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题本一生、前仙台医科专门学校教师藤野严九郎,世代行医。事实上,他存在于我们的视野里,是因为鲁迅先生。1926年鲁迅先生撰写了回忆文章《藤野先生》,收入《朝花夕拾》,成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这样,藤野先生为众人所知。

《藤野先生》选入初中课本,我们知之更甚。听过自己老师讲授此文,听过别的老师讲授此文。面对4000多字的文本,老师们带着学生一起读,概括藤野先生的几件事,概括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治学严谨、做事认真、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良师形象”,体会鲁迅先生对恩师无言的感激与思念,再加入一些背景知识,与文本的其他内容相吻合:“鲁迅于1902年被公派留日就读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而鲁迅对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实质看得非常清楚,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鲁迅学医,既是因为想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又是因为对洋务运动的失望。而后弃医从文则因为发现救助国人的灵魂比救助国有的身体更重要。否则,“尽管体格健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令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看电影事件。”

如今我再读,再听,却被几个词语感动了。藤野先生是鲁迅的先生。在文本的最后,“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段文字里真正写出了藤野先生真正的魅力:“黑瘦的面貌”、“抑扬顿挫的话“带给鲁迅“发现”“良心”,“增加勇气”,写出“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在鲁迅心中,藤野先生就是一位满怀抑扬顿挫之情的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正人君子。

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深情,早就注入文本。仔细阅读文本,从头至尾,鲁迅很吝啬对人的表情达意的语言。客观地描述,近乎流水;白描手法,近乎刀刻;然而,对于藤野先生的描写,却不断有“点睛”之笔。苍白立体的回忆,唯有藤野先生具有生命的永恒的存在。

第一次见面,“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除了简单的外貌描写,只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第二次苍白对话,藤野先生改讲义的行为激发了鲁迅的情感体系“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从此,藤野先生不再是一个刻板干瘪的存在,而是具有色彩与情感的人物走进了鲁迅的记忆。

解剖实习时,“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问及中国女人的裹脚,“不知道详细”,“还叹息道”;我将不学医学,“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他叹息说”;临走时,“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每一个表情,都是藤野先生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存在,都是给予鲁迅先生的鲜活的记忆。纵读全文,无色无情的文字,全力描摹当年所有的情境与人物,所有的深情非常吝啬地落在那几个表情词里。鲁迅到底是深情,还是薄情呢?

当然,仅仅靠这细腻的表情与情感,是不足以支撑鲁迅先生的良心与责任,难以支撑其对抗所谓的正人君子们。鲁迅先生究竟为什么对藤野先生如此深情呢?文中有这样一句:“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足以诠释。

鲁迅没有走医学的道路,但鲁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因为,藤野先生带给鲁迅先生的影响,绝不单单作为一个良师,一个个体的存在,那是一份充满希望的教诲,一份充满专业责任的情怀。

在人生的不同历程里,遇到这样的良师,何其幸哉。然而对这样一位良师的这样一份深情,何尝不是对自己信仰情怀的深信与坚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