主要有以下几条:


>> 其八,你要改变身边人的构成,尝试着换一个人际圈子,并不断升级这个圈子。


>> 其九,在真正的机遇面前,你一定要敏感、果断。你要尽最大可能杜绝无预警取消(约好的事情突然不去)的现象,增加无预警参加(不请自来、突然现身)的次数。


>> 其十,只要对自己的人生有利,你跳几次槽都无所谓,不要太介意。


>> 其十一,不凭公司的名气,你要完全靠自己的本事打拼,获得成功。其十二,仅仅找到一份工作,你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 还有一条常识:你不要搭理那些最多也不过是让自己不会变得更坏的信息,要汲取那些能确保自己会变得更好的信息。


>> 这样的信息源主要有以下三类:其一,书籍。其二,各类讲座、沙龙。其三,成功人士说的话、提的建议。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以上三类了。你把这些想法变成行为,成功的到来便是一件注定的事情。


◆ 财富观念3 能赚一个亿的人,面对“好处”“利益”,更注重义理人情


>> 师父可以有若干个弟子,但弟子只能有一个师父,否则就难成正果。


>> 一个人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是绝对不行的。人与人必须相互给予。哪怕对方是你的师父,你也不能单方面索取,而不给予对方回报。这是人情世故、江湖规矩,是必须坚守一辈子的做人原则。


>> 我从认识师父的那一天起,一直到今天,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认真考虑如何才能更多、更好地回馈他。想必正因如此,我们才能长期保持家人般的亲密关系。


>> 初入师门时,师父对我说过一句话:“给予别人的东西,你要迅速忘掉;而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你要牢记一辈子。”


◆ 财富观念4 人生就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 你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自己的人生中,你是否曾经有过一件事(只要一件就好),是在有了自信之后才去做的?抑或,是在做了之后,才有的自信?我相信答案一定是后者。


>> 无论是参加体育活动、学习知识,还是学艺,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一个人拥有自信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开始之后人才会有自信。因为没自信,一个人做不成某事。这是典型的歪理。而因为很少做,甚至根本没做过某事,一个人才没自信。这才是唯一的真理。


>> 你要想有自信,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从现在开始做。你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未来,你拥有的何止是自信,还有成功!


>> 你需要设定人生的游戏目标:成为有钱人;成为生意人、商人;获得人生的成长……


>> 敌人出现之后,你的任务就是与其战斗。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这个游戏彻底成功。人生这场游戏的敌人都有哪些呢?这里只挑几个主要的说。其一,欠别人钱(这个敌人异常凶悍,许多人甚至会死在它手里)。其二,缺乏干劲,没有能力(这是存在于身体内部的敌人)。其三,他人(那些对你说风凉话、给你添堵、使绊子的人)。其四,自我的情感和情绪(面子、对社会常识的忌讳、羞耻心)。以上诸条,都是你的敌人。你要认真面对,勇敢斗争,并尽可能化敌为友,将最后的胜利收于囊中。事实上,只要与敌作战,无论输赢,你都能赢回一样东西,那就是经验。


◆ 财富观念5 支持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


>> 人生的成功确实存在某些秘诀,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成为一个能够得到他人支持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人的支持,便不大可能克服所有的困难,渡过所有的难关,更绝无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人生之路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人的支持为基石铺就的。人无法单靠自己而活,总得被谁支撑、支持才能够生存下去。


>> 要想被许多人支持,你首先要支持许多人。


>> 支持本身就是目的——只要支持了某个人,这种行为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成就感和欢愉感。总之,如果有人长期地、不求回报地支持你,这起码意味着他对你的关心、对你的承认以及对你的尊重。对这样的人,你以同等乃至加倍的支持回报之,实属人之常情。


>> 支持别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用行动表现出来支持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好处、极高的价值。通过支持别人,你将有机会感知从未感知的事物,学到从未学过的东西,获得从未有过的成长。


>> 你想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等于没想到。


>> 对下面这几种人,你要高度警惕。你既不要与这种人产生过多瓜葛,也不要让自己成为这种人。其一,光说不练的人。这种人把好听的话挂在嘴上,行动上却完全体现不出来。其二,自我邀功的人。这种人只为你做了一点事,便一天到晚把它挂在嘴边,强调个没完。他生怕你不知道,生怕你不重视。其三,拖后腿、使绊子的人。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居高临下,习惯性地挑别人的毛病。显然,这些人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支持的。他们一定会沦为孤家寡人。


>> 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别人怎么对你,就是你怎么对别人的镜像反馈(当你看见对方的时候,你其实看到了自己)。所以,那些被无数人支持的人,一定是平时支持了无数人的人。这是必然的。


>> 总而言之,你的想法一定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你要想得到他人的支持,必须自己先做一个坚定而热烈的支持者。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谚语所言:你给予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你想加倍得到,只有加倍给予。


◆ 财富观念6 那些能赚一个亿的人,大多“把谁都能做的事做到谁都不做的程度之后,还能坚持做下去”


>> 我从导师那里学到的东西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哲学,是人生不可不知的原理、原则。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是值得你拿出一生的时间去探寻、去追求的东西。


>> 即便你是一个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一定要相信: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打磨自己,只要能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并能朝着那个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理想的人生对你来说将不再遥不可及。


>> 原理和原则是不变的、是普遍的,具备可复制、可再现的属性。


>> 说起来,在我们这个社会,学历高低似乎足以决定人生的成败。事实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更多取决于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人之后的思维与行为。一个人是否能够在社会这所大学里继续学习、坚持深造,才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所在。·别灰心,人生逆袭这种事,在任何年纪都有可能发生


>> 一直到24岁时,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和手捧本书耐心阅读的诸位毫无二致。从那时开始,我真的是拼了命学习,恨不得学他个天荒地老。时至今日,我已是四家公司的法人,年收入过亿。总之,我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不是那种有才华的人,甚至有点愚笨。不过,我绝对有信心告诉任何人:我学到的东西、积累的东西,其数量不输给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对我而言,通过20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得到的最大感悟就是:人要终身学习,终身修行。


>> 导师当年说过:“能成事的人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人。他是把谁都能做的事做到谁都不做的程度之后,还能坚持做下去的人。”终身学习是一件谁都能做的事。是否能够做到这件事,其实与人的耐性无关,只与悟性有关。



>> 那些自认为做不到的人,千万别怀疑自己的毅力,因为这与毅力没有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你没想明白。


◆ 财富观念7 忠于对别人的承诺不管用,忠于对自己的承诺才好使


>> 正如当年导师所说:“如果想了解一个人,你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毕竟人长着嘴是可以撒谎的,而行动骗不了人。”你的任何想法都必须从行动上体现出来,否则就是骗人。


>> 而对于这一点,我算得上从较早阶段便大彻大悟的人。我既然对自己许下了学习的诺言,便一定要将这个承诺体现到行动上,而且必须贯彻到底。


>> 所以,正式出师前、拜在师父门下的整整五年时间里,无论是导师的演讲会,还是其他任何业内高手举办的沙龙、补习班,我几乎一次也没有错过


>> 你只要自己重视承诺,日常生活中与你接触的人也会逐渐受你影响,变成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 因为对自己毁约,不会给他人造成困扰,也不会失去任何人的信任。换言之,这件事的成本似乎太低了,没人重视。其实,对自己毁约也会带来重大的困扰和信赖的消失,而那个对象、那个受害者,就是你自己。重点是,你居然对此毫无意识,任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吗?


>> 把自己的承诺越当回事、越守得住的人,便越信赖自己;反之,越不当回事、越是守不住的人,便越不相信自己。


>> 信任自己就是自信。而自信来源于守约,对自己的守约。无论事情是大是小、是急是缓,你对自己的承诺都要无条件地兑现。你越能兑现,便越自信。


>> 只要是自己定下来的事,我便一定能落实


>> 这样的自我暗示一旦形成,你就会改头换面,变成那种无论做什么都会竭尽全力、只要努力便一定能成功的人。


>> 归根结底,所谓承诺是一种心理信息——自发自收的信息。一旦你守住了诺言,这个信息就反馈出你是一个重要的人、有价值的人;一旦你守不住诺言,这个信息就反馈出你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这个世界上比你重要的人有很多。


◆ 财富观念8 记住,“人生”这部戏的主角,就是你自己!别掉链子


>> 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中野君,你是否曾经认真考虑过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你生存的意义、存在的理由和人生的目的……”


>> 一个人有了家庭后,辞职绝对不是一个选项。重新开始的成本,你付不起。



>> 视频中有一个令我震撼的情节是,这些孩子对学习的欲望极为强烈。那些孩子从堆积如山的垃圾中寻找别人废弃的书籍,只要找到便拿回家中拼命地学、拼命地记。由于没有钱买纸和笔,孩子们为了记忆只能大声诵读,一遍又一遍……看到这一切,我不禁为自己感到羞愧。我问自己:“我的人生也如此拼搏过吗?和视频中的孩子们相比,我的人生到底算什么?到底有什么价值?


>> 他明明要啥有啥,为何却天天把‘搞不定’‘办不成’‘太困难’这些借口挂在嘴上,为自己找台阶下呢?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个人浪费了他所处的优渥环境


>> 苗是普通的苗,重要的是土壤;人是普通的人,重要的是环境。


>> 对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寻找那个环境、那片土壤。如果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土壤是有问题的,只要能够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你便要勇敢地跳出来,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一片新的天地。


>> 事实上,那个能够改变你一生的人或事物极有可能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只是你自己还不知道。你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自己身边找机会。你一旦抓住机会,坚决不能松手。


◆ 写在最后


>> 当我终于可以驾驭自己的人生了,我会有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欲望,想探究一下自己人生的边界,看看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少。因此,旺盛的斗志和挑战欲便会持续不断地在胸中“燃烧”,刺激着你不懈地向前拓展。


>> 我一向认为,贪欲也好,野心也罢,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美德,没有它们,进化便不可能实现。


>> 问题是,一个人应该如何衡量自己的能量边界呢?用什么指标?是金钱吗?


>> 金钱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却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在我看来,这里还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指标。具体地说,如果把金钱当作为这个社会提供价值的代偿(收入),那么,另一个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指标就是,以自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社群里到底能聚集多少人。


>> 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结果。所以,后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他对我说:“你不要老想着‘报恩’,要多想想‘送恩’。你把知识与经验多与他人分享,将这些‘恩’送给更多的人。果能如此,就算你报答我了,算我没白教你这个学生!”师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把自己的恩送给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让别人成功,让别人幸福。


>> 我信奉的价值观有两条:一条是每时每刻都将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条是我真的特别喜欢现在的自己。


>> 事实上,在挑战面前,在困难面前,在自己不擅长和不喜欢做的事情面前,你选择了拖延抑或逃避。迟早有一天,这些事物还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挡住你的去路,让你一筹莫展。


◆ 译后记


>>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一来不容易有真正深刻、透彻的理解,二来也不会被真正重视乃至珍惜。


>> 其一,扔到一边,一切照常。因为他们会这么想:“反正这本书写得这么清楚,什么时候照做都行,不着急!”然后,那本被弃于角落里的书一万年也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 其二,依葫芦画瓢,立马照做,遇到挫折,立马放弃。其行为的逻辑是:既然是指南或操作手册,必须一试就灵。它一旦不灵,必是骗人的!


>> 读者一方面要看书,一方面还要试一试。他试对了,继续;试错了,再来;一错再错,就多去看几本书,多找几个高人指点。除此之外,他别无他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5-12《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