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足

  从成都开车到大足两个多小时,大足景区下午四点停止买票。

     

天下大足

      大足是石刻之乡,最著名的是宝顶山石窟和北山石窟,我们此次主要去了宝顶山石窟。去宝顶山看石窟如果没有导游的解说就只能是到此一游。宝顶山的石刻很壮观,还配有文字,图文并茂,构图严谨文字通俗,故事非常的生活化。其中很多的故事与今天的世俗生话如此相同,并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佛教是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分为显宗教和密宗教,宝顶山石刻属于密宗教。把密宗教引入巴蜀之地的就是柳本尊,柳本尊原名柳居直,是一位苦行僧,他弘扬密教,苦修炼,终修成正果。其中有一窟就是刻着柳本尊十炼图,表述当年柳本尊的修炼历程。

        赵智凤是柳本尊的传人,是宋代名僧,宝顶山石刻就是由赵智凤主持、策划、总设计并组织其团队历时七十余年时间雕刻的,是一座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主体,四周五里之内造像近万尊的大型石刻佛教密宗道场。

宝顶山石刻

      我们此次参观宝顶山石窟专门请了导游解说。导游的解说既通俗又有趣,关键是普通话很标准。

       

宝顶山石刻
护法神像石刻

石窟刻有天堂和地狱,在地狱造像有一个业秤和一个业镜并配有文字,人间造下的业可通过业秤秤出来、业镜照出来,造下什么样的业,便会承担什么样的果。人的一念之差就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石刻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十八层地狱”造像。在地狱变相中有一组喝醉酒后的丒态百出,与今天醉酒之人酒后昏乱如出一辙还有卖酒、劝人饮酒,酒后乱伦常,这些人死后是要入“地狱”受酷刑的。

   

业镜石刻

业称石刻

        养鸡女是宝顶山石窟的第一美女,佛法认为,养鸡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鸡肉,如果她不养鸡就不会有“杀生”,所以她是罪恶的源头,是要下地狱的。六道轮回图就是一切众生按照生前所做下的业,命运随业力而定。轮转王两臂抱轮,以示|业力不可逆转。轮中一人,由心际发出六道毫光,将轮分为六份,称为六道,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一世世轮回,由业生果,或入佛道,或入人道,或堕畜道。   

养鸡女石刻


六道轮回石刻

        孝道窟是以连环画的形式雕刻的,从十月怀胎到生产到哺育到成长到儿行千里等一系列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可怜天下父母心”由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育儿石刻

  有趣的是怒猫鼠窜石刻造像,意为求欲不得,苦之本也。在一根细竹竿上,有一只老鼠,它爬到了最细最尖的地方,回头看着地下蹲着的一只猫,它想下来,但是不敢,因为猫要吃它,这叫求生不能。而地上蹲着的这只猫,想去吃老鼠,可是竹子太细,它爬不上去,这叫求吃不得。相对而望的猫和老鼠都十分痛苦。痛苦原本是欲望的产物,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痛苦,就象这猫和鼠一样,一个求食不得,一个求生能,要想没有痛苦,就要做到知足长乐。

     

怒猫鼠窜石刻

牧牛图石刻是一幅有趣的田园故事。共有10组分别是,未牧(心性蠢犟),初调(以绳牵引),受制(挥鞭令服),回首(遇虎知惧),训服(导饮清泉),无碍(心心相印),任远(顺势如教),相忘(物我双忘),独照(自然适性),双泯(知空自在),大意是:牛有牛脾气,牧人先用绳牵制,不听,再用鞭子抽打令其服从,遇到老虎时也不惊恐躲避,已不为其所干扰,最终被训服。造像以牛比心,以牧牛人比喻修行者,佛教调伏心意的过程,最终牧人的“心”经过不断修正,已由“心猿意马”变得“物我双忘”。

     

牧牛图石刻

导游的解说就象说书一样将石刻里的故事娓尾道来。

      位于大佛弯正中的是释迦摩尼佛涅槃半身像,此像俗称“卧佛”,神态安祥,慧眼微闭。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下半身隐入岩石内。“涅槃”是佛教宣扬的“不生不死,常乐我净”。前面弯曲的流水意为九曲黄河。

大佛湾卧佛石刻


九曲黄河

      往前走就是金黄闪亮的千手观音摩崖造像,十分的耀眼,这是名符其实的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千手千眼,雕刻在88平方米崖面上坚硬的石头上,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形若孔雀开屏,导游还说现在的千手现音是经过数百位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用时长达八年之久重新修䦅的,贴有一百四十四万张金铂,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千手观音摩崖造像

华严三圣雕刻得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悲悯豁达,亲切祥和,

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以智、普贤菩萨以行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比卢遮那佛(密宗言大日如来),故“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他们的总高度有7米高,导游要我们目测一下左侧文殊菩萨手捧的七级宝塔有多高,我仰视而望,认为应在一米二左石,导游说也有人估测是一米五。其实这个七级宝搭有一米八五之高,重量有近千斤,我很惊叹,这么高大重量级的宝塔为什么千百年来不掉下来呢,原来,为使文殊菩萨的手臂不至断落,工匠师们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使宽袖袈裟披肩挂肘下垂至脚,起了支撑作用,将力学与艺术创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我心生敬佩,这是怎样的一种工匠精神啊。

     

华严三圣石刻

  圆觉洞,又称圆觉道场。圆觉,意为圆满之灵觉。

      正中间刻三身佛,左右壁并坐十二菩萨,佛前跪一菩萨,即表示其中一菩萨正在问法,以修行中的疑问礼佛问法,佛据十二菩萨所问各别作答,授予十二法门。

        我的理解是,就如同一个凡人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四年经过毕业答辩圆满完成了人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洞内造像刻工考究,衣衫如绢似绸,技术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下面的垫箱刻得就象是木头制做的,栩栩如生。更绝妙的是,每逢雨季,叮咚滴水,经过龙身,注入托钵,导入暗沟,所以游人只听水声不见水流。中国古代工匠师们的艺术涵养与卓越的创造才能堪称精典。

圆觉洞三身佛石刻

圆觉洞十二菩萨石刻


垫箱石刻

宝顶山石刻不仅是佛法的信仰教育,也堪称是天才的艺术杰作。

圣寿寺

     

大足宝顶山石刻博物馆

  走出石刻景点,来到了宝顶山圣寿寺,庙宇巍峨,气势庄严。始建于北宋,由南宋高僧赵智凤穷尽毕生精力重建。之后,我们走进了大足石刻博物馆,是免费的,在这里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石刻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雕刻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下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