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区房的问题

第一次听到学区房这个概念应该是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了,现在逐渐随着自己的孩子也开始上学了,也有意无意中听到周围很多同事在讨论关于是否有必要买学区房的问题。现在我们家孩子刚四岁多,上幼儿园中班,如果按照18岁参加考高来算,还有14年的时间,但是我发现有周围已经有很多同事开始打算给孩子买学区房了。由于我所居住的城市属于河北,是个县级市,因此大部分人选择买学区房的目标 城市就是周围大点的城市,比如天津。最近几年房价扶摇直上,在天津即使买个小面积的学区房也少则一百多万,多则二三百万,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曾经跟几个已经在天津买了学区房的同事聊过,他们买学区房,除了是为了孩子在初高中阶段能上个更好的学校以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津比河北高考的分数线低很多。其实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我还是挺意外的。我们作为80后的一代,大部分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在思维方式和认知上应该更超前,更理性,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看中学区房。

就我个人而言,除非我换了个工作生活的城市,否则我不会仅仅为了孩子上学就去另外一个城市买个所谓的学区房。当然,经济能力上,我也不具备条件,但是即使有条件,我也不会把这么一大笔钱投入到学区房上。买学区房的家长从出发点上来看是好的,都希望孩子的未来能更好,但是其实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买了学区房以后,孩子的未来就一定会变好。当然,如果家长的经济实力非常雄厚,买个学区房很轻松,那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这是个不小的负担,甚至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形下,是否有必要通过买学区房来“保障孩子的未来”呢?

如果家长想提升未来孩子的竞争力,其实有很多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把用来购买学期房的钱,用来投入到整个家庭的教育上,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想在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学习一定不会差,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学各种兴趣班,课外辅导班,但是从来没有重视过自身的教育和成长。我很希望我的孩子在以后能够喜欢阅读,喜欢运动,对很多新鲜的事物保持好奇心。我自己以前是没有阅读习惯的,甚至一看书都感到头晕,对文字有天然的厌恶感,但是现在通过听 《得到》 里面的《每天听本书》和《樊登读书会》,去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挖局自己潜在的兴趣,慢慢地发现自己也会主动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看。我惊喜地发现,我这个曾经语文极差的人,居然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开始感兴趣了,越来越发现中国文化的强大和其实用性。从孔子、孟子到再到后来的朱熹、王阳明,这一代代的大儒,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甚至西方很多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最应该最有文化自信的,只是很多宝贵的东西都慢慢被丢掉了,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去挖掘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

很明显,我今天的文章跑题了,学区房的问题没说几句,后来都在讲个人最近感悟了。但是总结一下,如果作为父母,没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没必要去跟风买学区房,把投资学区房的钱投入到家庭每个成员的的教育投入上(不仅仅是孩子需要教育投入),在更长的时间里来看,将是更有效,回报更高的投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学区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