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拉开你和别人的学习差距,先学这本《学习之道》!

《学习之道》的核心理念是回想,回想,再回想!而我们平常的学习方法就是看书,看书,不断地重复看书。

其实看书比回想简单多了,我们总是在做简单的事情,因为这样简单,不违反人性,但效率却很低下!


一、为何要学这本书

这世间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懂得越深,越能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让你和孩子的学习走在学习的高速公路上!

要先记住这本书,我先帮你给它贴个标签“回想”,也就是提取。如果你今天对这篇文章只能记住两个字,请记住“回想”,当然,这是反人性的——但所有的高手都在某一方面超越了自己!仅仅是因为你记住并实践了回想,就会拉开你和别人的学习差距。

不断地读书,只是不断从外部把信息读入你的工作记忆——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时间一久大脑就把这些信息丢掉——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把信息存入硬盘,你学了也是白学;

读书再回想,信息在大脑中流转的过程就不一样了。首先是,外部信息存入到工作记忆,然后再进行压缩组块,最后存入到长期记忆——相当于电脑的硬盘,只有存入到硬盘你今后才能找得到。

这就是我对本书最精髓的转换描述,它描述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当你知道了大脑的工作原理,也就有动力来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了!

二、放松点

注意,太专注也是一种病。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专注和发散。

专注模式:代表着理性、连贯和分解,这时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发散模式: 能与宏观视角相关联,这时的注意力处于高度放松状态;

这两种模式对学习都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到,在这两种模式之间熟练地转换。

专注模式的开启,需要大脑的前额叶皮质的发育——孩子六岁之前没有发育好,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六岁之前不适合专业的学习,因为此时他的大脑是发散的,无法集中!

专注模式的好处是,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而发散模式的好处是,悄悄地在后台默默地运行,有时候你突然一晃神,就是发散模式的现身!


三、爱迪生思维转换

上图是爱迪生转换思维模式的独特技巧——让自己进入到发散模式,突然的一晃神,灵光乍现!

当爱迪生遇到棘手问题时——用专注思维攻克不下,他就会小睡一会,似醒非醒,神游物外。手上拿着小球,身旁的地上放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进入似醒非醒的,梦游的发散思维模式。而一旦他睡着了,手上的小球就会落在盘子上叫醒他,关键是在这一瞬间,他抓住了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托马斯.爱迪生转换思维的洞见:睡前的梦游启动了发散模式,与棘手问题进行斗争,突然的一晃神,接住斗争的战利品

四、简说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就是,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号,进行瞬时及有意义加工的这部分记忆。

工作记忆,也称为组块,一般人只能同时容纳4个组块,如果你是最聪明的人,可以同时容纳9个组块。

人类的大脑有一个自动处理功能:将记忆单元打包成组块,便于转存到长期记忆,刻意关注的组块存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会更大。大脑负责这一工作的是海马体

五、记忆力悖论

先讲一个悖论,记忆力越好,创造力越差,请问你记忆力好吗?

这就是所罗门悖论,所罗门.舍雷舍夫斯基是前苏联的一个记者,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一次任务中,当所有的记者都在做笔记时,他却只字不写,领导问他为什么不做笔记。所罗门很无解地说,有什么好做笔记的,我是过目不忘的,为什么还要做笔记?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只字不差地复述了任务的一部分演说。

拥有这样的记忆力好吗?不好,因为他没有组块的能力,所以他也就没什么创造力了,完成不了大陆漂移学说——后面会讲到。

六、组块

组块就是信息碎片整合。

组块的三个基本步骤和要素是:集中,理解,背景

1、集中: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记住、组块的信息上,也就是先进入专注模式;

2、理解:把基本概念打包成块的前提条件是,先要理解这些概念;

3、背景:获取背景信息,也就是你要把这些概念变成知识,知道它在什么背景下使用,为今后的知识迁移做好准备。

现在讲大陆漂移学说——所罗门的组块难题

早在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瓦格纳(Alfred Wegener)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瓦格纳是一边分析地图,一边思考他收集到的信息。突然间,他意识到,不同的大陆块可以像拼图一样拼合起来。不同大陆块之间的岩石和化石存在着相似性,这就增加了他推理的说服力。

不过一开始,科学界不承认他的学说,主要原因是他用的是霸道的演绎法,而当时美国地质界推崇归纳法,反对演绎法——其实科学离不开归纳法和演绎法

这是伟大的发现,但超级记忆明星所罗门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他很难把记忆的痕迹连接在一起,形成组块概念。所以,我宁愿做瓦格纳

七、回想

回到本书的核心理念“回想”,也就是提取。为什么要回想?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存入容易,提取很难,这个提取就像机械硬盘搜索资料一样嘎嘎地响,但这嘎嘎地响会造成知识在大脑对应的区域长出细胞,而存入也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但相对弱了很多。

请记住,你回想的是前面提到的组块概念,这个组块概念是你学习时的总结。当你能提取到总结时,就像机械硬盘的读取指针,定位到组块概念的索引一样,大脑就可以像电脑一样,把组块对应的信息从硬盘快速提取到内存进行处理。

当然,替代回想的最好办法是,你给别人讲,或者自己写文章,在这过程中你已经进行了多次回想。用计算机程序的理念来说是,没有输出的输入是白搭!

作者针对回想,提出了24小时7天原则。也就是第一次学习之后,24小时之内必须亲密接触一次,7天至1个月之内再次接触。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学习数学和科学知识的方法,高中生就应该先读这本书。我当时读到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希望你把学习后回想,变成你的第二天性——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拉开你和别人的学习差距,先学这本《学习之道》!)