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秋叶:如何高效读完一本书》看完这本书用了8个小时,一天的事情就可以完成了,但因为这两天是3月7号3月8号去朋友那里帮忙工作了两天,所以就用了三天才能看完。

这两天大部分时间去做了其他的事情,接触很多人,很多事,然后我的脑子就会很凌乱,再接着看书和文章的时候,不能用一整块的时间专来看书,我就很难集中的精力来看书和写文章。

每次看书的时候,看了一会,就特别的容易疲惫,看一会书就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吸引住。当每次逼自己再多看100页的时候,还是无法专心。所以拖拖拉拉的,这本书就看了三天。

不过,秋叶这本书,真的,干货很多,我从头到尾,很多都是一字一句的看的,而且做了很多笔记,所以说看这本书的时候花的时间比较多。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多。

1、怎样读书?

首先理解怎么样算读完一本书?非要一个字一个字看过才叫读完一本书么?

比方说一本小说,主要情节都看到了,一些章节快速翻过,算不算看完?

比方说一本专业书,大部分内容都是知道的,只有一点点不知道的,我就只看这点内容,这样也算看书?

又比如说一本书,快速翻越,主要观点基本都记住了,等到需要时马上就能翻到具体章节细查,这样读书也算是读书?

再比方说一本诗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算不算读过?

对于作者来说,这都算读过。

我觉得我觉得读书也是一样的,因为大部分人不要刻意去和别人攀比读书的数量,每个人阅读层次不同,方法不同,不适合去攀比。在自己的阅读理解范围内阅读,能去理解就好了,如果不能认同作者的,或者不感兴趣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略过,一本书看对自己感触比较深,对自己有用的干货,我觉得就是读过了。

有些人读书读得多,但一直停留在阅读观点而不是批判性思考的层面上,读得多收获未必大,还不如那些把一本好书读通透的人,所以古人说读通“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理解能力,去读书就好了。

2、利用碎片化读书。

以前从来没有意识过,碎片化读书。所以我们的碎片化时间都打发在了一些无聊的事情上了。看到别人一年读200本书,一年读100多本书,就不由自主的佩服,觉得这些只是别人的事,人家天生爱读书,我们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天生不爱读书,然后就随遇而安的或者舒适的生活。

其次,这应该是个读书态度的问题。对于不爱读书的人而言,我们把这个问题换成“你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打麻将、谈恋爱、逛淘宝、做头发”,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做喜欢的事情你就会付出足够多的时间。

如果我们早早培养了阅读的习惯,读书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需要太刻意去安排,书随时随手就可以读。

这本书介绍了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方法,让我明白挤出时间读书并不是问题。

柳比歇夫这个前苏联人为世人所知,不是因为他在自己专业的生物领域的高超造诣,而是因为他56年如一日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最大的特点是,他不仅仅坚持每天写自己的时间清单,还做了时间不同用途的分类详细清单,每天每个周末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他都会汇总统计自己的时间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时间是多少。

他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统计,是因为他从1916年开始坚持记日记,他的日记习惯也别具一格,其格式如下:某年某月某地某事,花费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没有形容词,没有情感,没有任何波动,他就像时间机器一样,忠实记录着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和生活,任何事情都不遗漏,包括给别人写信、和朋友聊天,还有自己的科研工作,全部记录消耗了多少时间。比如写一篇论文花了多少时间,在柳比歇夫这里,时间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点儿也不马虎。

这个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一件多么厉害的事情,需要多大的韧性,才能如此高度自律。我们普通人学不来的纬度。

作者秋叶,也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但也没能做到像柳比歇夫这样的自律。

叶秋把一天的时间看作是六个单元,早上一个小时,上午分两个两小时,下午分两个两小时,晚上分一个四小时,中午也看做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他一般都作为机动余量,不安排。

正是由于叶秋把时间高度单元化,他就非常容易想起来这一天中哪个时间段可以利用。

叶秋把一天和一周的时间作为管理框架。不过到了2010年,他发现自己培训业务日益增加,基本上一年在外培训有40天,讲座不会少于10场;在2013年,他在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做了60天内训或公开课,还有50场公益讲座,这个实在是太恐怖了,按照叶秋说的那样,如果按照周管理时间,视野真的就被局限了。

通过时间管理,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

以每一样碎片化时间单位找3~5种有价值的用途,比如3分钟时间内可以回复一条短信,回复一个消息,收看一下不重要的邮件,刷一下微博,用手机练习一下手绘笔某个单点技巧,构思一条微博,查找一个方案素材……

然后你要进一步思考在公交上3分钟能干什么?在教室里的3分钟能干什么?在卧室里的3分钟能干什么?

叶秋的建议是动手做一张表格:把你碎片化时间的用途和你生活中的情景关联起来。

我的建议是找一个笔记本,把每个事情在固定的时间提前按拍好,一天的结束就可以根据已完成的任务在相关处打钩。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鲁迅先生一定也是具备了利用喝咖啡这种碎片化时间工作的能力。

曾经看过一本书里面也介绍过碎片时间学习,把等公车的时间看书,坐公车的时间长的可以拿来听付费课程学习,排队买票的看书,看完也是种碎片的时间运用起来真的让我读了很多书,生活更充实了。以前这样时候的时间我一般都是玩游戏,看电视来打发无聊的等候时间。

3、如何选书

叶秋的选书,他看书很杂,不挑食,好书也看,烂书也看,他认为看的烂书绝对比好书多十倍以上。加上叶秋书评写得还不错,各家出版社编辑经常寄书给他,希望叶秋能写几句书评,这样的书现在一年总能收到五六十本。

叶秋给我们推荐的合理搭配四类书:

第一类:工具书。

在叶秋的案头,永远有词典一类的书,这是参考书,不管是语言类还是专业类的,都不可少,但是不一定随时要看。对这样的书,他从来不吝啬购买,但是他会尽量选择一个好的版本,遇到不懂的随手翻查。

第二类:专业书。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得懂一门技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那么这一类方向的专业书你得通读,不管是经典原著,还是最新趋势,你都得长期跟踪学习,不要指望每本买回来的书都是干货,只要能让你在现有基础上收获一些,都是值得阅读的。这样的专业书,你每年都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看几本。

第三类:视野书。

只有一种专业思维的人是很可怕的,我们应该能用不同维度去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比如一个社会现象出来了,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地去评判,假如我们能够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个维度去观察和思考,也许我们就能有更深入的领悟。

如果你只有一种思维模式,你就很难和别人换位思考。要了解其他的思维模式,打开你看世界的视野,主要靠读点其他专业的杂书。

第四类:潮流书。

社会在与时俱进,你要保持对时代的感觉,总得读一些新书。

我也非常认同他的说法,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书,多方面发展。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小白,没有看书的习惯,也不怎么看书的人,但是又想提高自己,给自己增长见识,可以首先入手个人成长思维类的书。

如果没有职业上想提升,可以先入手自己本专业的书,先让自己慢慢的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干货书后,有兴趣了,再慢慢去看其他书丰富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