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会议:确定团结、改造王佐、袁文才的武装
1927年10月初,毛泽东在三湾接待了前来接头的龙超清及袁文才的代表陈慕平。毛泽东跟他们说清楚工农革命军的政治主张和来意,希望同袁文才部合作,一道开展革命斗争。龙超清表示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可以先到离此地三十里的古城。
于是,10月3日,毛泽东率领第一团离开三湾,向宁冈古城前进。出发前,毛泽东宣布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到达古城当晚,毛泽东在古城文昌宫主持开了“古城会议”,历时两天。会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初步总结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了“安家”和开展游击活动的问题,确定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采取团结、改造方针。
“单刀赴会”,取得袁文才信任
当时,毛泽东的队伍有七百多人,王佐、袁文才各有队伍一百五六十人,难免会担心被他们吃掉。
工农革命军中,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据何长工回忆,“有人曾提议,解除他们的武装,把他们解决,他们那几十支枪,一包围缴械就完了。毛泽东同志说,谈何容易,你们太狭隘了,度量太小啦。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呢I历史上有哪个能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三山五岳联合起来总是大队伍。”
毛泽东从绿林重义气、多猜疑的特点出发,10月6日,毛泽东仅带少数随员到大仓村会见袁文才。袁文才本来埋伏下伏兵,见他没带几个人,就放下心来。毛泽东鼓励袁文才扩大和巩固部队,坚持革命斗争,做好王佐的工作,并当场决定送他一百支枪。——为了这一百支枪,毛泽东还受到中央的责难。
经与毛泽东面谈,袁文才消除了疑虑,当即拿出几百块银元赠送工农革命军,并表示要积极帮助筹备军粮和安置伤病员,并答应上山做王佐的工作。
10月7日,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脚下宁冈茅坪一带。在袁文才部帮助下,设立留守处和后方医院。唧部队的辎重和多余枪支有了安放的地方,伤病员得到妥善安排。
这是毛泽东赠送给袁文才的骑马用的皮绑腿:
水口建党,第一次连队党组织活动
工农革命军经过“三湾改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位连长给妻子的信中说到: “我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同志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一个连长陈毅安(1930年牺牲)写给妻子的信,反映了三湾改编后的精神面貌:
10月13日,随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部到酃县水口(在井冈山西麓)。在水口的朱家祠、桥头分别听取当地党组织代表的情况报告,要,他们回去发动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恢复农会,准备武装暴动,开展反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10月15日,在酃县水口叶家祠主持新党员陈士榘(开国上将)、欧阳健(这一时期我党有两个欧阳健,都是烈士)、赖毅(开国中将)、李恒、鄢辉等六人入党宣誓仪式,各连党代表参加。毛泽东带领新党员宣读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要求各连党代表回去后就组织连队党支部,抓紧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下图来自军博)
以下是水口建党油画(军博):
这个连队后来被命名为某部的“红一连”。下面是1935年1月,毛泽东到红一连就餐用的红菜盘(军博):
上井冈山,开始创建根据地
取得袁文才的信任,毛泽东的队伍终于带上了山。
10月23日清晨,工农革命军在大汾镇突遭遂川地主武装“靖卫团”三四百人的袭击,队伍被打散。第三营与团部失去联系,向南进到上犹与桂东交界地区;毛泽东率团部与特务连撤退,一直跑到井冈山 南麓黄坳,收集失散人员共四十多人。
毛泽东率领这一部分队伍向井冈山转移。他的脚被草鞋带子磨烂,行动很困难,坚决不坐担架,坚持拄着棍子步行。随后一营一连赶了上来。队伍行至井冈山西南荆竹山下,王佐派人接应上山。
10月24日,在荆竹山向部队作动员讲话,指出上井冈山要建立根据地,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及王佐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为此,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
当晚,率部队上山到达大井,受到王佐及其部队的欢迎。
10月2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茨坪。毛泽东等送王佐部队七十支枪。”王佐资助工农革命军五百担稻谷和一些银元。
11月初,毛泽东率一部分部队回到宁冈茅坪,开始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